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十年嬗变

2011-11-02 01:49沈新国
当代贵州 2011年29期
关键词:平坝工业园高新技术

■ 文/沈新国

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十年嬗变

■ 文/沈新国

经过十年发展,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形成下辖夏云工业园区、羊昌工业园、乐平工业园“一区三园”的基本构架,目前已引进企业56家,投产30家,创造税收1.4亿元,解决劳动就业2600余人。

弹指一挥间,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势头。

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省政府于2001年4月正式批准建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经过10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下辖夏云工业园区、羊昌工业园、乐平工业园“一区三园”的基本构架。

十年巨变: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强

园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1999年10月,时任贵州省省长的钱运录在视察中航工业集团黎阳公司时,作出了“要依托黎阳公司等中央企业的技术优势,建立一个省级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把平坝地方经济带动起来”的指示。在安顺市委、市政府,平坝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2001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在平坝县建立省级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明确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为安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正县级建制。2003年,安顺市编委进一步明确由安顺市委、市政府委托平坝县委、县政府管理,平坝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兼任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明确一名常务副主任主持黎阳高新区日常工作。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成立,掀开了平坝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崭新篇章。十年来,全县上下把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放在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突出位置,先后投入6.5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道路、供水、电网、通讯、网络、电视“六通”,投资环境明显改善,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全县工业发展强投入、高集约、优结构、快发展的主阵地。

夏云工业园是全省首批命名的七家工业聚集区之一。通过资源整合,夏云工业园作为黎阳高新区工业项目的承接地,将成为平坝工业腾飞的“先行者”。图为作者(左三)在夏云工业园调研。(刘方兰/摄)

园区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转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我们在老领导、老前辈和园区广大建设者打下的良好基础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园区实现赶超跨越拓展了空间、奠定了基础。2006年,国家对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园区规划面积从28.3平方公里压缩为0.98平方公里。清理整顿后的园区规划面积大幅缩减,且有效面积主要用于商住和市政公益设施建设,工业开发空间受到了极大制约。为拓展工业项目的发展空间,增强招商引资的集聚能力,2005年,平坝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调研和主动向省农垦局汇报,争取支持,决定与夏云农场联合兴建夏云工业园。由夏云农场提供土地,平坝县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园区管理和职工安置,有效盘活国有土地资源,并于2010年12月整体接管省农委直属国有夏云农场,为园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用地保证,推动园区快速发展。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召开后,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个主基调、两大主战略”和安顺市委市政府“抓机遇、提速度、上台阶”的总要求,平坝县委、县政府高扬“发展为上、快速为先、民生为本”的主旋律,在抓好夏云工业园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羊昌工业园、乐平工业园建设,归属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基本构架,进一步拓展了园区发展空间。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企业56家,投产30家,创造税收1.4亿元,解决劳动就业2600余人。

园区实现了由弱变强的转型,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管理体制上,我们成功探索出“五个一”管理运作模式,即一个园区、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融资平台、一套封闭运行的服务体系。服务环境上,实行县委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园区制度,负责协调解决园区在规划、道路、用地、供水、供电等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建立了园区职工联系企业服务制度,实行“一对一”服务,确保了企业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昔日的农田缓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投资环境良好、逐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在省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初具规模的特色工业园区。2007年2月,夏云工业园成为省乡镇企业局首批命名的七家工业集聚区之一。去年11月,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亲临夏云工业园视察工作,称赞夏云工业园“领导体制好、工作做得好、环境条件好、发展前景好”。今年8月,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代表省委统战部亲自授牌夏云工业园为贵州省“同心”工业园。

实现“四个转变”聚力再扬帆

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在全国全省竞相发展的大背景下茁壮成长。回顾十年的建设、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做不说、埋头苦干,是园区建设顺利推进的坚实基础;先行先试、敢于担当,是园区建设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是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的不竭动力。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夏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基本实现水、电、路、通讯、网络电视、公交车等“六通”,吸引了来自天津、浙江、安徽等省外30多家企业入驻。图为入驻园区的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现场一角。(刘方兰/摄)

园区要在下一个十年实现大变样大跨越,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在投入机制上,要从政府单一投入向社会多元化投入为主转变。充分发挥聚源投资公司作为园区开发建设主体和平台作用,实现从政府单一投入到政府财政、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共同结合的多元化投入转变,从而形成“政府引资、社会集资、企业筹资、银行融资、全面开发、滚动发展”的新机制;招商引资上,要从中小企业向招引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好项目转变。不能搞饥不择食、来者不拒的招商,要从招引中小企业集聚人气为目的,向招引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和大项目、好项目转变,推动小产业变大产业、新产业变强产业;在产业布局上,要从小而散向规模化、集群化转变。彻底改变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看似基地而无产量、讲是优势实无特色的局面,推进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发展集约化。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要依托黎阳公司等企业技术、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民用航空零配件、汽车零部件、环保机械、光机电一体化、微电子技术等新型工业。在吸引企业上,要从优惠政策吸引向全面优化环境转变。中国加入WTO之后,宣告了“优惠政策”时代的终结,单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已不足以体现对企业的帮助。要把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放在首位,做到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行动,企业的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大力营造“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比发展就要比环境”的氛围。

聚十年发展之力,助发展扬帆远航。在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全力推进园区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为平坝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平坝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黄莎莎)

猜你喜欢
平坝工业园高新技术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平坝区委老干部局开展“送学上门”活动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平坝区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考察活动
平坝区关工委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
贵州平坝樱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