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空间,建筑、视觉形象和形式语言的再组合——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之“拼贴”配饰手法的构建

2011-08-15 00:42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长春130061
名作欣赏 2011年35期
关键词:手法装饰空间

⊙王 迪[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长春 130061]

作 者:王迪,硕士,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拼贴”作为后现代艺术创作的核心手法之一,渐渐成为城市和建筑及室内设计领域一种流行的议题。设计师们在思维和设计的过程中尝试引入“拼贴”的概念,并且呈现出“拼贴”的思维方式和配饰设计操作手法两种趋向。围绕“拼贴”作为一种创作手法的几点特征,分析现代艺术配饰设计对于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生活方式与配饰

在西方社会学中,早期生活方式的研究者韦伯和凡勃伦把生活方式概括为:“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和生活理论。”生活方式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极为复杂的概念,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的倡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生活风格成为生活方式的直接表现形式,因而生活方式是空间配饰设计展开的前提。要做好配饰设计首先要了解生活本身,了解各色人等,了解人的诸多需求。无论时代怎样发展,配饰始终是以表达一定的设计理念和精神内涵为着眼点,并起着其他表现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配饰对空间环境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烘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表达完整空间环境不可或缺的内容。风格是一种种类、类型、方式或方法。配饰风格表达了所处环境的风格,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文化内涵、视觉空间审美标准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等。掌握不同的配饰风格才能服务于不同需要的人,并为人们设计独特的生活环境空间。

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个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赛维说:“含义最完满的建筑历史,是一种具有多种决定因素的历史,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事物的全部。建筑所满足的是如此多样,各种需要,因此,若要确切地描述其发展过程,就等于是书写整个文化本身的历史。这里应当历述造成这个历史的各种因素,并阐明有时是这个因素为主,有时另一个因素为主,综合地起作用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空间概念。”在此,主要从思想文化、技术条件两个因素,来讨论配饰设计元素及手法对建筑空间环境的形象与发展的影响、定位,虽然这种影响没有涵盖各种因素,但它已涉及建筑空间环境的诸多方面。

二、配饰手法实体要素的时间、空间组织与“拼贴”

第一个指出了时间和空间不是无关的现象的是爱因斯坦。什么是空间?这个问题有两种既存答案,其一是自然生成的。这似乎很有道理,它把空间看成是一种有限或无限的自足实体、空的媒介物,准备或已经盛了东西的容器。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把空间说成是“所有被创造出来的、看得见的,以及以任何方式,擅取任何类似于进入其中的任何事物的形状;它是一切形状的天然接受者,随着各种有形体的进入而变化和变形,并因此而在不同的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对于柏拉图来说,空间和外部世界能容纳东西的物体一样,是一种虚无的存在;在这些物体缺席的情况下,空间作为一个空间的、无限的容器依然存在。空间环境的体验并不只是静态的三维空间本身,而是时间对空间的影响。空间在时间先后的经验比照让反思水平发挥作用。

拼贴,是指将多种元素并置同时彼此不相融合。其特点是各类事物同处一个空间,而又彼此相对独立,硬性地将不相类似的事物放置在一起,在最佳的状况下,创造出一种新的情形或现实。在西方,拼贴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段的出现和流行,源自20世纪60-70年代的波普艺术。其宗旨之一是“使艺术更接近普通人”,即任何一个人,未必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绘画训练、高超的绘画能力,也能“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其方法主要是用图像的交错、重叠、集合、并置等手段为人们带来视觉信息的轰炸感。它可能看起来像一个原始的创造物,它还没有获得更为精细的组织水平,或者它显示更为精细优雅的解决办法,即超过为每一种特殊功能而分开的形状的简单形式法则,并且成功地把几种功能结合在共同复杂的设计中。然而,把几种功能结合在共同复杂的设计中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需要这些各种功能被视觉表现,而不管它们的功能。无论建筑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我们都可以带着兴趣去审视它,因为在一个共同的团体里如何统一不同的运动是我们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拼贴手法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从大到小可以有城市片段、建筑片段、装饰片段、艺术配饰陈设片段等多种元素的拼接重现。与室内环境设计相关的拼贴手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空间结构的拼贴、界面形式的拼贴以及样式的拼贴。

