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相关问题分析

2011-08-15 00:49温晓梅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大学

温晓梅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相关问题分析

温晓梅

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观念的转变

(一)注重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先于准确性

目前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语法、词汇教学。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语病以及词汇的使用情况。强化口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老师引导学生开口讲,创设说的机会,而不是单纯指出学生的错误。因为,对于那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往往担心出错,如果老师在旁边不停指点,反而会使他们更紧张,更担心出错,更不敢说英语。因此,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出错。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要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目标,采取适当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激发成就感和自豪感,调动参与欲,促进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事实证明,不怕犯错,勇于开口的学生进步最快。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不能过于苛求,对其语音语调不应求全责备。在口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侧重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先于准确性。也就是说先要让学生有开口说英语的兴趣,有自信。教师也可以结合躯体语言,利用字谜、绕口令或英语歌曲等形式,调动全班的情绪,打消学生对英语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实际教育中,大部分教育者忽视了非理性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往往过于强调语言的认知。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激烈着自我创造潜能的发展和实现。积极的情感来源于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已经被认可。探究教学、合作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或动机不强,其原因之一是“厌师”,即教师因素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因此,英语教师不但要提高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同时还要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精心策划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以全新的视角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应积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关爱、激励、尊重、赏识每一位学生,主动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惑,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外辅导。多表扬,少纠错,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愿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应用

语言学家Corder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与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语言教学的规律必须建立在对个体差异化的尊重和引导上,要充分的发挥学生个体的比较优势,建构一个自信和宽松的语言输出环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获得最大效益。其核心思想即:无论经济弱国还是强国,只要根据本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优势点参与国际贸易就可获利。将比较优势理论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可以解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教师以学生顾问和朋友的身份,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水平和个性特点,发挥学生自身的比较优势来激发英语口语的输出欲望和能力。

在口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将教学环节进行细分为共性篇、个性篇和发展篇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共性篇口语教学。共性内容是指人人都具有的或经历过的生活内容。对此部分内容的训练,可以将学生随意分组展开话题讨论,然后采取人人过关的形式开展口语表演或对话,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语感。要求学生的语速自然、流畅。

第二,个性篇口语教学。个性内容主要是指学生的专业背景或个性化经历。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比较熟练地表达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经历。这部分教学可以由在每节课的最后由几个学生用英语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特殊经历和专业情况,然后由同学评价并进行提问,以最大程度地让同学熟练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

第三,发展篇口语教学。在共性篇和个性篇口语教学的基础上广泛地拓展英语口语训练话题。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参与讨论时要把谈话内容与自身经历进行紧密联系。如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谈论环保话题时,要求其密切联系环保与计算机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应变能力就会得到明显改善。教学方式上可以采取问答模式或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刨根究底式的追问,把对方最熟悉的内容尽数挖出。

(二)输入输出理论及其应用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广泛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输入,注重语言规则和形式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哑巴英语”导致许多学生经过多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较熟练的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可见,外语学习仅靠大量的语言输入还远远不够。美国语言学教授Susan M.Gass提出了二语习得集成模型,即输入、输出理论对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由着重要的借鉴作用。Gass模型概括了学习者从输入转换为输出的五个阶段,即感知输入阶段、理解输入阶段、摄入阶段、集成阶段和输出阶段。从Gass模型可以看出:输入是第一性的,是输出的基础。输出则是必由之路。没有输出训练,输入不可能向语言习得自动转化。我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口语产出能力必须以大量可理解输入为保证;输入更需要用输出任务来强化刺激,引发动力,最终做到自由地提取和使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摈弃传统的重输入轻输出的方法,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输入和输出的比例,在大量输入的前提下进行输出操练。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增大语言输入数量。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扩大接触外语的机会,如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授课,用英语与学生交谈,要求学生之间用外语进行交际活动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外向学生提供更多变化的语言输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收听看英语新闻广播和英语歌曲,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此外,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输入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需要的语言输入必须是经过调整而且适合他们语言的水平。让学习者接触那些大大超越他们现有语言能力的语言输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习得发生的关键与否在于学习者能否理解这些语言输入,从而达到理解和习得的阶段。第二,丰富语言输入形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增添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技能。第三,强化输出。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贯方式,要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口语活动。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内、课外的目的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输出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课堂应以小组活动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或是当前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在有限的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降低了学生的紧张感。

三、结论

口语课教学需要任课教师的努力和付出,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的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学生为中心展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优势,利用其优势提高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要明确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加大语言输入数量,并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1]胡冬梅.交际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以中国地质大学教学改革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

[2]何魏魏,耿小超.从输入输出理论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方柳婕.浅谈大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孙秀莉.论比较优势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指导作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5]钱雯.文化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与重要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H319.9

A

1673-1999(2011)14-0202-02

温晓梅(1981-),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60)大学英语教学部助教。

2011-04-28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口语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