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必殊辅助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2011-09-13 08:20敏,蒋捷,张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鸟苷疱疹病毒角膜炎

蒋 敏,蒋 捷,张 燕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深圳 518049)

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感染,它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小儿期是该病好发年龄。其特点是多类型、易复发、疗法较多、发病机制与免疫状态有关。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有效控制其复发的药物,往往因反复发作而严重危害视功能。笔者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HSK 患者用典必殊辅助治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54例62 眼,均来自我院眼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31 眼,男15例18 眼,女12例 13 眼;年龄 8~49,平均(31.4 ±2.4)岁;初发 18 眼,复发 13眼;浅层型20例22 眼,深层型7例9 眼。对照组27例31眼,男 14例 17 眼,女 13例 14 眼;年龄 9~48,平均(30.6 ±2.1)岁;初发17 眼,复发14 眼;浅层型20例23 眼,深层型7例8 眼。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交替滴眼,1次/2 h;阿昔洛韦片0.2g 口服,3次/d,维生素B2 片,3次/d。治疗组,应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典必殊滴眼液交替滴眼,1次/2 h,其他治疗同对照组。根据情况分别给予散瞳、口服消炎痛及局部或全身激素治疗,角膜浸润水肿减轻后,典必殊酌情减量至停药。

1.3 疗效评定

治愈: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视力改善,充血消退,角膜病灶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角膜基质层浸润水肿消失,后弹力层皱褶及前房闪辉消失;好转:病程迁延,眼部刺激症状减轻,角膜病灶缩小,角膜基质层浸润水肿及前房闪辉减轻;无效:各种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1]。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 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对深层型,治疗组疗效(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6,P<0.05)。浅层型,两组有效率均为100.0%。见表1。治疗组治疗时间为4~16d,平均 11.0d;对照组治疗时间为 6~31d,平均 16.5d。随访后,对照组13例复发,复发率41.9%;治疗组复发7例,复发率 2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4,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病毒性角膜炎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引起,感染后病毒长期潜伏在体内(三叉神经节或角膜基质),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易于复发。局部滥用皮质激素、不恰当用退翳药、发热、劳累可成为复发诱因。HSK 的发病特点表现为易复发,迁延不愈,对视功能影响较大[2]。潜伏感染是单纯疱疹病毒的重要特征。

实验室诊断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最可靠,但由于实验室诊断不能普遍开展,所以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多依靠病史和角膜病变的形态作临床诊断。不同的病变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角膜疱疹或浅层炎症早期阶段,应迅速控制炎症,防止病变扩展到实质深层;深层炎症可用抗病毒药物联合激素。有人认为浅层型是病毒对角膜组织破坏所致,频用抗病毒药是关键,激素加重病情,所以要禁用激素[3];但也有学者认为用微量地塞米松联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提高HSK 的治愈率和有效率[3],因为皮质类固醇药物具有抗感染、抗过敏、抗毒素等作用,能抑制宿主的抗原抗体反应,减轻病毒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造成角膜的炎症破坏。HSK 深层型被认为是抗原抗体高敏反应,导致基质和内皮永久性损害,瘢痕组织和深部新生血管对视功能严重破坏,激素能有效地抑制基质内抗原抗体反应及抑制组胺和毒性溶解酶释放,减少这些破坏,主张应用激素[4]。无环鸟苷进入HSV 感染的细胞后,被TK 磷酸化变成三磷酸ACV 竞争性抑制病毒DNA 多聚酶,阻碍HSV 的繁殖;选择性强,不影响正常细胞,是目前抗HSV 最强、毒性最低的药物,对于深基质型或内皮型的HSK,则需要配合用药,以增强疗效[5]。典必殊的主要成分为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两者配伍有抗菌消炎作用。

本组病例治疗组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典必殊滴眼液交替滴眼,无论是浅层型还是深层型,疗效都较好,总疗效(87.5%)明显优于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组(66.7%),且疗程缩短,复发率低。因此笔者认为在治疗上除用抗病毒药物外,联合应用典必殊治疗HSK,对缩短病程,减轻角膜水肿及炎症对组织的损伤,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有一定作用,特别对深层型疗效更显著;同时应用典必殊还能防止继发细菌感染[6]。贝复舒滴眼液对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较好,而对深层型不如典必殊滴眼液。

[1]李谊,朱豫.深层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药物治疗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179-2180.

[2]徐昌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J].广西医学,2003,25(3):408-409.

[3]王琴.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4,12(6):551-552.

[4]阮培明.微量地塞米松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6):50-65.

[5]苏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近况[J].广西医学,2003,25(2):217-218.

[6]薛秋萍.典必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123-1124.

猜你喜欢
鸟苷疱疹病毒角膜炎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鸟苷酸发酵工艺优化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
金纳米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痕量鸟苷
自体血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