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DHI技术应用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2011-08-30 06:06童建军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乳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牛场防腐剂奶牛

文 / 童建军 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陕西省是全国畜牧总站推广奶牛DHI技术的18 个省份之一,现已推广参测牛场93 家,参测奶牛1.2 万多头,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和效益。据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奶牛DHI测定中心对66 家持续参测牛场应用情况统计分析,305 天奶牛平均产奶量从2009年1月的6 112 kg/头提高到2010年12月的7 584 kg/头;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别从2009年1月的3.3%和2.8%提高到2010年12月的3.9%和3.37%;体细胞数从2009年1月的85 万个/mL下降到2010年12月的57 万个/mL。在参测牛场中,绝大多数牛场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还有少数牛场存在一些问题,收效甚微或没有效果。对93 家参测牛场进行分析发现,凡是能够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操作的牧场收效就大;凡是收效不大或没有效果的牛场都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或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项技术的流程、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以供已经或即将开展DHI工作的牛场参考和借鉴。

1 奶牛DHI技术应用的基本流程

奶牛DHI技术应用的基本流程主要由4 个过程组成,即参测奶牛场前期准备和采送样工作;DHI实验室化验分析工作;DHI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工作;奶牛场整改工作和育种机构遗传评估分析工作。

2 奶牛DHI技术应用的技术要求

2.1 参测牛场的条件和要求

2.1.1 参测牛场基本条件

参测牛场应有一定规模,原则上存栏奶牛200 头以上;采用机械挤奶,配有流量计或带有搅拌和计量功能的装置;场长认识到位,配备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员。

2.1.2 建立完整准确的信息档案

牛场首先按照NY/T 1450-2007《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中4.3.1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完善牛群资料信息。填写《初次参测牛只档案》、《产犊记录表》、《干奶牛和淘汰牛记录表》、《牛只产奶明细表》。并按要求形成电子档案报奶牛DHI测定中心。

2.2 采送奶样

2.2.1 准备工作

采样前与DHI测定中心联系,预约送样时间,准备足够的采样瓶、样品架和防腐剂,按要求报送有关电子档案等。

2.2.2 测定奶牛的要求

测定的奶牛应为产后5 天至干奶前的泌乳牛。每个泌乳牛每个泌乳月采送样1 次,2 次测定时间间隔为26~33天。为了操作方便,固定为每月的某一天。

2.2.3 采样操作

(1)添加防腐剂

采样时必须使用DHI测定中心带有取样刻度标记的专用样品瓶和样品架。采样前先在每个采样瓶内加入0.03g重铬酸钾防腐剂。

(2)登记耳号和产奶量

奶牛上挤奶台之后,先按顺序登记牛耳号,挤完奶之后,记录每头牛的产奶量,然后取样,保证耳号与样瓶上的牛号一致。

(3)掌握取样量

1 天3 次挤奶的,按早、中、晚4∶3∶3的比例取样;1 天挤2 次奶的,按早晚6∶4比例取样。每头牛取样总量为40 mL,样品采在同一个样品瓶里。取样时,流量计或计量瓶要先放气使牛奶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取样。因为乳脂肪比重小,一般分布在牛奶的上层,不经过搅拌采集的奶样会使测出的乳成分生产性能报告不准确。

(4)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时要注意保持奶样清洁,勿让粪、尿等杂物污染奶样。采样结束后,样品应摇匀,让防腐剂与奶样充分混匀。样品箱(架)必须放在安全的地方,天气炎热时,应将奶样放置于冷藏室(2~7 ℃),但不可冷冻,或放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样品筐(架)的标签上应准确填写牛场名称、牛舍或筐号。采样结束后,将样品瓶按产奶量明细表中的牛号顺序(1~10)排放在样品架里。

2.2.4 样品送检

从开始采样到送达检测室的时间应该控制为:夏季不超过48h,冬季不超过72h,最好采完立即送样。各牛场要严格按照DHI中心排定的送样日期送样,若有临时变动,须提前与DHI中心联系。运输途中避免剧烈震动和倾倒。

2.3 测定中心测定分析工作与要求

2.3.1 核对奶样

收样员接收奶样时,应查对采样记录等各类表格是否齐全,样品有无损坏,是否加防腐剂,采样记录表编号是否与样箱编号一致。如有10%以上样品不符合要求,应通知牛场重新采样。

2.3.2 测定

实验室应利用福斯Combifoss FT型乳成分体细胞一体综合分析仪和操作系统,测出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全乳固体含量和体细胞数等。每月对仪器进行1 次校对。

