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创新 发展——专访MAG工业自动化系统集团

2011-10-18 14:32Reporter谭弘颖TANHongying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1年6期
关键词:李黎卧式机床

本刊记者/Reporter 谭弘颖/TAN Hongying

MAG全球总裁Dan Janka先生

MAG亚洲区总裁李黎先生

传承

一条长长的直线自左至右延伸着,箭头末端直指MAG,而在直线的上下两侧,枝枝蔓蔓地密布着14张黑白老照片,照片里有车间、田野、高楼、工人、机床…这是一幅幅MAG工业自动化系统集团旗下各知名品牌的历史图谱。有1798年的Honsberg、1844年的Boehringer、1859年的Giddings & Lewis、1865年的Witzig & Frank、1884年的Cincinnati、1898年的Cross HÜller、1914年的Lamb、1919年的Ex-Cell-0 Detroit、1923年的HÜller、1946年的Hessapp、1958年的Ex-Cell-0 Elslingen、1947年的Maschinenfabrik Die desheim、1961年的Fadal、1989年的FMS Schaffhausen…断断续续,横跨欧美大陆,历史最久的居然超过了200年。而这200年间,这些赫赫有名的企业经历了多少故事才走到今天,大大小小的最终陆续汇聚一起,以MAG——全新而共同的名字出现在众人面前。

MAG原是美国金融投资公司Maxcor设立的一家以机床为主要业务的集团企业。自2005年4月收购辛辛那提•兰姆(Cincinnati•Lamb)组建了MAG后,随后几年又收购了蒂森克虏伯金切集团(ThyssenKrupp Metal Cutting)、爱克赛罗(Ex-Cell-0),并购了伯林格尔(Boehringer)。2010年10月,收购了桑浦坦斯利德国工厂(Samputensili);11月,再度出手收购了德国慕尼黑的Pol IT。MAG产品线包括了大型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立式及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大型落地镗铣中心、立式及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立式及卧式车削中心、柔性加工单元及柔性线、敏捷生产系统、专机自动线、汽车底盘零部件加工用专机等,此外,还能提供发动机零部件的整线“交钥匙”工程。

2011年4月12日,值CIMT2011期间,MAG在展馆综合楼东配楼三层E-301会议室举办了MAG新闻发布会。MAG全球总裁Dan Janka先生、MAG亚洲区总裁李黎先生等来到了发布会现场。

在Dan Janka先生为出席的众媒体记者讲到MAG这段悠久的历史传承时,李黎先生笑着跟大家说,如果大家发动“群众力量”,能在国内找到MAG旗下所有品牌的任何一台“古老”机床,MAG愿意“高价回收”。MAG的中国总部设在北京,始建于1991年,而能找到如此“古老”的机床,MAG显然在很早以前就进入过中国,足见其品牌之根深叶茂、历史之浑厚悠远。

截至目前,MAG全球总雇员人数达3 000多人,2010年,销售收入达12亿美元。MAG在中国的主要办事处设在北京和上海,在全国各主要地区均设有区域办公室。2010年10月正式启用的长春新工厂,也从最初的合资公司转变为MAG独资公司。

创新

MAG在融合了旗下众多知名品牌后,更凸显了企业模块化和产品系列化。市场方面,在已有的汽车、工业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上新添一新领域——可再生能源行业。MAG的这4个市场划分中,汽车行业占49%、工业设备占35%、航空航天占11%、可再生能源占5%。技术方面,2011年还未过半,MAG借此次展会之机,带来了5项最新技术。分别是:

1 卧式加工中心集成珩磨工艺实现整套加工

在卧式加工中心上进行珩磨较之独立的专用珩磨机,成本更低,由于预加工过程中的珩磨余量及其浮动减少也降低了珩磨时间,操作变少,兼之整条生产线使用同一供应商的产品瓶颈消除,一次性装夹即可完成整套加工,在简易调整后还可加工其他类型工件。

2 低温加工技术取得技术突破

低温加工用于可加工的重金属材料替代了传统的切削液,更环保、健康及安全,可显著提高切削速度、增强生产力、延长刀具寿命。MAG低温加工技术拥有知识产权,即将小流量液态氮置于刃具附近(直接或间接),从而最大化冷却效用。

MAG的低温加工技术

3 车削中心集成齿轮加工工艺实现整套加工

MAG同齿轮加工专业制造商Samputensili合作的第一个成果、Chemnitz工厂的新举措——VDM 1000 H立式车床。它可进行全套的齿轮加工工序,包括车削、钻削、铣削、攻丝以及滚齿。全套齿轮加工将减少机床闲置时间、装夹时间以及因超差而出错的可能。进一步的齿轮加工理念也在联手开发中。

MAG的VDM 1000 H立式车床

4 新型立式铺丝机及机器人铺丝系统

MAG的新型立式铺丝机

MAG的机器人铺丝系统

MAG公司是航空尖端复合材料零部件加工制造领域的先驱。公司所提供的各类型复合材料加工制造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航空工厂和飞机制造项目中,安装总量已经超过了125台套。两款新产品拥有最高的生产率、优异的铺覆率,适用于生产各类形状及尺寸的零件。

5 新型落地式镗铣床和U6系列通用龙门铣

MAG新型FTR3500系列落地式镗铣床,功能多样,适用于中等规模车间使用。配有滑枕支撑主轴,可完成最远达2 m的工件内腔加工,是重金属铣削加工的理想选择,同时也适用于大型工件的精密多轴轮口加工、镗削及攻丝加工。

MAG的U6系列通用龙门铣,配有一个可调节轨道,增加了W轴,可满足极高型工件加工。是钢、钛、锻件或铝件加工的理想选择。

MAG的创新能力、速度可想而知。李黎先生说道,MAG是机床制造商和供应商,也是技术提供商;用户买了MAG的机床,便将得到MAG无微不至的技术支持。在这次CIMT上,MAG更是举办了10场“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重点行业的最新加工技术及解决方案”的讲座。正是因为有这种创新能力,才有这么强大的自信。

MAG的FTR3500系列落地式镗铣床

MAG的U6系列通用龙门铣

发展

深厚的机床制造经验,经久不衰的世界一流品牌,MAG的阵容,犹如NBA里面的“全明星”队。MAG的目标无疑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完善的生产、设计和服务网络,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机床集团。

在中国,MAG将在长春、北京、上海建立3个强大的技术中心,分别侧重于汽车行业、大型机床和工业设备领域、航空航天和5轴加工领域。

其中,在长春的工厂短期内从初期的6 300 m2扩展至17 000 m2;员工人数预计2011年底达到130人——2015年,预计达到200人;而工厂的产能将从原来的年产500台到1 000台、甚至更多。

在北京,今年7月将启用新的办公地点,新址将配有技术及服务中心,计划在2012-2013年建立主要装配中型及大型机床的生产工厂。

MAG还提出扩大服务覆盖率、加快响应时间、提高备件销售——大力推广7天24小时服务,还有就是发展对工业城市的服务——2011年底或2012年初,MAG将在重庆设立服务机构,为该区域内的用户提供更为快捷满意的服务。同时,在许可合同的基础上展开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也是其发展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李黎卧式机床
机床展会
卧式37kW-2极异步电机槽特性分析
Effect of dilution gas composi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graphite electrod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park gap switch
PS卧式转炉送风系统优化与实践
某中大型SUV摆臂卧式连接支撑优化设计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In April, I Was Murmuring Your Name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CM6132型卧式车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