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片治疗肝吸虫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08-28 04:27陈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7期
关键词:吡喹吸虫病虫卵

陈芳

肝吸虫病是有临床指征,通过B超照出肝胆管壁增厚或胆囊内有漂浮物(胆囊碎屑)则建议集卵检查,或直接大便常规检查,通过集卵进行检查,若检验结果为查出虫卵,则确诊为肝吸虫病。吡喹酮为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1],疗效高,用药方便,但副作用相对较大,需住院治疗。阿苯达唑片治疗肠道线虫病已获满意疗效,笔者观察临床应用阿苯达唑片治疗肝吸虫病,并与吡喹酮片治疗肝吸虫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阿苯达唑片是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每片含量0.2 g;吡喹酮片是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每片含量0.2 g。

100例患者均为粪检血吸虫虫卵为阳性的肝吸虫患者,年龄均在15岁以上。根据轻、中、重度感染情况,将他们平均分为2组,一组使用阿苯达唑片进行治疗,另一组使用传统的药物吡喹酮片进行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阿苯达唑片组 2次/d,2粒/次,连服4 d,总剂量3.2 g。

1.2.2 吡喹酮片组 剂量为轻、中度感染者按100 mg/kg计,重度感染按120 mg/kg计。总量分2d服,3次/d,体重超过60 kg者仍按60 kg计,餐后半小时服。

1.3 检查方法及疗效评定 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对虫卵进行计数,根据虫卵数量进行感染分度[2],一送两检,粪检发现血吸虫卵者为阳性,连续两张片未检出虫卵者为阴性。治疗后1个月以同样方法复查,以虫卵阴转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上述两组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 结果

2.1 疗效 阿苯达唑片组治疗后复查:50例患者有46例转阴,平均虫卵转阴率为92%;吡喹酮片组治疗后复查:50例患者有49例转阴,平均虫卵转阴率为98%。两组药物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药物治疗肝吸虫病的疗效比较(例)

2.2 副作用 阿苯达唑片组50例患者服药后只有1例出现头晕、恶心现象;吡喹酮片组50例患者服药后有18例出现头晕、头痛、腹痛或恶心、荨麻疹等副反应,其中有2例甚至出现了心悸、胸闷、心律不齐等心脏方面的副作用;吡喹酮组患者出现副作用的几率远大于阿苯达唑片组。

3 讨论

目前,各级医院用于治疗肝吸虫病的药物主要是吡喹酮,其优点:疗程短、转阴率高[3]。吡喹酮自7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血吸虫病的治疗,临床医生对于吡喹酮疗程和剂量的应用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其有异味,口感差,副作用较大:主要为头晕、头痛、多梦,其次为腹痛、乏力、失眠、胸闷、恶心、呕吐、小便多、口干和发热、多汗及荨麻疹;有的患者服药后心电图检查有异常变化:窦性心率不齐、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等;甚至有的患者出现较严重副作用,如昏厥、精神失常、癫痫发作等,故吡喹酮治疗中需住院留观[4],这就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的不适与不便,使吡喹酮片在肝吸虫病的治疗中受到了限制。而阿苯达唑片是无嗅无味的,口感好,副作用较小: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阿苯达唑片毒性很低,耐受性好,价格较便宜,且能同时驱治蛔、钩、鞭虫的合并感染,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等优点。应用阿苯达唑片无需住院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扩大了在肝吸虫病治疗中的范围。总之,阿苯达唑片与吡喹酮片的临床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副作用却较少,且无需住院治疗,因此阿苯达唑片是治疗肝吸虫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1]王其南.吡喹酮、硝硫氰胺、六氯对二甲苯治疗华枝睾吸虫病的对比性临床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80,19(4):230.

[2]方悦怡,陈祖泽,霍丽婵,等.阿苯达唑驱虫糖防治华支睾吸虫病的应用研究.广东卫生防疫,1995,21(4):7.

[3]李凤玲,林荣幸,黄宝明,等.江门市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措施探讨.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18(3):214-215.

[4]陈良贵,邹学华,何丽洁,等.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病4680例临床观察.中国热带医学,2006,6(5):800.

猜你喜欢
吡喹吸虫病虫卵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伊维菌素吡喹酮咀嚼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伊维菌素吡喹酮咀嚼片溶出度方法的建立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富蕴县阿勒泰羊蠕虫虫卵检查及虫卵特性
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病出现黄疸的相关病因分析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人体大片形吸虫虫卵孵育特点
散养土鸡吸虫病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