组合梁斜拉桥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探讨

2011-08-08 08:22杨天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10期
关键词:抹面桥面风速

杨天伟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1)

1 试验目的

由于某工程桥面湿接缝施工面积大,施工时间跨度较长,为在外界天气因素变化的情况下,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检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养护措施及遇到特殊天气情况下的施工和养护保证能力。

2 试验准备

2.1 环境条件

桥面湿接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跨越的时间段很长,从早晨到夜晚,施工条件就跨越了条件最为恶劣的中午时段,此时日照最为强烈,而且在桥上的风速大,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快。因此,在体外试验中必须要模仿桥上最为恶劣的施工环境下,浇筑混凝土后裂缝的发展状况,由此,来控制混凝土浇筑的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来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

2.2 环境模拟仪器

为达到模拟的日照温度和风速,在试验中使用了“小太阳”和鼓风机,来提高模板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以及混凝土浇筑表面的风速(见图1)。

图1中所示为模拟不同施工环境条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情况分析的对比试验,通过两个试验的对比来解决以下问题:

(1)适宜湿接缝浇筑的环境条件,即找出最不利条件,混凝土硬皮形成原因。

(2)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失水速度,确定二次收面的时间。

(3)混凝土养护剂在此条件下喷洒的时间。

(4)调整后夏季混凝土配合比的工作性能,强度增长情况。

(5)混凝土浇筑振捣和收面的工序衔接。

(6)混凝土标高的控制及后期拉毛工艺处理。

3 体外试验过程

在试验仪器准备齐全后,进行试验。

(1)测定夏季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见图2)。

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90 mm,试验结果满足设计180~220 mm的技术要求。

为了保证浇筑质量,便于施工,坍落度控制在180~220 mm之间,扩展度大于500 mm,1 h坍落度损失小于20 mm;混凝土强度要求满足结构承载和预应力张拉要求,即:抗压强度28 d达到70 MPa,4 d达到42 MPa。湿接缝混凝土90 d的干缩率宜小于0.06%,混凝土抗裂级别达到I级,最大裂缝宽度0.15 mm。夏季混凝土配合比及其性能见表1~表3所列。

表1 混凝土配合比一览表(单位:kg/m3)

表2 混凝土性能(一)一览表

表3 混凝土性能(二)一览表

(2)通过两个试验模型的对比,当风速在4级以上时,日照温度在32℃以上时,混凝土表面失水严重,极易形成硬壳。而没有风吹,不进行特殊温度加热的试模混凝土,硬壳的形成要晚于前者(见图 3、图 4)。

图3 试验模型一

图4 试验模型二

图3为在高温和高风速条件下,混凝土失水过快,图中左侧为振捣后,抹面不及时,造成硬壳产生后,无法抹面;图中右侧为振捣后及时抹面,并在抹面后及时喷洒养护剂的混凝土表面。

图4为对比试验,根据现场情况,图4中混凝土浇捣和抹面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由于失水慢,养护剂的喷洒时间也可在一次抹面后约10~20 min内进行。

4 体外试验结论

(1)在湿接缝施工时,要有准确的天气预报,不得在雨天施工。外界环境要求:大气温度不高于30℃,风速不大于4级,每次施工时应进行实测。测量风速工具如图5所示。

图5 测量风速工具实景

(2)湿接缝施工时,由于桥面风速较大,混凝土表层失水过快,无法进行二次收面,故工序衔接要紧,人员基本固定(适当增加机动人员数量),增加收尾、抹面人员,并及时喷洒养护剂。

(3)湿接缝混凝土浇筑时,标高要高出桥面板2~3 mm,以便后期拉毛处理。

(4)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为180~220mm之间。

5 工艺总结

(1)湿接缝的清理。在浇筑前,用空压机对接缝处的焊渣、杂物进行清理。在混凝土即将浇筑前,在预制桥面板抹一层薄的水泥浆(界面处理剂),用喷壶将钢结构表面润湿,注意不得有水流漫流的现象。并在湿接缝两边用2 mm的橡胶条保护,以控制湿接缝的标高及和接缝之间的粘结程度,见图6所示。

图6 处理后的湿接缝及橡胶条实景

(2)浇筑时应左右幅对称浇筑,在钢结构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入模温度差大于等于15℃时,应对钢结构进行覆盖降温或者选择夜间施工。

(3)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跨幅龙门和吊车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混凝土在泵送时的坍落度损失。

(4)混凝土在振捣工程中采用50型振捣棒,振捣后,收面工人及时进行抹面处理。并有专人确定混凝土表面的干燥程度,及时喷洒养护剂。

(5)快初凝时,喷洒养护液。当大气温度超过25℃或者桥面风速较大时,则应更及时、认真地进行该道工序。采用山东大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B型混凝土养护剂。

混凝土要求试拌,并需在同条件下露天放置,且要确定混凝土初凝时间。

侧模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5 MPa后方可进行。

养护剂使用方法:a.严禁加水稀释或与其他养护剂混用。b.在混凝土初凝前,立即喷涂第一遍养护剂。如果第一遍喷涂较为均匀且将混凝土面全部覆盖,则不用喷涂第二遍。c.用量控制在0.2~0.25 kg/m2,即 1 kg养护剂喷涂 4~5 m2。d.喷涂后,在养护剂成膜以前,如遇雨淋应重新喷涂。

(6)在混凝土浇筑后3 d,采用铣刨机进行拉毛,露出混凝土新鲜界面。保证槽的深度。 通过以上试验和首件工程的工艺总结,将进一步提高项目施工水平。

[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S].

[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S].

猜你喜欢
抹面桥面风速
外墙素混凝土抹面竖纹凿毛技术应用
外墙外保温系统透气性抹面胶浆的研究
基于最优TS评分和频率匹配的江苏近海风速订正
钢桥面铺装技术现状与发展
历史建筑砂浆抹面保护修复建议
浅谈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石质边坡渠道防渗减糙设计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某多跨简支T梁桥面连续化改造研究
桥面防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基于GARCH的短时风速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