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 00:48盘锦市信息中心王兴娟
河南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

盘锦市信息中心 王兴娟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盘锦市信息中心 王兴娟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电子轻服务。我国在实现政府信息化的进程中,不能回避的突出问题是政府信息化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具体到电子政务建设上,是“电子”与“政务”的关系问题。所谓“电子”,泛指技术手段的实现。所谓“政务”,泛指政务变革的实现。数年来,我国进行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采取的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建设模式,建设的重心偏于“电子”,突出的特点是建设单位各自为政,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电子政务的硬件建设,电子型的建设项目越做越多、越做越大。我国是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始阶段,对电子政务概念和内涵还缺乏全面了解,对信息技术的引用政府处于被动位置,以技术为主导的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必然。可以说,重电子轻政务在我国是比较普遍的。

2.我国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发展滞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表明尽管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的建设都花了力气,并且许多单位自认为“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但对用户方的调查却显示了相反的信息。在“已建成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与用户实际需求二者关系”方面,不同地区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应用项目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要”作为首选项,有意思的是西部地区的受访者对此的反响比东部和中部更大。

3.电子政务应用层次较浅,根基不稳。我国多数电子政务应用层次较浅,被称为“沙滩上的电子政务”。对互联网上的我国电子政务站点进行进一步审视,往往会发现,在多数网站上,职能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和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位置。

4.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其他问题。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目前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网络的运行速度还很慢,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设施、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偏远和落后地区更是距离遥远,整体的硬件装备和技术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此外,我国电信服务的服务价格还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政务的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电子政务立法滞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我国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二、加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韩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对我国有一定参考价值。第一,电子政务的发展应得到国家高层的立法、资金和资源支持。第二,电子政务的发展关系到全社会的综合发展,不能仅仅被看作是政府的任务。电子政务的发展不能离开企业界(尤其是信息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第三,电子政务的发展事关国家全局发展战略。应从国家战略发展角度出发,由国家组织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的精英统筹规划,全面部署,积极实施。第四,电子政务的实施应与我国当前的各项改革措施紧密配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同时,要密切联系我国实际情况,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面对未来发展需要。

2.加强宣传,吸引参与和互动。电子政务要真正发展,绝不能孤芳自赏,而应该万民联欢,共同参与。在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的同时,政府部门最好能够利用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对电子政务广为宣传,让广大百姓了解并接受电子政务,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通过电子政务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同时,应加强政府网站的互动性、应用性,以更亲民、便民的形象吸引群众。

3.电子政务不应排斥网民批评。网络本身只具有技术性价值,而应用网络技术建成的“电子政府”则意味着信息的公开透明,政务效能的提升;但最重要的是,“电子政府”利用网络技术的特有优势,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双向互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和自由的平台,以便公众表达利益诉求、提出建议意见以及监督政府行政,最终实现政府行政与民意的无缝对接。政府建立官方网站,其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民众诉求并及时回应,以更加有效地维护公民权利与增进公民福利。

4.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发展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和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并及时修改以往法律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

5.健全领导机构,统一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电子政务既要跨越整个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调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与利益,同时也要平衡现有的各管理部门的利益关系。推动电子政务的难点在利益的分割上,所以,没有综合性的权威部门根本无法实施真正的电子政务工程。必须由国务院设立专门的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是目前比较合适的领导机构,这对于克服地区与部门利益的限制、建设电子政务是非常必要的。

6.加快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培训,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从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实际情况看,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硬件普及率还相当低,政府的各项政策、命令的发布仍然还是沿用纸张作为传播媒介,公文的收发、采集和汇总还没有完全实现电子化。因此,大力加强公务员信息化知识的培训迫在眉睫,特别是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培训。只有开展有效的针对广大公务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电子政务进一步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