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掘合作社的优势产业

2011-08-27 06:00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9期
关键词:甘州区张掖市粗饲料

文│黄 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赵德兵(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畜牧兽医站)

农业合作社自产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初,农业合作社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为提高自身在市场谈判中的地位,抵制中间商人的盘剥而形成的联合组织,是适应当时的经济环境条件而产生的。故农业合作社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和法学基础。农业合作社实行“民有”的产权制度、“民管”的组织制度、“民享”的分配制度和开放灵巧的资本制度。笔者于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多次到甘肃省的张掖市对当地的肉牛养殖产业进行了调研,其中,多次到当地的肉牛养殖协会或合作社与社长、社员、农户等进行交流,本文以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祁连村的肉牛养殖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当地建立养牛合作社的现实条件、必要性及合作社的运行情况。

一、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祁连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简介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祁连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6月,现有正式社员38户,其中小区养殖户8户,非小区养殖户30户。合作社设社长、副社长各一名,同时有专职的出纳和会计,账务公开透明。加入到合作社的社员农户,每年向合作社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以维持合作社正常的日常运作。合作社采用农户进行后备牛和架子牛的繁殖,养殖小区进行架子牛育肥的生产饲养模式。目前,该合作社已经拿到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合作社的运作、管理都在逐步制度化、标准化。

二、当地建立养牛合作社的现实条件

1.张掖市粗饲料资源丰富。张掖市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达到了63.8万亩,其中玉米杂交制种面积51.09万亩,产种2.13亿千克,占全国玉米年用种量的四分之一。玉米制种面积约占张掖整个制种面积的80%以上,年产玉米秸秆约8.52亿千克,而玉米秸秆是肉牛和奶牛良好的粗饲料。巨大的玉米秸秆产量为张掖市千家万户养牛提供了必要的饲料基础。并且,用秸秆养牛能够减少秸秆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甘州区玉米制种的雄株为养牛提供了丰富的青绿粗饲料资源

◎制种玉米秸秆也是农户养牛的主要粗饲料资源

2.张掖市甘州区的农户养牛现状。截止到2010年3月,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牛的存栏数为36574头,其中能繁母牛约为12800头,生长牛约为9000头,剩余的全部为育肥牛。而整个甘浚镇有4854户农户养牛,户均养牛头数为7.53头,是典型的散户养殖,在饲养、防疫、抗市场风险性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而整个甘浚镇有5004户农户,养牛的农户占该镇总户数的97%以上,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农户养牛在整个甘浚镇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

3.成立农业合作社之前农户养牛所遇到的问题。

(1)养牛不挣钱,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在成立养牛合作社之前,农户养牛是千家万户的散养,出售架子牛或育肥牛是通过当地的牛贩子进行的。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信息闭塞,导致牛贩子压级压价,从中对肉牛养殖农户进行盘剥,使农户养牛获利很少或者不获利,甚至赔本,导致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低,将能繁母牛当做菜牛出售,不再继续从事养牛行业。

(2)兽医防疫制度不完善,畜牧兽医技术费用高。千家万户农户散养的方式使牛的进出没有严格的进出入检疫隔离措施,肉牛疫病难以控制,导致农户养殖肉牛疫病费用高。在2004年以前,给牛注射疫苗或者进行检疫都是收费的。一般情况下,每种疾病的疫苗注射收费2元/头,检疫费是货值的5%。农户的防疫检疫意识淡薄和防疫检疫费用高,很多农户选择不进行防疫和检疫,整个养殖区域内疫病控制难。

(3)良种普及率低。在实行良种补贴项目前,每头能繁母牛的配种费用为50~100元,好冻精的价格较高,劣质冻精价格较低。农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通常选择价钱较低的劣质冻精,这使得良种的普及程度降低,繁殖力和生产效率低。

(4)农户的定价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弱。建立合作社前,农户单个养殖和单个销售,力量小且分散,讨价还价的能力弱。在农户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时,其法律意识淡薄,追损能力低,普遍存在着“自认倒霉”的现象。

鉴于甘浚镇粗饲料资源丰富,农户养牛的普遍性、广泛性以及在农户散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甘浚镇建立一定规模的养牛合作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甘浚镇肉牛养殖数量较多的祁连村、小泉村和光明村等已经相继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

