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词语探究

2011-08-15 00:46兰冰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里根克林顿丑闻

兰冰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223)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当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时,语言中的某些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凡是社会制度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些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1]词语作为语言系统中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能比较及时地反映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新现象。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掌握行政、军事和外交大权。美国总统的选举、更迭及内政外交政策的更新必然需要新的词语来表示,而相当多的词语又是因为美国的政治体制而产生,因而在美国英语中出现了大量与总统相关的词语,反映美国总统选举就职、治国理政、言谈举止和私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了特有的“美国'总统'词语”语族。

一、美国“总统”词语的来源

1.政治、外交政策因素

美国总统任期4年,总统职位的更迭不仅会使美国的政局发生变化,而且对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都会产生影响。美国历届总统上台后都会组织一套自己的政治班底,实行不同的经济、国防和外交政策,会对当时的美国国内局势和国际形势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政策和方针往往被美国人以“总统姓名+doctrine(主义)”命名。

Monroe doctrine(门罗主义)是最早出现的反映美国总统对外政策的词语。1823年,门罗(JamesMonroe)总统任职期间,欧洲“神圣同盟”试图干预美洲事务,进行殖民扩张。为此,他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著名的“门罗宣言”,称“美洲是美洲人的”,其实质为“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这些原则经过引申和发展,最终被命名为Monroe Doctrine(门罗主义)[2]63。之后在20世纪初,威尔逊(WoodrowWilson)总统提出了“世界和平纲领”的主张,阐述了美国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力图建立起一个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他的这个思想被称为Wilson Doctrine(威尔逊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日渐强大,杜鲁门(Harry S.Truman)总统提出了“新殖民主义”纲领,声称美国政府有领导自由世界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2]63。这个被称为Truman Doctrine(杜鲁门主义)的政策意味着美苏两国长期冷战(coldwar)的开始。其后,艾森豪威尔(DwightDavid Eisenhower)总统当政后,要求国会在必要的时候授权其动用美国军队反对所谓的共产主义国家的“扩张”,以“保护”请求援助的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这在当时被称为Eisenhower Doctrine (艾森豪威尔主义)[3]15。

2.国内经济发展政策的因素

民富国强是每一个国家追求的目标,历届美国总统对国内经济发展情况都极为重视。美语中表示总统的国内经济政策或主张时,常采用“总统名字+ism”的结构。如Jeffersonianism(杰斐逊主义),指杰斐逊总统的政治原则和思想,即相信国家的权力,严格解释联邦宪法和相信平民的原则;Carterism(卡特主义),指卡特总统在国内推行的一套自由主义或中间偏左的经济政策;Reaganism(里根主义),指里根总统提出的减税,缩小政府规模,发展自由经济,控制货币供应的经济政策;Clintonism(克林顿主义)指克林顿总统在竞选时承诺施行的降低美国巨额预算赤字的经济政策[2]66。

3.历史事件及丑闻的因素

作为政治公众人物,总统及其幕僚人员的行为动态、言行举止、私人生活等都会引发媒体的关注和民众的注意,而总统的政治和生活丑闻更是万众瞩目。1972年,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Watergate case)而引咎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罕见的任期未完而下台的总统。事后,Watergate一词被用来代指美国政治中的丑闻,“-gate”(门)亦成了意味着“丑闻”(scandal)的后缀[4]68。例如:Debategate(辩论材料丑闻),指里根与卡特在1980年总统竞选辩论前发生的卡特竞选资料被窃事件,由于获得一份卡特辩论材料的底本,里根在竞选辩论中占据了上风;lntelligencegate(情报门),指美国政府中的官员向媒体记者泄露中央情报局(CIA)秘密女特工瓦莱丽。普莱姆的身份的事件。最著名的是Monicagate (莫妮卡丑闻,又称Zippergate,Tailgate或Sexgate),指克林顿总统和一个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

