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域千里 泉涌百川

2011-11-14 01:43刘福君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福泉

刘福君

从一个小型土石方施工队起步,福泉集团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一个旗下拥有大连福盛运输有限公司、大连新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大连基业混凝土有限公司、大连福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大连福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近4亿元人民币,年生产总值超12亿元人民币,纳税额近亿元人民币的集专业化、现代化、多元化和产业化结构于一体的综合型民营独资企业集团。这不能不堪称商界奇迹。

而福泉集团近年来在大连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勇立潮头闯“双关”

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个体微观层面来讲,民营企业其实也面临着自己的瓶颈,这些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致命的影响。要做大做强,就必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打破瓶颈。

——孔庆东

1962年,孔庆东出生在辽宁大连董家沟镇曹屯村一个普通农家。庆东兄弟姐妹7人,尽管孩子众多,但父母还是含辛茹苦、想方设法供孩子读书,抚养成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全国。辍学后在家务农的孔庆东,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和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决定要到外面闯天下,毅然投身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之中。

此后十几年间,孔庆东做过小工、干过瓦工、搞过绿化、修过管道、当过建筑公司施工员、担任过施工现场工长,并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高强度的劳动和艰辛的现实生活,并没有让他失去理想,反倒磨炼了他的意志,开拓了他的视野。他利用工余时间,先后攻读了企业管理和建筑工程等多个专业课程,而创业的机遇也开始垂青于这个勤勉的年轻人。

2005年,大连开发区(2010年被合并为金州新区)市政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大规模启动。孔庆东的施工队从众多竞标者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了开发区南砣子的大、小孤山近100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填海工程,并于次年秋季按期交工。初战告捷,大振人心!

然而,就在孔庆东准备大展拳脚之时,企业却意外地陷入了低谷。2006年秋,因近4000万人民币工程款迟迟未能到位,导致填海项目不得不停工,工地上一时间流言四起。上门讨债的供货商接踵而至,员工也开始讨要工资……孔庆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政府的形象和声誉,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四处奔走,举债施工,终于保质保量的按期完工。在表彰大会上,手捧着工程款支票和先进施工单位荣誉证书的孔庆东,不禁留下了热泪……

苦尽甘来。闯过融资难关的福泉集团,开始全速上行。可这时,新的问题又来了:员工人浮于事,生产效率直线下降,生产成本却急剧上升……实地进行调研后,问题的根源终于找到了——是经营管理的落后和脱离实际,让员工人心思大变。

找到了病因所在,孔庆东立即向领导和专家求教民营企业在新形势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取经”成功,让他受益匪浅。随即,他立即召开了董事会和全体员工大会,讨论并通过了福泉集团全面推行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事宜。

改革增加了凝聚力,更带来了生产力。到2009年末,集团生产总值大幅度激升至8.5亿元人民币,同2008年相比翻了近一番,同2007年相比翻了三番之多!而福泉集团的发展,也带动了大连市和开发区以及周边地区众多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

“卧龙”腾飞化彩虹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福泉集团对大连这座城市拥有一种特殊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我们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参与到城市建设发展中,以优质的工程向政府、全市人民和我们的后代子孙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孔庆东

2008年12月31日,由福泉集团全面主持承担施工的大连小窑湾国际商务中心区6.3平方公里填海工程,在这一天正式破土动工。

小窑湾国际商务中心区依山衔海,雄踞大连开发区中心地带。西接大窑湾保税港区,东临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大连北进战略规划的核心区之一。它的建设,对拓展大连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实现国际化城市与现代化产业良性互动,推动大连开发区在新的起点上飞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心区规划总用地15平方公里,其中42%来自填海造地。对于孔庆东和福泉集团而言,这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神圣的使命。

“速度”和“质量”,是孔庆东在那些日子里说得最多的两个词语。从奠基开工之时开始,福泉建设实施24小时施工,并采取两面开采、安排合理机械设备和运输路线的方法,平均日挖方量达到3.5万立方米。与此同时,由于围堰施工对块石的选料、备料、运料要求比较严格,而符合要求的块石又比较少,孔庆东果断采取提前备料的方式,使问题迎刃而解。此举既提高了工效,节省了国家资金,缩短了项目施工周期,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2010年5月7日,“小窑湾国际商务中心区”正式命名。由此,一个肩负国际化区域性城市副中心使命的全新区域品牌也一飞冲天。

同时,在另一个大“战场”——金州湾畔,由福泉集团承建的大连新机场沿岸商务区围堰填海造地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里就将成为大连临空经济的核心区域和东北对外开放的战略制高点……

孔庆东常说,“我们是在做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所以容不得丝毫懈怠”。而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征召,义务参加社会抢险救灾,在他的心目中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2010年中石油大连公司“7.16”大火抢险救灾中,孔庆东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亲自带领50余辆大型自卸运输货车和专用设备,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与消防官兵并肩战斗。经过近1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孔庆东和福泉集团的义举,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胸怀“感恩”济世情

人不能忘本。没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没有社会和乡亲父老的关爱,就不会有福泉集团的今天。所以,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己所能地去回馈社会,造福桑梓。

——孔庆东

“福域千里,泉涌百川”,是孔庆东在创建福泉集团时提出的一个口号,而这也成为了他自己的人生座右铭。由于从小受到“多行善事”的家风影响,孔庆东一直遵循中华传统美德,并长期坚持以企业的名义赞助公益事业。

他经常抽出时间到企业职工和父老乡亲们家里走走坐坐,问问大家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对家庭生活拮据的,他赠款赠物;对儿女工作没着落的,他尽量安排到集团上班;碰上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更是出钱出力,帮着解决;他伸出援手,为村里修路,帮助村民化解住房难题……他的善行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孔庆东对捐资助学情有独钟。多年来,他义务为母校——董家沟中心小学绿化环境。他多次对考上大学,却无力缴纳学费的贫寒学子伸出援手,资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安排到福泉集团任职。有一次,孔庆东偶然听说大连市北部农村有近20名高考生,因为没有能力支付大学学费而正面临失学窘境,便当即决定出资100多万元,帮助解决这些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的全部学杂费和生活费用。

同时,还派专人以企业的名义,到这些贫困生家中走访,送去米、面、油和其它家庭生活用品。

在汶川 “5.12”、玉树“4.14”大地震发生后,孔庆东不仅自己率先捐献大笔爱心善款和物资,还召开集团全体员工大会,倡导大家踊跃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孔庆东说:“我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亲眼目睹了过去几十年间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沧桑巨变。追根溯源,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我们要在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目标的同时,更好地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猜你喜欢
福泉
致敬福泉(组诗)
福泉寻遗(四章)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福泉步步高升
幸福在福泉
福泉有福气
走进福泉
福泉妹
吉祥福泉
拥抱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