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香醇——浅谈当代电影中的酒意象

2011-08-15 00:42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名作欣赏 2011年35期
关键词:迈尔斯阿美红高粱

⊙伍 丹[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作 者:伍丹,硕士,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普通话的研究。

电影与酒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众多的当代电影中,有着许多关于酒的场景和意象。如HBO的新剧《大西洋帝国》,讲的是美酒之下的钱权交易与一座城池的兴衰。观影者品味之余很自然地会浮现出关于美酒的种种音像,好比酒醉之后的幻觉,同时又能让人领略到电影与美酒的共通之处,那便是既可以让人逃避现实,又可以在亦真亦幻中参透现实。因此,通过对当代电影作品中的酒意象的分析进而探讨酒在人生中的丰富意义,就自然成了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

一、中国电影中的酒文化

1.酒中人性的感悟

20世纪80年代末,电影《红高粱》中一曲《酒神歌》红遍大江南北,在第38届柏林电影节抱得金熊,挽救了“不成功便与电影绝缘”的张艺谋,“酒”用一种铺天盖地的意象和外延探寻着酒文化和文化背后深重的民族内涵,用酒的迷醉和酒的狂傲表现美与对美的坚持。张艺谋用他的《红高粱》酿出了我们民族的“滋阴壮阳”之酒,它让人有着一种生命的冲动,一种宣泄的满足,一种无需用语言表达的自尊与自信。张艺谋拧着这坛“中国酿造”的高粱酒,打着看似不稳实则深厚的醉拳让西方人看到了中国人的血性。

近代以来的中国,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原有的一种豪迈之气节、壮烈之本欲,被久久地深埋,取而代之的“东亚病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剩下的只是奴颜、懒惰、贪婪、阴谋……而在电影《红高粱》中,被张艺谋一坛撒上一泡男儿猛“尿”的烈酒,中国人性的壮阳之美全然凸显了出来。如《酒神歌》中传唱的“喝了咱的酒哇/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哇/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哇/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哇/见了皇帝不磕头……”这“滋阴壮阳”的“十八里红”高粱酒,不断地冲破酒窖酒坛往外喷泻,让观影者感觉到这酒能够汇聚成滚滚浪涛,荡涤着那些民族的污垢,这是对民族叛逆精神的呼唤和礼赞!又如影片中两次出现敬酒神的壮美礼仪,把我们置身于一个民族自豪的气氛当中。在影片中众人放声大唱《酒神歌》,在那一片“好酒!”声中,让观影者感受到中华民族不灭的自我,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存在。特别是伴随着两次敬酒神礼仪出现的两次撒尿动作,是不能忽略的精彩篇章,它是严肃的、周密的象征手段的巧妙运用。它所表现的,是对一切神权、强权的不恭与叛逆。如果说“我爷爷”在第一次酒歌后,对着酒篓子撒尿还只是个体叛逆性格的体现的话,那么,在第二次酒歌之后,抱举起儿子对着酒坛子的撒尿,则是个体叛逆性格向民族、向后代的延展和扩充。它与酒歌中“见了皇帝不磕头”的精神实质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这种对我们民族久固的情与性的宣泄,使观众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与享受,体现了中国人性的阳刚之美。

2.酒中人生的感悟

影片《少林寺》中众武僧偷吃狗肉后,色空酒后那段即兴的表演以及师父有违佛训却又不无道理的点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出家人心中有佛,多行善事,不必拘泥小节。这种半梦半醒的思悟与朴素无华的灵修用醉拳升华到正义的力量,显现出对英雄的赞美、对善良的讴歌,禅意地体现出酒文化的智慧。僧云:酒是穿肠毒药。可是在影片中对发了“清净心”的师父而言,真是无所谓,因为酒已经乱不了“老和尚”的性!而这里的“清净心”是对世事的心安理得,内心的风平浪静。可见酒本身是纯洁的,是人自己“耍酒疯”自乱其性也。

又如台湾电影《搭错车》虽然鲜有观众记得剧情,但电影里的一首主题曲《酒干倘卖无》却传唱至今,也许如今人们也未必知道歌曲的意思。“酒干倘卖无”是闽南语“收旧酒瓶”的叫卖。电影讲述了一个退役后靠收卖酒瓶为生的台湾老兵哑叔,在路上捡到了一个叫阿美的弃婴,他不顾家庭生活的艰辛,决定抚养这个孩子。为此,妻子离他而去。他一人独自担起家庭的重担。阿美长大后在一家歌厅唱歌,意外结识了才华横溢的青年作曲家时君迈,她的演艺事业从此飞速发展。公司为了包装她,说她是大建筑商的女儿;哑叔了解这一情况,也很心酸地承认阿美不是他的女儿。而时君迈无意中听到哑叔经常给阿美吹奏的《酒干倘卖无》的曲子,受此启发,作了这首歌。哑叔日渐老去,没有阿美在身边照顾他,只有阿美小时候从大人手里救下的叫来福的狗陪伴他,哑叔最后在孤寂中死去。阿美在演唱会上唱了这首《酒干倘卖无》。而电影暗含人生如酒,美酒苦酒冷暖自知;而瓶与酒的关系:瓶之不存,酒之安在?

