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栽培技术

2011-08-15 00:44张红梅
山西林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晚霜幼果疏果

张红梅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 宁武 036700)

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大果杏、7-610、大巴斗、水尖嘴、金星、串枝红等中国杏品种,成熟早,品质好,倍受消费者青睐。但中国杏品种花蕊败育率高,多数品种自花不实,花期易受晚霜危害,造成花粉授精不良而严重影响当年产量。“十年九不收”成为制约我国杏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我国先后从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引进凯特杏、奉王、金太阳、玛瑙、金醉等品种,其成花容易,早实性强,花期幼果期抗晚霜危害,稳产,能自花结实,花蕊败育率低,丰产性强,不仅可以露地栽培,也是温棚栽培的首选品种。

1 高标准建园

1.1 园地选择

杏是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喜光照的树种,花期易受晚霜危害。栽植地应选背风向阳和排水良好之处,冷空气易沉积的洼地不宜选用。成片集中栽培时,需建立防风林。选用晚花品种,有利于避开霜冻。杏果不耐贮藏,为延长鲜果供应期,栽植时应有意识选择错开成熟期的一些品种混栽。同时,杏自花不实性强,配置品种时还需注意授粉品种的选择。栽植株行距4.0 m~5.0 m×5.0 m~6.0 m,瘠地可适当加大栽植密度。宜秋植或春植。栽植后树盘范围内覆盖地膜或秸秆,有助于冬春季节防旱增温,提高栽植成活率。

1.2 选用壮苗

优质壮苗是保证成活率和丰产的关键。优质壮苗的标准是:苗高80 cm以上;嫁接口以上10 cm处直径超过1.0 cm,50 cm~60 cm整形带内有饱满芽6个以上;根系完整无根瘤,骨干根4条以上、须根多;嫁接口愈合完好,砧木无大的机械损伤。

1.3 精心栽植

秋栽比春栽成活率高5%~10%,伤根当年能得到恢复。栽植时要求深挖坑、浅栽苗,根据定植密度挖宽、深各1.0 m的定植穴或沟,在底部铺20 cm厚秸秆、秧草或树叶,在表土层中掺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混匀后填入坑底。栽植深度以浇过定植水后根茎处与地面持平为宜,定植后浇水,然后覆土保墒。

2 土、肥、水管理

2.1 施肥

幼树(1 a~2 a)施肥:定植第一年遵循薄肥勤施的施肥原则,以迅速扩大树冠,并形成一定的花芽。在定植后芽长2.0 cm~3.0 cm时施第一次薄肥水,以后每15 d~20 d追肥1次至7月初停止,并控制水分,以利成花。第二年在2月下旬、4月中旬、6月下旬各追肥1次,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次株施尿素50 g~100 g。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施基肥,株施腐熟的猪或者鸡粪肥25 kg、过磷酸钙500 g。

丰产树(定植第三年起)施肥:在南方,杏树早结果、早丰产,密植园第三年即可进入丰产期。这时期杏树着重施3次肥。第一次在发芽前(2月中旬)施春肥(发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并将全年钾肥全部施入,可结合薄肥水施用。此次施肥主要是促进开花坐果和果实膨大,施肥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20%。一般每亩施尿素20 kg、硫酸钾30 kg、有机肥1 500 kg。第二次施夏肥,于6月下旬采果后施用,此时正值根系第二次生长高峰,施速效肥补充因结果而消耗的营养,有利于花芽分化。此期施肥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一般每亩施尿素30 kg、过磷酸钙20 kg、有机肥2 000 kg。第三次为秋施基肥,于9月下旬-10月上旬结合扩穴改土、压绿施用。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磷肥施用,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左右,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 500 kg、过磷酸钙50 kg。

2.2 及时追肥

在盛花期喷0.20%硼酸或0.30%硼砂进行根外追肥,可有效促进花粉管伸长,加快授粉受精过程,明显提高坐果率。坐果后结合喷药喷1次0.30%~0.50%尿素,可明显促进幼果生长。采收后,结合喷药喷2次~3次3%磷酸二氢钾,可促进枝条成熟,提高下年花芽质量。结果期树每年追肥3次。

