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1-08-15 00:42靳艳革张雪平岳振平
种业导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朝天椒棉铃虫导刊

靳艳革,张雪平,岳振平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濮阳市清丰县仙庄乡等地种植朝天椒,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项目。近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成为制约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原因,经观察分析总结出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 农业防治

1.1 提纯复壮

加强品种提纯复壮,增强品种自身抗逆性。培育适龄壮苗,提高苗的素质。

1.2 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换茬,不与同科作物连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保持田园清洁;种植前及时清除田埂杂草,减少中间寄主。

1.3 加强管理

加强水肥管理,保证田间沟系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施用化肥时实行配方施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1.4 消灭虫源

及时耕翻冻垡,消灭越冬虫源。对小地老虎可辅以人工捕捉,摘除带卵叶片,压低害虫基数。

1.5 杨树枝诱蛾

对棉铃虫可以在田间插杨树枝,每667m2插10把,每天早晨用塑料袋套住枝把,抖出成虫杀死。每10d更换一次树枝。

2 物理防治

2.1 灯光诱蛾

对棉铃虫、烟青虫等害虫可以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蛾,集中杀虫。对蚜虫可以在田间挂涂有机油或胶粘剂的黄板诱杀。

2.2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保墒能力,减少灌溉次数,减少病虫害传播和发生的机会。

3 生物防治

3.1 以虫治虫

在充分利用天敌,在棉铃虫、甘蓝夜蛾等害虫产卵盛期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灭卵。此外,陆鳌峰防治蓟马、潜蝇姬小峰防治斑潜蝇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3.2 以菌治虫

防治棉铃虫、烟青虫、菜蛾可用国产Bt乳剂500~1 000倍液喷施,气温在20℃以上效果好。

3.3 以天然植物治虫

可用草木灰防治葱蝇、根蛆、蚜虫、金龟子等。另外,用烟草叶、蓖麻叶的浸出液能杀死蚜虫、蝽蟓、根蛆、地老虎、金龟子、小菜蛾等许多害虫。

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化学农药虽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易产生抗性等弊病,但由于其具备防治对象广、防治效果好、速度快、能进行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是朝天椒生产中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在防治过程中必须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要求,注意交替用药;及时、适时喷药,真正做到防重于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次数;严格控制用量,不得随意提高浓度,切勿重复喷药。

4.1 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病苗近土壤表面处开始呈水渍状,以后褪绿转黄,病部收缩如线而引起折倒,但叶片仍为鲜绿色,是苗床土温过高所致。防治方法可用撒草木灰或干细土以降低温度,或出苗后用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

4.2 炭疽病和疮痂病

炭疽病和疮痂病都发生在结果期,主要危害叶片,形成病斑,造成大量落叶。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喷雾,或用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隔5~7d喷一次,连喷三次。

4.3 软腐病

软腐病主要危害果实。病果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挂在枝蔓上,稍遇外力即脱落。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烟青虫、棉铃虫等蛀果害虫,雨前雨后及时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4.4 病毒病

常见的病毒病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症状。这几种症状有时在同一株上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秃尖。早期(苗期)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喷雾。此外初发病用20%病毒A4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400~500倍液喷雾,7d喷一次,连喷三次。

4.5 小地老虎

鲜草饵毒杀。每667m2用鲜草25kg切成3cm左右,加90%敌百虫125g,对水1.5kg拌匀,撒施田间。

4.6 蚜虫

用10%吡虫啉3 000倍液喷雾。

[1] 潘子龙等.大棚辣(甜)椒安全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10.

[2] 王久兴.图解蔬菜病虫害防治(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李作明,吉金良,李彩云,等.朝天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02):28-29.

[4] 何艳霞,张东勤,袁文先.三樱椒超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1):37.

[5] 李文周.丘陵地区干制朝天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种业导刊,2007(08):33-34.

[6] 郑丽敏,牛永锋,柴瑞娟,等.小麦套朝天椒间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J].种业导刊,2006(05):42-43.

[7] 张崇海,皇甫自起.朝天椒病毒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09):97-98.

[8] 岳学友,皇甫自起.朝天椒病毒病田间诊断及药剂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7(10):97-98.

[9] 刘杰.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 [J].河南农业科学,2001(09):48.

[10] 王保民,高九思,张建林,等.朝天椒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61-162.

[11] 张玉敏,刘静,郭振忠,等.朝天椒间作玉米双株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55+64.

[12] 耿丰华,魏新田,赵保峰.朝天椒白化病的成因调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45-146.

[13] 秦留红.辣椒壮苗的培育及露地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1(04):23.

[14] 李运英.大棚早春甜椒-秋延后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04):24.

[15] 宋素芳.小辣椒苗期管理[J].种业导刊,2010(03):32.

[16] 张鸣,朱忠选,司晓军,等.早春覆盖辣椒栽培技术 [J].种业导刊,2010(03):33.

[17] 张鸣,朱忠选,张永杰,等.无公害辣椒的育苗技术 [J].种业导刊,2010(04):34-35.

猜你喜欢
朝天椒棉铃虫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消失的朝天椒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韩国朝天椒新品种PE101的引种及栽培技术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