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的边界之思——从《世界新闻报》窃听停刊事件说起

2011-11-16 12:51□孙
声屏世界 2011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自由默多克新闻线索

□孙 健

新闻自由的边界之思
——从《世界新闻报》窃听停刊事件说起

□孙 健

2011年7月,有着168年历史的老牌星期天报纸《世界新闻报》再次陷入窃听丑闻。这一次该报被曝为了获取新闻线索对被绑架女孩的手机进行窃听而影响了警方的侦破工作,这一事件像一颗重磅炸弹一般激起了公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世界新闻报》的关张,7月10日出版的《世界新闻报》是这份报纸所发行的最后一期。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媒体越界出轨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思索新闻自由的边界问题,新闻自由的边界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对媒体的越界行为进行规制?

新闻自由的边界

新闻自由主要指人们搜集、发布、传送和接受新闻的自由,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往往把新闻自由权利看得特别重要,当做众多权利中的优先权利。然而,追求新闻自由,就意味着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自由才是正当的自由,否则新闻自由就会变成无限制的自由,自由便会被滥用。为了使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正当权利而不被滥用,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新闻自由有着其特有的边界。

首先,是法律对新闻自由的限制。新闻自由早期作为一种进步的革命思想,最初就是通过资产阶级的斗争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下来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集中化以及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不断挑战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人们开始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诸如美国电信法对暴力和色情内容的限制以及节目内容的分级制度等,都为新闻自由的具体实施限制了特定的范围。①除了专门对具体新闻节目形式的规定以外,新闻自由还处在很多宏观的框架限制之下,诸如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即便是在极力宣扬新闻自由的美国,这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其次,是道德底线对新闻自由的限制。道德是调节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它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主要针对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它是用于调整新闻行业内外的矛盾关系,规范新闻传播职业行为的一种道德。目前,联合国的《国际新闻道德规约》《记者行为原则宣言》、美国的《记者守则》、中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都明确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这些准则确立了一些通行的新闻道德理念,包括真实、正确,公正、客观,庄重、负责,公众利益、高尚品格,独立、自由,不以不正当方法获取消息,不抄袭剽窃等。《世界新闻报》通过窃听的方式获取新闻线索违背了“不以不正当方法获取消息”这一道德准则,激起了公愤。

第三,是隐私权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在迄今为止所出现的新闻纠纷中,隐私权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讲,隐私权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某种价值的抉择和某些权利的博弈,即知情权与隐私权或者说公众的权利与某些个体或者群体权利之间的博弈。新闻报道最为容易侵犯的就是公民的隐私权,包括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各类人员,如被告人、被害人及其亲属,甚至证人等其他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权。虽然我们都承认隐私权并非绝对权,亦有一定限度,但是作为公民的重要权利之一,新闻报道同样需要把握界限,应该尊重上述人员的隐私权,隐私权的承认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闻报道自由的限制。②如果说人们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众多公众人物还有一定容忍度的话,那么该报对绑架事件的受害人以及阵亡英军士兵家属的电话进行监听则是公众所无法容忍的,它将消息来源建立在了公众的痛苦之上,是对公民隐私权的无视与践踏。

媒体频繁越界出轨的原因

当今世界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媒体若想在日趋严峻的媒介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在新闻产品上下工夫。在由事实到新闻产品的传播链条中,新闻线索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新闻线索甚至对新闻报道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获取更多更好的新闻线索,媒体从业人员可以说是煞费苦心,除了正当的获取途径之外,有些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为了获得独家新闻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从《世界新闻报》的窃听对象我们发现,这些受害者多为名人、政要或具有较高潜在新闻价值的事件当事人,该报窃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独家的新闻线索。