二、外国电影中的酒意象

1.酒中的人生勇气

在外国电影里,印象中外国人的性情明显比中国人要外向、豪爽,在影片中主人公往死里喝的电影不在少数。如《杯酒人生》和《远离拉斯维加斯》是较有代表的两部作品。

《杯酒人生》主要讲述迈尔斯是一个可悲的失败者,做着遥不可及的作家梦。他还没从离婚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就看着老朋友杰克即将活生生踏入爱情的坟墓的故事。迈尔斯不仅是一个曾经的作家并且梦想再次成为作家的破落中年男人,也是一个离婚两年但是对当年的恋人念念不忘的伤心汉,这个终日将自己封锁在过去的人,除了用酒驱除心中的郁闷,他还能做什么?因此影片讲述了迈尔斯在杰克的婚礼之前,决定带着老友杰克一起旅游,去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借酒来释放心情。迈尔斯和杰克都是活在过去的那种人,杰克的事业一败涂地,而迈尔斯则不但婚姻失败,而且写作生涯也一筹莫展。好像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他们已经被遗忘了,影片中更是将两个失败的中年男人放在短暂的旅途上,将酒和情感经历融合在一起,失意人最终得志于爱情,勾勒出无奈而悠远的生活画卷。因此酒在影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酒不仅引导着故事的展开,酒也成为两个失意中年男人情感的慰藉,同时酒还是他们继续生活的期待。如影片中杰克对迈尔斯说:“Here’s what I’m thinking:you and me,we move up here,we buy a vineyard.You design the wine;I’ll handle the business side.You get inspired,maybe write another novel,one that can sell.”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在想,你和我搬到这儿,买个葡萄园,你负责设计葡萄酒,我负责销售。你要是获得了灵感,或许还会再写本小说,一本能卖出去的小说。”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酒这个意象已成为这两个失意中年男人重新燃烧起生活理想的勇气。《杯酒人生》一言以蔽之便是自己与自己角力,一辆车,两个人,几箱美酒,在酒杯这样狭小的空间里,细细品味人生,重燃生活的勇气。

2.酒中人生的绝望

人生各有不同,酒鬼的开始有着惊人的相似,《远离拉斯维加斯》这部影片主人公同样是作家,同样是落魄,同样是选择了酒精,而后者却是绝望。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失去家人变得颓废的失意剧作家本想去拉斯维加斯酗酒而死的故事。这是一部悲伤的、几近绝望的作品,影片显示出了一种“找不活着的理由”的情绪。本的行为没有迫不得已的理由,而只是一种绝望中单纯的自毁。他选择用酒精来麻痹自己。在影片中本与酒如影随形,如影片开始的场景便是本在超市里买酒,将一瓶一瓶的酒填满购物车,在去拉斯维加斯的路上,他没有停止过喝酒,对他来说喝酒似乎比呼吸还要重要,即便在遇到妓女莎拉之后,他也没有改变。酒成为本绝望人生的一种宣泄。然而影片中男主角的脸上总是面带微笑,他从不抱怨,在他身上找不到命运的不公所留下的一丝一毫的痕迹;他正在自杀却从不谈论死亡,反而只顾享受眼前生活,仿佛自杀只不过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而已。粗看之下仿佛本并不是一个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酒鬼,而更像是一个趁着夜色寻欢作乐的绅士,然而细细品味之后才略有领悟,正是因为认定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所抛弃,也不再需要向这个世界索取任何东西,所以才能够如此洒脱;也正是因为已经绝望到能够心无杂念、从容不迫地走向死亡,所以才能够如此优雅;死期将至,极力地表现出极尽华美的舞蹈。在这里酒是刀,割断了前世今生;酒是火,使得人生灰飞烟灭。于是酒变成了绝望本身。

综上所述,中外电影中出现的酒,一些表达人性之美,一些表达人生之悟,一些用来宣泄情感,一些用来慰藉生活,一些用来表达爱情,一些用来逃避伤害。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了古今中外作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也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更多的研究。

[1]舒克.《红高粱》酿出民族壮阳之酒[J].影坛内外,1988(7).

[2]邓芳.从生命意识到酒神精神——论《红高粱家族》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

[3]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4).

[4]程季华.台湾电影故事梗概《搭错车》[J].中国电影年鉴,1985(19).

[5]百度百科.杯酒人生[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8385.htm

[6]Carteryin.绝望的城市绝望的心——《远离拉斯维加斯》[EB/OL].http://i.mtime.com/invisible/blog/456160/

猜你喜欢
迈尔斯阿美红高粱
红高粱
遵义推进酒用红高粱生产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红高粱
房间里的自言自语
迈尔斯的笑容
小猪与熊
走近红高粱
变废为宝
正名之战
改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