2.4 测定中心数据处理与要求

测定中心数据处理室根据奶样测定结果及牛场相关信息,应用“中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形成多种DHI测定分析报告。

2.5 信息反馈与指导

奶牛DHI测定中心根据测定分析结果形成牛场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并反馈给市县业务单位和牛场。

2.6 技术应用

市县业务部门帮助牛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对报告进行解读分析,找出问题和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和措施。牛场要根据改进方案和措施负责落实到位。

3 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测定工作开展以来,发现一些牛场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严重影响这一技术优势的发挥。要做好DHI测定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1 牛场信息档案资料一定要全面准确

奶牛DHI报告是通过奶牛基本信息、测定的乳成分和体细胞数综合分析,形成报告。如果参测牛场没有奶牛的档案资料,或缺少要求的项目内容,或档案资料信息错误,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分析报告,就不可能正确地指导生产,也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参测牛场的信息资料一定要及时、完善和准确。特别是日常信息,如配种时应用的种公牛号,产犊和干奶时的日期等,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并及时建立新生牛犊档案。

3.2 采样送样一定要按规范操作

不严格按规程操作和采送样品,就会导致样品腐败变质不能测定,引起测定仪器故障,使测定工作受阻。不严格按规程操作采送样品,所采样品没有代表性,所测数据将会是不真实的数据;不真实的数据,就得不到科学的报告,就会给牛场提供错误性的指导。因此,采样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操作到位。

3.2.1 采样前

一定要在采样瓶上标记牛只号码,避免样品号码与所采样牛号不一致或忘记标号;一定要在采样瓶中先添加防腐剂。没加防腐剂或没先加防腐剂,都会导致样品腐败变质。

3.2.2 采样和送样

有的牛场采用计量瓶挤奶机,采样时先要放气将奶样打匀后再采样,避免所采奶样乳成分不均匀。因为乳脂肪比重轻,所以计量瓶中的乳,中上部脂肪较多,下部脂肪较少,不放气将奶打匀,所采样品乳脂偏低。此外,一定要按牛挤奶次数所要求采样的比例和采样量采样。因为同一头牛早、中、晚乳的成分有差异,不按要求采样,所采样品真实性不够。更不能投机取巧,在大罐取样。还要注意,每次采样时都要及时摇匀乳样,否则采样瓶中上部的样品接触不到防腐剂容易腐败变质;同时,采样过程一定要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导致不能测定。

必须对牛场所有的泌乳牛进行采样,不能只采高产牛;不能将泌乳牛分2 部分或几部分轮流采样;也不能采取抽样的方法进行采样;更不能随意采些牛的样品。牛场不能全部采送样,就不能对牛群情况作出正确分析判断。

采送样一定要连续,不得间断,决不能时送时停。没有连续的资料,就无法科学地分析牛只、牛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判断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是否有效,效果如何。

采样后,一定要仔细核对牛号,并按信息单的号码顺序将样品放置样品筐(架)中,便于测定中心收样核对,提高效率。采样后应及时将样品置于要求的低温环境下保存,及时送到测定中心。

3.3 牛场技术员应会分析解读报告

奶牛DHI技术的关键在于查找问题,改进提高。牛场如果缺乏技术员或技术员看不懂DHI报告,就无法分析本场牛只、牛群和牛场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整改。因此,要求参测奶牛场一定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本场解读DHI技术报告。

3.4 牛场整改一定到位

奶牛DHI技术的落脚点在于整改,只有改进才会提高,只有提高,才会见效。目前有许多牛场也送样分析,并查找出问题,但是没有进行整改,收效甚微。事实证明,只要整改,就会见效。合阳县浩大奶牛场原来牛场乳房炎发病率较高,DHI测定体细胞数达200 万个/mL以上。后来该场听取专家建议对运动场进行了改造,增设卧栏。仅这一项措施,体细胞数就下降到了38 万个/mL,乳房炎发病率大大降低,产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3.5 应用DHI技术贵在持之以恒

DHI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体系,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并认真去做才能见效。应用DHI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安全,就像用抗生素治疗炎症性疾病一样,重在治本。因此,不能简单认为送几次样就能很快提高增效。需要持续测定,持续分析查找问题,持续改进,才能实现持续提高增效。

DHI技术应用要取得好的效果,可以概括为6 句话,即档案资料完整可靠;规范采样及时送到;准确测定提供报告;分析问题原因查找;整改措施一定做到;持之以恒必然见效。■

猜你喜欢
牛场防腐剂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牙膏中限用防腐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1-2021)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日化用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奶牛吃草
防腐剂和酸味剂对发酵萝卜保藏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