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中的社会管理科学化基于“重庆实践”的解读

2011-08-15 00:53张波
重庆行政 2011年4期
关键词:科学化共同富裕差距

□张波

共同富裕—视—域中的社会管理科学化基于“重庆实践”的解读

□张波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7月20日至21日召开,会议深入研究并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为重庆“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确立了奋斗目标,即“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1],并将其提升为重庆发展的整体战略。“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提出,标志着重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庆逻辑”逐渐清晰,该逻辑即为实现两个协同——“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与经济的整体增长相协同”、“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相协同”。“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与经济的整体增长相协同”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积极探索公平分配的实现机制,真正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2],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正义,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相协同”主要是指重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社会发展问题的两个典型性:重庆处于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社会转型具有“中国城市典型性”;重庆集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社会转型具有“中国乡村典型性”,共同富裕的实现必然伴随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管理科学化互动关系分析

现阶段,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矛盾凸显,主要集中在因分配机制的不均衡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三大差距”。因此,“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政治命题,还是一个社会命题,二者整体性地存在于公共治理之中。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根本,社会管理科学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总量提升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综合经济力量显著增长,为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牢固的物质基础。经济总量的提升,要求政府由发展型政府向分享型政府,实现福利转型,“缩小三大差距”,使经济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大差距”的缩小和公共福利的提升,必将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缓和社会矛盾,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的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非均衡发展。因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突出全面、平衡协调地发展。[5]社会管理科学化的主要目的是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社会结构,理顺社会关系,消弭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社会关系科学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之一。胡锦涛明确表示社会管理“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6]。就现阶段来说,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因此,社会管理科学化既是“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管理机制和有效保障。

(二)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发展成果的共享和民生的改善

实现共同富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决定的,其核心就是民生的改善;实施社会管理科学化、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的职责决定的。党和政府要站在改善民生的角度,将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管理科学化看作统一的整体,使二者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之中。一方面,党和政府要把握住共同富裕这个根本性方向,实施均衡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党委和政府还要加强社会管理,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地区和群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帮扶,逐步改善自己的生存境遇,最终走向共同富裕道路。

胡锦涛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7]

二、共同富裕视域中社会管理科学化创新——基于“重庆实践”的解读

(一)以共同富裕为统御,明确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动力机制

目前,重庆处于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并一度成为中国发展的一种特有尝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和两江新区的成立,给重庆探索发展之路赋予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然而,在经济发展中,作为集大农村与大城市一体的重庆城乡二元分化的经济结构的制约依然存在。因此,现阶段,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共识,还是一种社会共识,是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也是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薄熙来在三届九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不仅是理想,也是动力;不仅是“起点”和“归宿”,也是贯彻发展全程的动力。可见,“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不是片面的只强调“分蛋糕”,而是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更加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更加注重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寻求新的动力和政治合法性。因此,共同富裕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实践”的发展路径,即“坚持民生发展之路”,进而“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提出,明确了新时期重庆注重探索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的动力机制。“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要求重庆市社会管理科学化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野下,进一步整合城乡资源,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要求重庆市社会管理科学化必须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和出发站,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福利。与此同时,“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还为重庆市社会管理科学化提供了考量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是否有利于普遍性提升群众福利,是否有利于提升重庆综合实力。

(二)以“缩小三大差距”为目标,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现阶段,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社会管理的主要承担者。重庆市委三届九次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量化性的指标,即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同步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基本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这种具体的量化指标,将政府的行为置于可考量的视野下,增加政府行为的可控性。与此同时,具体的量化指标,也给政府在社会管理上提出了基本的治理刻度,从而有利于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从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居民收入均衡化三个方面细化政府社会管理的力度和效度。

(三)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从“民生十条”的提出和实施到“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十二项措施”,重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走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一整套具体的政策措施融于政府的公共治理之中。然而,所有这些民生政策实施,仅仅依靠政府显然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重庆积极探索“公共性再生产”的实现机制,构建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在就业、微型企业、关爱留守儿童等领域积极和社会组织合作,尝试构建“控制-吸纳-协作”的社会管理模式。这种社会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党委和政府保证社会管理的方向,从政治角度规范社会组织的政治理念,积极吸纳“某一层次的精英整合”,从而实现社会各方的协作治理。这种社会管理模式不仅优化了政府的核心职能,还培育和发展了本地的社会组织,实现了社会的多中心治理,形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合力。

(四)以道德高地建设为依托,夯实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文化基础

共同富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它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提高,而且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是以物质的富裕为基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那种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是共同富裕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是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充裕、精神生活匮乏、社会风气恶化,同样不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薄熙来在三届九次会议上强调,重庆不仅要建设开放高地,还要建设道德高地,而且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薄熙来这一表述抓住了共同富裕的本质,也进一步表明在社会管理中要强化道德建设,用道德力量规范社会行为,稳定社会秩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软环境。

[1]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关于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的决议[N].重庆日报.2011年7月22日

[2]列宁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页

[3]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4]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5]社会管理与创新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第107页

[6]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

[7]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

作者:本刊编辑

责任编辑:惺 睿

猜你喜欢
科学化共同富裕差距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