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011-08-15 00:45徐加明王亚丽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县域服务业经济

徐加明 王亚丽

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徐加明 王亚丽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关键在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能迈出多大的步子。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就是要研究如何在一个县(市、区)的地域范围内,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这个着力点。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要突出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问题、关键性问题,要有前瞻性。

转方式;调结构;县域经济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仍处在深刻复杂变化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关键在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能迈出多大的步子。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就是要研究如何在一个县(市、区)的地域范围内,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这个着力点,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得各类社会经济活动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协调的发展,进而实现整个国家基层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固。

一、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基本要求

县域经济发展要突出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问题、关键性问题,要有前瞻性。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我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许多县(市、区)的首要问题已不再是生存而是发展问题,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着眼点。当前,我们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必须明确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结构优化路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和综合性发展规划。

1.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关键在于县域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一个县要发展首先必须明确自身在区域大环境中的地位和功能,根据县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环境特点,从与区域周边大环境和国内外大环境的分析比较中,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近期发展的突破口以及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2.明确结构优化路径。在实际工作中,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已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得到广泛运用,许多县市领导在总结县域经济发展时都把经济结构优化作为基本的经验。县域经济中的结构优化可能涉及三个层次:县域中某一产业内的结构调整;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3.科学选择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和选准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培育增长点(极、带),是实现县域经济跳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县域范围虽小,但发展不能没有主次,尤其初期发展阶段要认真抓好经济增长极(点、轴),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集中布局和集约经营,引导城镇和区域有序发展。即先集中有限资源强化重点城镇、重点轴线和重点区域的发展,然后依托先发展的区域带动落后或缓发展区域的发展,达到区域协调、平衡发展。许多实践证明,县域空间发展模式的确定和增长极点的选择是促进和带动城镇和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4.综合性发展规划。县域发展规划是对全县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保护的综合性宏观战略规划。即在摸清县域资源环境条件基础上,根据发展的基础和发展要求,对县内各个要素进行总体规划布局。

二、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变“政府干预”为“政府服务”

政府通过提供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内生式增长。市场经济的首要含义是公平竞争,只有为各个经济单元、组织提供同等程度的竞争平台,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出优胜劣汰的效应,不断得到演化、进步。一个优质的政府需要从法律、政策、结构、组织、程序等各个重要方面实现“公平”、“竞争”导向。政府通过提供有效公共产品,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通过大力提高本地教育与科研水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项产业配套、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社会保障体制等各类公共服务,建立起促进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政府通过体制改革以及自身廉政建设,打破“关系网”、“人情关”,提高行政效率。这既能创造更有竞争力的招商氛围,又能实质性地提升经济实力。发展经济学已经证明了政府的廉政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俗地说,“廉政导致增长,腐败导致落后”。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更好地实现三产衔接

逐步提升服务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硬性”产业的农业、工业相比,服务业属于“软性”产业,对“硬性”产业起到优化、衔接、协调、整合的作用。

1.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就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产业。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一、二、三产业的加速融合,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日趋广阔,优先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已成为各国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县域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生产型服务领域选择重点进行突破。

2.发展生活型服务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随着一、二产业的发展,盈利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改善,这为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3.加强规划指导,推进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编制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本县域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重点发展行业、重点发展项目,以促进服务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同时,结合本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及时编制商贸、旅游、物流、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重点行业发展规划,继续推进传统行业的提升改造,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的规模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拓展服务业的发展领域。

4.加大有效投入,增强服务业的发展后劲。一是加大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随着我国不断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领域,各县域要通过优化服务业的投资和发展环境,抓住国际服务业向我国转移和民间投资活跃的契机,针对现代物流、旅游、信息服务、社区服务、为农服务等行业规模小、产业化进程缓慢、资金缺乏的状况,争取吸引一些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来本县域投资发展,以弥补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投入不足,增强服务业的发展后劲;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要积极向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建设项目发放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三是建立服务业引导资金。通过建立与国家和省、市相配套的、稳定的服务业引导资金,按照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对新兴服务行业、规模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和发展的扶持,引导、推动县域服务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三)加快县城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转变观念。各级决策者,特别是县级决策者要转变观念,确实重视县城建设。这不仅要求把县城建设作为农村城市化、实现城乡统筹的重点来抓,而且要重视县城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确保县城建设的质量。全社会都应充分认识到县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支持关注县城建设,政府应考虑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对县城建设给予适当扶持。

2.突出特色。对于县城而言,特色是一种优势,特色是一种风格,特色是一种文化。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魅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县城建设的规划和营建应以历史基础、资源条件、功能需要、民间习俗、周边环境等为设计依托和参照,充分发挥优势,找准城建定位,形成自有特色。县城特色并非是生造出来的,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会有特色,才会真正形成特色。当然,城市特色也离不开建筑风格和整体的韵律,离不开宜人的氛围和诱人的场景,这既需要独特和谐的构思,又需要建造的妙笔。

