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也是理由?

2011-08-18 01:18黎远
新民周刊 2011年33期
关键词:公屋李显龙全家福

黎远

最近住在新加坡,赶上了新加坡的国庆,昨天在电视上听总理李显龙的国庆献词。与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同,李显龙的背后有一个大屏幕,说是工作报告,其实是一个Presentation(展示),根据他讲的内容,屏幕上会显示照片图表和视频。李还打印了一叠民众写给他的Email,放在边上,根据议题随时拿起来读,作为佐证。他读到两个故事:

故事1,有个人在街上看到一条可爱的流浪狗,因为他住在公屋小区,不能养狗,他就好心地帮忙寻找主人,三天过去了,没有找到,但根据政府的相关法令,流浪狗三天没找到主人(或领养者)就要被“人道毁灭”(安乐死),于是这个人写信给李显龙总理,请求总理帮他申请宽限几天,以救小狗的命。于是李显龙真的写信了,终于找到了主人,小狗得救了。

故事2,有个住在公屋小区的年轻摄影师发现他天天可以见到邻居们,却一个邻居也不认识。于是他开始自发为邻居拍全家福,继而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神态各异的全家福。于是整个社区的坚冰因此而打破。李显龙谈到此时,脸上浮现会心的笑意。

这样的讲述比我们工作报告形象生动且易于理解多了。什么是有法必依,什么是透明的信息渠道,什么是和谐社区,我想一个来自民众的故事远比干涩的说教更能取信于民。

说到这里,在中国当然会听到的一个回应应该是:“我们国家这么大,13亿人口,不可能这样做的……”的确,人多是事实,但这从来就不该成为不行事的理由。往往对你说这话的人,可能就管一个局,一个处,一条街,他远远不需要去管13亿人。

13亿人,的确世界第一,但如果我们数一下我们的公务员队伍,无疑也是世界第一,既如此,人多难道还是理由?人多的确不太容易把事做完,但因为不容易做完,很多事就不做了?新加坡国小人少不假,但李显龙相对于全部新加坡国民与我们的区长局长相对于治下民众,孰多孰少,一目了然。我才明白,原来我们的人并不多,只是人多总是用来作为理由而已。

猜你喜欢
公屋李显龙全家福
简约公屋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创意“全家福”诞生记
全家福
全家福
年夜饭话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