三、养牛合作社成立的必要性

1.统一技术服务。养殖小区建立以后,兽医技术服务统一由镇畜牧站完成。牛出现病症之后,首先由村级或养殖小区或合作社畜牧兽医服务人员进行处理,而村级畜牧兽医服务人员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则由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进行处理。肉牛养殖合作社实行强制免疫。由合作社统一购入架子牛或后备牛,购入后进行统一的检疫、免疫和驱虫,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2.收集市场行情信息,增加农民收入。

◎每年利用农闲进行养殖技术培训

在建立合作社以前,农民以户为单位进行单独饲养,同时,也以户为单位出售育肥牛和架子牛,牛贩子利用农户不了解市场行情,从中盘剥农户的养殖收益,使得农户养牛不赚钱或赔钱;祁连畜禽养殖合作社建立以后,统一由社长、副社长进行市场信息的收集,摸清楚市场行情。由社长或者副社长作为养牛合作社的代表与牛贩子谈价格出售架子牛和育肥牛。成立合作社之后,由于增加了信息的收集和对市场行情的了解,降低了牛贩子的盘剥程度,增加了农户养牛的利益空间。现在,每出售一头育肥牛,农户能得到500~1000元的纯收入。2009年牛市行情较好,每头牛能净赚1000元左右,而2010年上半年,牛市价格低迷,农户养殖每头牛的净收益在500元左右。

养牛合作社能够帮农民降低饲养成本,延伸利益空间。养牛合作社对农户的服务存在于架子牛购入、育肥牛养殖和育肥牛销售的全过程中。养牛合作社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和自己的技术优势,统一购进饲料、统一谈价出售育肥牛,降低了信息搜集等隐性的饲养成本,提高了育肥牛售价,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养牛合作社通过引进高质量的公牛冻精,执行严格的防疫检疫制度,规范生产流程和生产技术,进行了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提高了畜禽养殖的效率和畜禽养殖品质。

3.养牛基础设施的改善。政府给参与合作社的农户,每户无偿划拨5亩地用于牛舍的修建,使农户用于肉牛养殖的牛舍结构变得更合理、牛舍变得更宽敞,使牛舍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肉牛的养殖环境得到改善。同时,对于合作社新建的肉牛舍和肉牛养殖小区,市政府出资为其修自来水管道、修路、通电,并出资绿化,方便养殖户用水、用电以及出售架子牛、肉牛,保证了养殖农户的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确保了畜牧场规划的合理性,同时也保证了养殖农户和肉牛的健康,保证了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

4.政府出台的优惠扶植政策。国家以及张掖市政府对畜禽养殖合作社给予了政策扶持。张掖市对合作社成立的地方,由政府出资实行水、电、路三通;每个养殖合作社资助6万元进行小区绿化;对于参与合作社的农户,给每户免费划拨5亩地修建牛舍,每户可向农业银行贷款5万元,利息低于当地一般贷款的利息率,实行五户联保;国家实行良种补贴政策,降低了农户使用优质种公牛冻精的成本;同时,在甘州区,对于所有牛进行强制性免费免疫,而牛的运输检疫费用规定为2元/头,屠宰检疫费为9元/头,而非货值的5%,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肉牛养殖的成本;虽然张掖是制种大市,粗饲料资源丰富,但对于养殖大户,饲料紧缺的现象仍然存在,张掖市政府规定,由村委会或乡政府出面帮助农民收集饲料信息,收购到优质低价的饲料,解决农户养牛的后顾之忧。

并且,肉牛养殖产业是张掖市政府的十大工程之一,即建立河西百万肉牛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户养牛的信心。

养牛合作社把所有社员联合起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提高了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在达成购买或出售协议后,合作社能够有效地监督交易对象履约行为;当合作社社员利益受到损害时,合作社可利用其经济地位对社员的利益进行追损和保护,同时,还使农户在养牛基础设施建设、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等方面受益匪浅。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要使肉牛养殖生产能够与市场对接、使农民增收、保护农民的利益和养殖生产积极性,成立养牛合作社,发展当地优势产业是一条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甘州区张掖市粗饲料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合理运用监测结果推动区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张掖市第四中学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型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开拓进取,服务项目建设——张掖市工程咨询中心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