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加强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管理初探

2011-08-15 00:48姚德贵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1年8期
关键词:网箱水源地库区

王 芳 姚德贵

(水利部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 唐山 064309)

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作为天津市和唐山市重要水源地,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累计供水343亿m3,为津、唐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滦河流域连续干旱少雨,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蓄水量明显减少,随着近几年滦河上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潘家口水库上游开发兴建了多座大中型水库,农业灌溉耗费大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矿山开采及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废水污水进入潘家口库区对水源造成污染。库区水面大面积网箱养鱼和地方开发库区旅游事业,造成潘家口水库水资源富营养化明显加重,水质呈恶化趋势。

因此,研究制定《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确保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安全、水质安全,已是迫在眉睫。

1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资源管理基本情况

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作为引滦枢纽工程的管理单位,为保障津、唐两市用水安全,在水资源保护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1.1 水行政管理

成立了海委直属的引滦局水政监察总队,开展辖区水事活动监督检查,先后制定《引滦局水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引滦局水事案件查处实施办法》、《引滦局水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办法》等相关办法,对水政监察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进行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确权划界工作,明确了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制止了管理范围内多起建设铁选厂等违章建筑的案件和管理范围内的采砂活动,制止了向库区内排放有毒物、污染物等破坏水质的行为。

1.2 水资源监测

成立了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引滦工程分中心,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考核,获得了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资格。负责滦河上游和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监测工作,开展了排污口的综合整治、富营养化防治对策研究及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等工作。配合海委做好各类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健全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快速反应机制,相继建成了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水质监测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快速传输,实现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的实时监测。

1.3 水面管理

长年以来,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作为海河流域管理机构的下属单位,一直为两座水库的水资源保护做着积极的工作,但由于历史原因,对两座水库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没有政策支持,力不从心。按照有关规定,潘家口水库渔业生产均由水库管理单位与库区后靠社、队联合经营,大黑汀水库养鱼归河北省经营。对水面、河道没有管辖权,对两座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没有政策支持,力不从心。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资源保护存在管理模式落后、水资源保护与地方发展不协调、库区水面经营与水质保护矛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潘家口、大黑汀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2 制约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资源管理的瓶颈

2.1 水管理体制不顺,法律法规不健全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资源未实现流域统一管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源地保护区位于承德,而受益区却为天津和唐山,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法律法规不健全,给水库水资源保护造成极大困难。

2.2 水面网箱养鱼问题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库区的网箱养鱼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已经从2005年的2.5万箱发展到目前5万多箱,投放的饵料及鱼类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类和磷类物质,对水库的富营养化起到了明显的加速作用,对水库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黑汀水库因网箱养鱼排放的氮、磷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30%。针对库区网箱养鱼等问题,由于管理局管理权限所限,虽然不能对其直接干预,但是我们一直积极主动与地方港监、渔政、环保等部门进行协商,力求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经过多方努力,承德市政府采取了限制网箱数量的措施,迁西县政府采取控制网箱鱼种和饲料的措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库水面富营养化,但是没有从根本上予以遏制,效果不是很明显。

2.3 网箱影响泄洪和工程安全问题

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主坝坝前网箱密集分布,作为主要漂浮物,如遇汛期特大洪水,将面临冲毁后阻塞溢洪道的危险。为此,管理局制订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溢洪道漂浮物阻塞清理预案。与唐山市防汛有关机构取得联系,对水库网箱危及两座水库大坝泄洪安全问题进行了磋商,对预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2.4 工农业、旅游对水面的污染

滦河流域承德市主要工业污染来自化工、造纸、印染、食品、制药等行业,大部门企业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源地周边建有大大小小的疗养院、度假村、水上餐厅几十家,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保护区内,造成对水库水质的影响。两库目前有各类旅游船只百余艘,油污对水体污染严重。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总磷含量偏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水库周边旅游设施向水库排放生活污水。

2.5 周边尾矿挤占水库和河道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周边矿产资源无序开发,有各类入库排污口84个,其中位于水源地保护区的选矿厂就有29个之多。这些选矿企业,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废水直接排放到保护区内,对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的水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水库周边排污口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尾矿砂,严重淤积了水库和河道,减少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的有效库容,尤以洒河桥河道淤积最为严重。

3 《办法》的研究思路和法制化进程

3.1 研究思路

《办法》的研究和编制思路是:通过调查分析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库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明确《办法》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借鉴其他水库库区管理办法的经验,编制既符合国家利益又能较好协调相关各方利益的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制定水库管理办法,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依法治水、依法管理水库库区,用法律约束两座水库管理和保护区的水事行为,保护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库区水资源,保护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

研究制定《办法》遵循的原则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两座水库水源地保护与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的关系,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两座水库管理办法,既要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能源等资源利用规划相协调,又要与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相衔接,统筹水源地保护与两座水库向津唐两市和滦河下游地区供水的关系,充分考虑水源地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乡利益,同时保证上下游饮水安全。

