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制度在奶牛养殖动物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中的运用

2011-08-15 00:54岳海祥贺小云云慧卿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奶牛养殖场疫病

文│岳海祥 贺小云 云慧卿(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石家庄市奶牛养殖动物卫生监督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课题,以风险评估制度为分析手段,以奶牛饲养、生产、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为主线,通过建立奶牛养殖防疫监管制度、疫病防控工作监管制度、防疫人员监管制度、奶牛养殖检疫模式和奶牛养殖自主反馈体系,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奶牛养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长效管理模式,实现奶牛养殖场的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零风险”控制。

200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承担了 “石家庄市奶牛养殖动物卫生监督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科研课题,以风险评估制度为分析手段,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奶牛养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长效管理模式,使奶牛养殖场可能存在的动物卫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在石家庄市规模奶牛养殖场推广,实现奶牛养殖场的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零风险”控制,形成奶牛动物卫生的良性环境。笔者现将风险评估的运用和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一、制定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方案

奶牛养殖场的动物卫生工作涉及很多方面,通过风险评估,可实现奶牛养殖监管的科学分类及模块化管理。

1.风险评估原则。奶牛养殖场动物卫生风险评估遵循“依靠科学、依靠技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数据准确”的方针。

2.风险评估模块的建立。对奶牛场动物卫生工作和相关环节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奶牛疫病防疫,养殖场防疫条件及检疫监督,动物疫情处置,从业人员监管,信息自主反馈机制”五个系统,以及下属的计划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两病”净化,疫病检测,养殖档案管理,动物卫生防疫条件,动物以及动物产品检疫,饲养饲料和兽药使用,动物疫情解析预警等18个评估模块。

3.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专家风险评估制度,广泛搜集国内外奶牛疫情动态,根据石家庄奶牛养殖特色,结合已经掌握的本辖区奶牛养殖场分布状况、环境优劣情况、饲养条件、疫情普查、流行病学调查、疫病检测与监测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对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制定防控措施和对策,为动物卫生监管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翔实的技术数据。

4.风险危害程度的确立。总风险危害程度分为轻微度危害、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重大危害五个梯度;子系统的风险程度分为轻微度危害、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四个梯度;每个模块的风险程度分为微度危害、轻微度危害、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五个梯度。总风险程度与子系统风险程度、子系统风险程度与模块系统风险程度的计算使用二进制方法。

5.建立树型数据结构。总风险危害程度、子系统风险程度、模块系统风险的危害形成一种树型数据结构。每个分支系统的风险程度变化最终都在总系统中体现出来。以后各个监管方案的制定,行政措施的落实,技术手段的应用,自主反馈系统的建立都要以系统风险评估数据为依据,并随着数据的变化做动态的修改、调整和完善。

6.风险评估专家库的建立。成立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库,实施动态风险评估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风险评估会议,紧急情况随时召开,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为制定各个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

1.制定疫病防疫监管方案。根据《河北省全面实施畜禽养殖场(小区)动物疫病科学防控与依法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和有关的技术规范,制定了《石家庄市奶牛养殖场(小区)动物疫病科学防控实施方案》。该方案对科学免疫、科学消毒、无害化处理、养殖档案及奶牛场布病、结核病控制等八方面举措进行了详细规定。通过方案实施,加大了奶牛绿色、生态饲养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奶牛抵抗疫病的能力,有效防控疫病的发生发展。

2.制定防疫条件审查及检疫监督工作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及产地检疫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了有关动物卫生监督检疫等方面的方案及制度。通过方案实施,可以极大限度加大奶牛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监管及检疫监管力度,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于源头。

3.制定了疫情处置管理方案。制定了《2009年石家庄市动物疫情防控方案》,明确了监测目的、任务与分工及监测计划、监测点的选择、监测项目及数量、监测的方法及监测结果、疫情预警解析和处置要求。

(1)成立动物疫情解析预警专家委员会,建立专家解析预警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专家解析预警会议,紧急情况随时召开。根据国内外疫情动态,准确掌握本辖区疫情普查、流行病学调查、疫病诊断与监测信息,对已发生的疫情进行分析,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对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警,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2)动态监测方面确定了口蹄疫免疫学检测、病原学检测以及布病、结核病等疫病监测方案,按照农业部有关监测技术规范,开展动态监测工作。

(3)在疫情处理方面,确定了报告主体、处理程序及疫情追溯追踪制度。

4.建立人员监管机制。制定了《石家庄市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兽医室建设方案》,明确了场方兽医人员配备要求及防护用品、仪器设施设备的配备,明确了规模养殖场的兽医职责,工作规范。确立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及基层防疫工作从业人员的资格监管、培训教育等制度,明确监管处理处罚措施,建立了防疫工作人员长效管理机制。

5.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的宣传教育,建立自主反馈机制。在全市动物规模饲养场内制作大字标语、科普宣传栏、警示牌、责任公示牌。同时向管理相对人发放“明白纸”及各类宣传材料。使养殖人员知法懂法,了解相关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及时准确地反馈养殖及疾病信息。

6.强化领导,组织实施推广。为了推进方案的实施,市畜牧水产局成立领导小组,2009年相继下发《开展养殖场(小区)依法监管通知》《关于开展消毒月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规模养殖场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奶牛“两病”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动物健康合格证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实行监管责任制度、养殖户承诺制度、奶牛调运监管制度、“两病”检测阳性奶牛处置制度、奶牛养殖场日常监管制度,并专门召开奶牛“两病”净化现场会,在全市进行示范和推广。

三、风险评估制度运用的结果

两年来,通过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努力,运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案对奶牛养殖动物卫生的监管环节进行风险评估,成功地制定出各项监管工作方案,并对实施前后奶牛监管工作进行对照分析,表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实施,使得规模饲养场疫病得到有效防控,尤其“两病”得到净化,降低奶牛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奶牛的死淘率降低5%,使产奶量提高3%,经济效益增加4%,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奶源质量,确保市民喝上“放心奶、优质奶”。

猜你喜欢
奶牛养殖场疫病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奶牛吃草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