3.重视功能。县城作为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主要功能应该是产业的聚集增效(主要是二、三产业)、经济的辐射带动、政治的领导指导、生活的服务保障、教育的传播覆盖、文化的服务渲染等,县城的建筑物和设施只是实施功能作用的物质手段和实物载体,因此,县城的任何建设,大到一个建筑区域和一个设施系统,小到一栋建筑物和一个固化标志物都必须明确其功能定位,并在重视基本功能的同时兼顾其复合功能。对于整个县城建设必须依据发展着的实际需要,协调组配其各种功能,使其功效充分发挥,并达到整合优化的最大化。

(四)优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外贸外向竞争力

1.根据县域实际,有选择性的发展机电仪化产品。机电仪化产品相当一部分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附加值高,国际市场容量大。发展机电仪化产品出口,一是逐步地、推进式地实现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二是依靠科学技术采用国际标准;三是确立一批主导项目,如小型民用机、轿车、家用电器、精细化工、机床设备、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系统等,从而使机电产品出口逐步由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

2.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使其成为县域未来出口的战略产品。从经济发展角度看,高科技的应用可以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和自然资源消耗,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从发展对外贸易角度看,高科技产品不仅售价高、利润丰厚,而且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最佳契机。因此,我们在对商品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同时,要放眼未来,利用技术进步促使要素效率和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形成比较优势。

3.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抓住日韩产业转移的机会,着力吸引具有更高技术水平、更大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行业转移到本县域,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加工贸易。提高加工贸易的加工深度,延长增值链条,扩大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提高本县域的产业配套能力。引导加工贸易企业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方向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本县域料件,延伸产业链条。

4.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服务业开放的步伐,逐步放宽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行业市场准入限制,提高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发展旅游、建筑、运输等优势服务业出口,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加工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五)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和国际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了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本地化的产业集群相辅相成。一方面,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速了生产要素、知识和信息的跨国界流动,减少了其运营的单位成本,使社会财富蕴藏在流动的空间之中。另一方面,各地争相吸引投资,争夺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区域竞争加剧,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表现,就是对各种流动财富的吸引力和利用这些财富创造新价值的能力,而集群正是在全球化与本地化交互作用下的参与竞争的骨干力量。应该认识到,我国经济总体上能保持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相当多的产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这种增长机会并非属于某个特定区域,甚至就是那些历史上和目前具有一定生产基础的区域,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较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这些区域是否具备相关产业集聚的条件,集聚的进程是否开始,已经达到了何种水平,能不能建立起本地工业系统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网络。

三、体制创新是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制度保证

这里主要强调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市管县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创新问题。

1.创新财税体制,努力实现县级财政收支平衡。首先是要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处理好省、地区和县之间的关系。在确保中央和地方财力同步增长的同时,明晰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范围,建立统一支出标准体系,争取地区之间的相对公平,给县区以更多财政支持,减轻县级财政的压力;当然,更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影响财政收支因素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县级财政收支平衡,包括优化经济结构,确立与分税制相适应的县级财源,增加县级可用财力;强化收入监管力度,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培植利税新增长点上;建立健全行政经费支出预算约束机制,严肃财经纪律,规范支出范围。

2.创新金融体制,努力解决县域经济的金融矛盾。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当前迫切需要在县域政府、企业、银行之间,切实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谋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整治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工作,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把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中,没有诚信就没有参与市场经济较量的资格,信立则兴,信废则亡,能否树立良好的社会诚信形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逃废债务成风、信用缺失严重的地方,经济得到持续发展,这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农户和中小企业两个层次,他们需要小额贷款,但他们抵押担保能力差。因此,农村金融体制创新,要有多样性,要千方百计寻找新的贷款增长点,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提高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有机地结合起来。

3.创新市管县体制,大力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对建立新的城乡联盟或城乡合作形式,以有效协调城乡利益矛盾,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原则是,要按照宪法所确定的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实行城乡分治和市县分治,并扩大省级区划数目。一种比较理想的思路是:在现有条件下实行“市县分置”,即“市”只管理城市自身,县改由省直接管理。短期目标是:逐步取消计划单列市,或者转变为直辖市,或者变为省辖市;除了直辖市的城市,均由省政府管辖;市管县体制除了郊区县,要逐步由省直接管理。

4.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滞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大的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表明,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存在功能性缺陷,单独运用市场机制或政府机制都不能达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我们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运行机制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政府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对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诱导市场主体,稳定有序地实现结构调整的预期目的。

[1]陈满雄,刘桂文.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策略思考[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3).

[2]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

[3]李行,吕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8,(3).

[4]黄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区域经济,2006,(4).

[5]郑炎成,陈文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J].财经研究,2006,(3).

[6]张宪昌.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J].前沿,2004,(1).

[7]江文胜.县域经济:内涵、作用及政策建议[J].农村工作通讯,2004,(2).

[8]辛文.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问题[J].财经科学, 1994,(5).

徐加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王亚丽,中共昌邑市委党校教师(邮政编码 250021)

F299.27

A

1672-6359(2011)02-0024-03

(责任编辑 张讯)

猜你喜欢
县域服务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