制定实施《办法》的目标是:通过《办法》的实施,遏制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恶化的趋势,同时加大治理力度,治理后入库断面滦河干流乌龙矶、瀑河宽城、柳河大仗子、洒河洒河桥断面达到Ⅲ类水水质标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富营养化得到完全控制,坝前水体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基本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3.2 《办法》主要内容

a.通过《办法》,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明确管理范围和各级职责,构建库区管理法制体系。

b.通过《办法》,在水源地承载力允许范围内,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一套完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办法,包括取水管理、供水管理、水面和消落区管理等。研究制定相应补偿机制,限制上游工业耗水量和加快农业结构转型,最大限度地节省水源。加强对库区水面网箱养鱼的管理和库区旅游开发管理,使水资源利用沿着法制轨道健康发展。

c.通过《办法》,加强库区水资源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排污口的污水排放量。加强库区水体水质监测,依法惩治破坏水体污染行为。加强对工农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防治,加强对库区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的活动限制,制定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处理措施。

d.通过《办法》,加强枢纽工程安全的保护。加强防洪设施的管理与保护,枢纽区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严格禁止影响安全的打井、爆破、采矿、采砂、取土、修坟等活动;严禁破坏大坝、闸门、电站等枢纽区建筑物及水文、通讯、照明、交通等附属设施,确保枢纽工程安全有效运行。

3.3 法制化进程

《办法》研究编制工作完成后,将组织政策性审查,并将上报海委和水利部,争取尽早批复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将全面按照《办法》的规定,向依法管理、依法行政转变。在管理中要转变观念,注重《办法》中各项制度的落实,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落实。

《办法》的实施涉及到滦河周边各县、市各方利益,各级政府要统一观念、统一思想,树立“一盘棋”思想,涉及潘家口、大黑汀库区开发、保护、管理的事项,要相互通报相关信息,加强协作沟通,做到政令一致,维护滦河水资源保护大局。

4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

治理和保护潘家口、大黑汀水源地,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制定《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管理办法》,将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律轨道,《办法》实施后对库区违法排污、非法堆砌尾矿、非法网箱养鱼等破坏水资源行为进行遏制。第二阶段是采取工程措施对当前库区污染进行整治和恢复,采取污水处理厂和减排措施对排污口进行管理,严格限制排污量;积极呼吁采取政府补偿等手段对库区移民后靠村民进行迁离安置,取缔网箱养鱼,限制消落区农作物的化肥投入量,对库区上游地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争取减小水稻作物。采取的具体工程措施包括:

a.潘家口、大黑汀水库隔离防护工程。沿潘家口、大黑汀保护区的边界建设隔离防护设施,最大限度遏制水库周边人类活动对水库保护区内水体的破坏和污染。

b.潘家口水库下池保护区、大黑汀保护区综合整治。包括对潘家口水库下池地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下池库区环境修复和保护,大黑汀库前500m以上生态植物带建设以及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居住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

c.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工业点源治理。对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关闭或搬迁。

d.网箱养鱼集中整治。取缔库区保护区内网箱养鱼,制定相关补偿办法,对于库区后靠移民进行经济补偿。

e.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及河道清淤工程。对入大黑汀水库洒河河道进行清淤,对大黑汀水库库尾河道进行拓宽,对潘家口水库入库口至燕子峪一带泥沙进行清淤处理。

f.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流动线源治理工程。对水库旅游船进行限制,更换燃气型或电瓶型船只,对水库周边的疗养院、饭店实施搬迁。

g.潘家口、大黑汀水源地入库支流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对入库口污染较为严重的支流汇入口,包括乌龙矶、柳河和瀑河汇入口进行污染治理,切断污染源。

h.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潘家口环库公路建设防护林体系,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措施;改变滦河干流沿岸的农业种植结构,取缔水稻种植业,采用生态物种建设生态保护屏障,如沿岸滩涂上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在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人工种植沉水植物和实施挺水植被“浮床工程”,构建立体生态修复体系。

5 几点建议

a.呼吁国家早日把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列为城市供水水源地,重点保护,早日批复《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源地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早日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b.建议在《办法》研究审批过程中,将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水资源治理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考虑进来,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修复当前的水源环境。

c.建议采取政府补偿等手段对库区移民后靠村民进行迁离安置,取缔网箱养鱼和消落区农作物种植,最大限度减少农药和鱼饲料投放。建议改变滦河干流沿岸的农业种植结构,取缔水稻种植业,采用生态物种建设生态保护屏障,如沿岸滩涂上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在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人工种植沉水植物和实施挺水植被“浮床工程”,构建立体生态修复体系。

d.争取《办法》早日得到水利部和海委的批复和实施。实施涉及滦河周边各县、市各方利益,各级政府要统一观念,树立“一盘棋”思想,从水利民生和维护国家重点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大局出发,为确保津唐地区饮水安全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6 结语

《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潘家口、大黑汀水资源管理翻开新的一页。在水利部、淮委的领导下,开拓创新,转变思路,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妥善处理《办法》实施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为保障潘家口、大黑汀水源地,确保津唐地区饮水安全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网箱水源地库区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怎样避免网箱养鱼患“营养不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