三、“拼贴”配饰设计手法之应用

配饰艺术涉及领域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认识“拼贴”配饰设计作为空间环境设计重要的表达形式,并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发挥它的作用,有助于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人性空间。

1.空间结构拼贴。将不同形状、尺度或类型的空间以各种立体构成或结构的方法进行组合、并置、穿插,使原有空间脱离了主体轴向的体系,而建构出空间规划与体验。依照空间组成形态的外表特征,可分为具象构成空间及抽象构成空间两类。具象构成空间的特征是从外形上直接模仿具象事物或能够依据外形辨识出模拟的事物。例如:在街景的配饰设计中,完全具象的造型连同其包含的空间完全不相融合地拼贴到街景立面中。抽象构成空间形态的拼贴是完全依赖几何线形或形体的空间组织方式。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空间组合手段即属于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利用建筑构件自身体形特征的怪诞变化及交错结构穿插带来的强烈形式感加深空间的拼贴印象。

2.风格样式拼贴。风格样式拼贴,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或不同时代、地域的装饰风格并置在同一室内空间范围内,通过纷然杂陈的喧哗来表现深层次的世俗审美的趣味。如果将室内装饰元素简单划分为固定装饰构件和活动装饰构件两类,则这种拼贴手法可以区分为:相同风格固定装饰+不同风格活动装饰;不同风格固定装饰+相同风格活动装饰;不同风格固定装饰+不同风格活动装饰。强烈的风格拼贴表现出审美的零散性、非中心性、无深度性、无边界性、随意性、多元性、暂时性、非体系性、游戏性、矛盾性。

3.界面形式拼贴。这是室内设计中运用方式最浅显,运用范围最广泛的拼贴手法。它可以和诸多平面设计及肌理构成的方法相结合创造出超强的视觉效果。按照组成拼贴界面的元素的艺术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同形异质、异形同质及异质异形三类主要的构成方式。(1)同形异质,组成建筑空间拼贴界面的元素形状相同或类似,但形态或材质的创造方法则有明显的差异。(2)异形同质,组成建筑空间拼贴界面的元素的形态构成方法或艺术创作手法相同或类似,但外形或反映对象完全不同。(3)异质异形,组成建筑空间拼贴界面的元素的生成方法与外形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这是自由度最高,随意性最强的一种拼贴方式。

四、拼贴艺术——无限的可能

阿尔瓦·阿尔托说:“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天堂是设计师的任务。”

当人类的心灵组织思想整体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依据空间意向。曾经为米兰·昆德拉设计《笑忘书》封面的欧洲平面设计大师柯里莫夫斯基说过:“在各种艺术形式走到尽头的时候,对片段的截取与整合成为后现代的标志之一。”而采样音乐家David Shea干脆将十七个音符无规则排列,按下Random键,任凭机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这里,先锋的本能与创新的欲望变成了古怪的技术,这一切只是来源于知觉,也许我看过的一句话更能解释这一切:“拼贴艺术的流行,正是象征了我们这个解构与结构相互并存,相互钳制的社会。”让所有新新人类和后现代们高兴的是,艺术的工作越来越轻,他们可以轻松地购买和消费着艺术和自由,至少不必在沉闷的大学课堂里苦坐着,听着那些沉闷的布道。首先,参与者由被动地接收转换为主动地制作,感谢电脑与科学家,他们提供重构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倒是Michael Foucault做出了辩护:“一个过度热情的创造力,正是显示了文化去中心化的趋势。”其次,这个视觉形象和形式语言再组合模式并不是教育学的设计、不只是一个模拟,而是用于理解复杂的相互作用力的动力的直接直觉隐喻。

拼贴艺术会不会是一种终极指向呢?不得而知。重拾记忆的点滴碎片,在偷来的蛋糕坯上抹上自己的奶油,这不仅仅是在创作,而是全新的创造。无限次切割再经无限次重组,艺术自身的概念极端地扩大。因为所有人类的思想在知觉空间——建筑的拼贴的构建媒介中被创造了出来,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当它被发明并且建造成型时,就成了思想的化身。

[1][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刘旭.图解室内设计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黄艳.陈设艺术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

[4]高祥生.室内陈设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手法装饰空间
层递手法
空间是什么?
画与理
创享空间
七步洗手法
DIY装饰沙漏
DIY节日装饰家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