二、美国“总统”词语的构成方式

1.以总统名字为特征构成词语

除上述常采用的用于标新的 “总统名字+Doctrine”和“总统名字+ism”结构外,美国英语里还有大量冠以总统名字的词语。杰斐逊总统出身于贵族,但十分厌恶繁文缛节,力主简化社会礼仪,所以美语中有了Jeffernsonian simplicity(杰斐逊式的简朴)的表述;杰斐逊总统致力于实现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其政治主张深得民心,因此美语中也出现了Jeffernsonian democracy(杰斐逊民主政治)的表述。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一些即兴讲话中所用的词和句法,在书面语中被认为是错误的,故有了Eisenhower syntax(艾森豪威尔句法,意为“错误的书面语言”)的习语。肯尼迪总统在职期间,美国政府和一些欧洲国家举行了一系列关于降低关税壁垒的谈判,因此美语中出现了Kennedy Round(肯尼迪回合)的说法[2]73-74。

胡佛总统上任之时,正遇美国经济大萧条,出现了把贫困与胡佛名字连在一起的词语。Hoover Village或Hooverville(胡佛村)指“一些临时搭建的供贫民居住的建筑物”,Hoover Soup(胡佛汤)指“政府对贫民微不足道的救济”,Hoover bag(胡佛袋)指“穷人装破烂东西的袋子”,Hooverblanket(胡佛毯)指“流浪汉在公园长凳上遮体用的报纸”,Hoover prosperity(胡佛式的繁荣)指“盲目乐观的繁荣”[2]73。

2008年,在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之际,出现了一些与Obama组合的词语。Obama Speak(奥巴马派生词)就是当年的一个典范,并成了美国电视媒体中第二大高频词,仅次于第29届奥运会举办城市“Beijing”[5]。

2.运用英语构词法构成词语

(1)合成法(compounding)

合成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构成新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英语中最常用、最简单的构词法,使用合成法构词的英语词汇数量很大[4]34。例如:Dollardiplomacy(塔夫脱的“金元外交”), New Deal(罗斯福的“新政”),New Freedom(威尔逊的“新自由”),Modern Republicanism(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等。美语中还有不少与president组合的合成词语,如accidentpresident(意外总统,指总统死亡或辞职后的继任者),the baby-boom President(婴儿出生潮总统,指克林顿总统,因其于婴儿出生潮开始的1946年出生),dead president(美钞,指印有华盛顿、杰弗逊、林肯、格兰特等已故总统头像的纸币)等[2]75。

(2)类比法(word formation by analogy)

类比法是指仿照原有同类词语的结构形式,通过类比引出对应或近似词的构词方法。如美国总统是三军总司令command-in-chief,类推出consoler-in-chief一词(慰问总司令,即指美国总统在国内发生重大不幸事件时总要出面安慰民众)。

(3)派生法(derivation)

派生法是通过词根加上前缀(affixes)或后缀(suffixes)构成新词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产能型”的重要构词法[4]53。美语中有大量以总统名字为词根添加后缀组成新词的情况。尼克松总统(Nixon)执政期间,产生了Nixonian(尼克松的)、Nixonization(尼克松化)、Nixologism(尼克松惯用语)等新词。里根总统在任期间,根据其智囊团的建议,实行一套新的经济政策,于是出现了Reaganism(里根主义)、Reaganite(里根主义分子)、Reaganesque(里根式的)、Reganology(里根政策研究)等词语。卡特(Cater)总统执政期间,美语中出现了Carterize(使卡特化,使总统优柔寡断)、Carterite(卡特支持者)、Carterish(卡特特有的)等词语。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则出现了Clintonnonian(跟克林顿政策有关的)、Clintonnize(使克林顿化)、Clintonite(克林顿派的)、Clintonmania(克林顿热)、Clinton-lingo(克林顿官话)等派生词[3]。

(4)拼缀法(blending)

拼缀法是指对原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进行剪裁,取舍其中的首部或尾部;或保持一个词的原形并截取另一个词的一部分与之组成新词[4]37。这种构词法具有生动、简洁的特点,在现代英语中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构词手段。如Clintonmics(克林顿经济政策,由 Clinton和economics拼缀组成),Reaganomics(里根经济学,由Reagan和economics拼缀组成),Reaganaut (里根宇航计划支持者,由Reagan和astronaut拼缀而成)等[2]72-73。