花前肥以氮肥为主,每株0.25 kg,提高坐果率。

果实膨大期追肥以复合肥为主,每株0.50 kg,有利于增大果个和促进花芽分化。

采后肥以含氮量高的复合肥为主,每株施入0.25 kg,有利于恢复树势,提高花芽质量。施肥深度一般为5.0 cm~10 cm,施肥后应立即浇水。

2.3 树盘覆草

树盘覆草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以夏初或秋末最好。覆盖材料可用杂草、稻草、麦秆等,保持每株30 kg~50 kg、厚度15 cm~20 cm为宜,覆盖后压少量土,3 a~4 a后于秋季深翻入土中,深耕2 a后再进行覆盖。覆盖可以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

2.4 适时浇水

杏根系活动旺盛,需氧量大,雨季应及时排水。地面积水1 d即可表现受害症状。要做好春雨季节、梅雨前后、伏旱时期以及秋季的排水和灌溉工作,如遇春季干旱,可在春季萌芽前、幼果期各浇薄肥水1次。还要注意浇足封冻水。

2.5 扩穴改土

通过土壤扩穴,可以培肥地力、疏松土壤、引导根系向深层发展,并增加土壤对养分的吸收力,是获得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扩穴应从第二年秋季开始,结合秋施基肥进行,从定植沟或定植穴逐年向外扩翻,最终达到全园深翻的效果。

3 花果期管理

3.1 控冠促花

杏树幼树期间生长旺盛,应合理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使之早果早丰产,在进入丰产期后应控制树冠扩大,延长丰产期。所以,在定植第二年要促花,常用方法:6月下旬、7月中旬各喷200倍~300倍液15%的多效唑1次,并在6月、7月开沟排水,使田间土壤保持适度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进入丰产期后,为了控制树冠生长,应结合保果,于4月底、5月初喷2次300倍液15%多效唑。

3.2 疏花疏果

杏树坐果率过高时会加重生理落果。为防晚霜带来的损失,建议不疏花,而采取疏果来控制产量。疏果在落花半个月即第一次生理落果稳定后进行(幼果直径1.0 cm~1.50 cm)。疏果时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和小型果,摘除过密果,使留下的果均匀分布于树上,强旺树多留,弱树少留。掌握在每5.0cm~8.0 cm枝梢留果1个的密度,亩产量控制在2000kg左右。

3.5 防止裂果

为了防止裂果,在选择不易裂果品种的同时,还应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如春季增施钾肥,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0.20%磷酸二氢钾或0.20%硫酸钾,在生长期加强排水工作以及果实套袋等。

4 病虫害防治

杏树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疮痂病、炭疽病、杏疔病、轮纹病等,主要虫害有杏仁蜂、桃小食心虫、蚜虫、球坚蚧、红蜘蛛和桃蛀螟等。防治措施有:在休眠期清理田间落叶、落果,结合修剪,去掉枯枝和病虫枝,刮除老树皮,树干涂白,消灭越冬害虫和病菌;在花芽萌动前,全园喷波美3°~5°石硫合剂,展叶时喷1∶1.5∶200波尔多液;花前喷2000倍敌杀死,防金龟子和杏仁蜂等;初花期开始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或50%代森锌500倍液等药剂轮换使用,防治黑斑病、炭疽病等,以后视天气和发病情况每隔15 d再喷药1次,直至果实成熟前1个月左右。同时,应经常检查树干,防治天牛、小吉丁虫和小木蠹蛾等。杏果生长期及时喷洒溴氰菊酯、桃小灵和杀螨类药剂,以防桃小食心虫等。

猜你喜欢
晚霜幼果疏果
暖春、晚霜与晚霜冻害探析
——以深州蜜桃产区为例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不同水分冬小麦晚霜冻害评价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科学疏果 葡萄高产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三峡强德勒红心柚果实疏果套袋试验
晚美V脸
苹果幼果多酚对草鱼片保鲜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