(5)转换法(Conversion)

转换法是一种词类不做任何词形变化直接转化成为另一种词类的构词法。这种构词法构词能力很强,是英语中动词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现代英语中,大多数名词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转变为动词。例如,1972年“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总统曾一度竭力掩盖真相,为自己开脱,其名字也很快被新闻界用做动词,意为“极力掩盖……真相,抹去……的录音”。例如,Themayor tried to Richard Nixon the tapesof themeeting。(那位市长极力掩盖真相,抹去会议录音。);Watergate也可以转化为动词,意思是“to dealwith in a covertor criminal manner”(对……采取隐蔽的或违法的手段)[6]124。

三、美国“总统”词语的发展趋势

1.以总统姓名为特征的词语大量进入英语

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使美国人不断创造出以总统名字为特征的“总统”词语。2008年,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大选中获胜当选美国总统,Obama一词成为最时髦的政治词语,由Barack和Obama派生、合成、拼缀的词语也随之进入英语。以奥巴马总统姓氏生成的词有 Obamacize(像奥巴马那样去做事)、Obamaphori(奥巴马带给人们的喜悦感)、Obamanomics(奥巴马经济政策)、Obamican(奥巴马的拥护者)、Obamamentum(奥巴马的竞选行动)、Obamarot (奥巴马粉丝或信徒)[4]79;以奥巴马总统名字生成的词有Baracktail(由Barack和cooktail拼缀而成,指一种在奥巴马竞选集会上大口畅饮的饮料酒)、Barackstar (由Barack和star合成,意思为“奥巴马明星气质”)、Baracklamation(由Barack和declamation拼缀而成,可表示“奥巴马口才;奥巴马雄辩能力”)[5]等等。2008年,据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全球语言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宣布,以Obama为词根的部分词语已经正式成为英语词语的一部份[4]79。2009年,《新牛津美语大辞典》在官方博客里列出的奥巴马系列派生词共有19个。

2.通过词义的扩展和变化构成“总统”词语

美国总统的选举与更迭对美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生活中,而且反映在语言中。一些普通词语因为政治因素,词义被扩展、延伸甚至发生变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些词语幽默含蓄、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成为了美国总统政治中的专属词语。例如,Whistle-stop原为铁路交通用语,指 “只有见到站点发出信号才会停靠的小站”,1948年杜鲁门总统乘火车竞选,获得连任后,获得了新含义,用作政治用语,指“候选人作竞选旅行时的短暂演讲”。Bully pulpit,原意为“第一流的讲坛”,因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喜欢利用讲坛直接向美国民众演讲,其词义变为“白宫;总统职位”[2]76。Favorite son原意为“受宠爱的儿子”,用作政治用语,指“在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得到本州代表支持的总统候选人”,把总统候选人看成是大众宠爱的孩子。

20世纪70年代初“水门事件”之后,Watergate也由专有名词演变成一个普通名词,意思是a political scandal reminiscentof theWatergate incident(水门事件式的政治丑闻)[4]124,并演变成为一个新词缀,由此派生出了Watergatean(水门事件轶事)、Watergatese(与水门事件有关的语言)、Watergatism(水门事件的做法)、Watergatology(水门事件研究)等[4]64。Watergate中的gate也由原来的简单意义“门”演变出新的词义,表示“political scandal”,成为一个产能性极强的英语新词缀,可指政府丑闻或个人丑闻。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3.

[2]袁晓红,戴卫平.美语词汇与美利坚文化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娟.小议美国总统词汇的构成与来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6).

[4]许昌和.英语新词新语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苏瑜.浅谈奥巴马词汇的构成和文化内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6]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里根克林顿丑闻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奥巴马、克林顿收到可疑炸弹包裹
爱溜冰的凯丽猫(下)
爱溜冰的凯丽猫(上)
造车这些人,谁还没点黑历史 汽车公司不想回首的11起丑闻
乐观的小里根
克林顿夫妇的政治罗曼史
南希·里根:1921~2016年
克林顿基金会被指“瞒报千笔外国捐款”
“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