默多克曾对其员工讲到,提高报纸发行量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降低格调。降低格调以提高发行量是新闻集团的重要理念之一。《世界新闻报》是英国很有名的一家小报,专门刊载八卦新闻以及社会新闻,这一报纸在世界新闻史上,是以报道各种耸人听闻的新闻,制作大的版面标题和新闻图片给读者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而出名的,而且为了抢新闻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窃听、贿赂警察都是该报获取新闻线索的惯用方式。2006年该报记者克莱夫·古德曼就被曝雇用私家侦探格林·莫凯尔窃听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手机信息。报社首席记者瑟贝克和原新闻主编埃德蒙森也因涉嫌非法窃听电话被捕,窃听对象包括诸多政要。可以看出,此类媒体为了获取新闻不仅可以突破道德的底线,甚至可以不顾法律的规范。

在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媒介工具的依赖不断增强,媒介技术所提供的各种便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电脑、手机、互联网,人们似乎已经无法生存。然而,新技术也应该被全面地加以看待。尼尔·波斯曼早就指出:“电脑对普通人有多大的好处呢?他们的隐私更容易被强大的机构盗取。他们更容易被人追踪搜寻,被人控制,更容易受到更多的审查,他们对有关自己的决策日益感到困惑不解;他们常常沦为被人操纵的数字客体。”③《世界新闻报》前编辑保罗·麦克马伦透露:“电话窃听非常普遍,据我所知,1/4的英国人都这么做,库尔森(该报前主编)肯定知道。只要去买一个扫描仪,守在监听目标的房子外面,等电话接通后就能窃听到电话内容。我记得有人这样抄录了查尔斯王储和卡米拉的谈话,戴安娜王妃与情人的电话也被窃听过,英国的电话窃听已有很长的历史。”可见,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媒介环境中,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技术所累,个人隐私和自由陷入困境。媒体正是利用了人们对于媒介技术的依赖对人们的隐私进行窃取,对人们的自由进行了隐性的控制。

新闻自由规制的路径选择

《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出现以后,美国议员呼吁调查默多克旗下的其他媒体是否存在不正当行为,韩国媒体呼吁各国应该检查本国的 “默多克”,电话窃听丑闻使得媒体的公信力受损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公信力的流失必将加剧公众对媒体的质疑。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任何时候,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都是一种社会性行为,社会制度、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等都会对新闻自由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制约。④

新闻自由的保障与限制是对立统一的,过分、非法地限制新闻自由就无法保障人们的言论自由,而对新闻自由加以限制,防止其滥用,则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保障新闻自由,为了保障新闻自由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防止新闻自由的滥用。在某种意义上,限制是手段,保障才是目的。因此,对新闻自由的限制不能是随意的,而应该合理、必要和有限。⑤总之,对新闻自由的规制应该有着合理的路径选择。

第一,防止媒介资源的过分集中。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因此,对垄断媒介集团的规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新闻自由的保障。默多克新闻集团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通过并购与扩张而成为垄断寡头。新闻集团目前持有天空电视台39.1%的股份,并计划通过购买其余股份完全拥有这家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电视机构。然而,《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在英国国内激起反对收购的强烈声浪,新闻集团在7月13日宣布放弃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

第二,重视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问题。随着对窃听事件调查的进展,该报甚至还涉嫌窃听美国“9.11”遇难者家属来获得新闻线索,这些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而且还伤害了遇难者的家庭。该报将消息来源建立在公众的痛苦之上,为了行业私利去触碰公众利益,置道德于不顾,完全背弃了社会责任。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重塑有价值、有责任的新闻观,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坚守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一些职业操守,防止由于传媒道德低下导致整个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

第三,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防止新闻自由“权利”向“权力”的过度转换。媒体过度自由会导致自由的滥用,引发负面效果。窃听事件发生以后,各国纷纷受到警示:应该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在英国,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将触角伸向了各个领域,《世界新闻报》的主编库尔森长期担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媒体顾问。有评论认为,卡梅伦在大选中得到了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作为回报,卡梅伦没有对默多克收购天空电视做过多的限制。

默多克曾说过,在现代社会拥有报纸等于拥有权力。在英国近几十年的历史中,历任首相如撒切尔、布莱尔都和新闻集团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现代社会,媒体占有的资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而也使得其在整个社会文化场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基于此,我们更应该对媒体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新闻自由“权利”向“权力”的过度转换,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服务。(本文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30102)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②⑤朱 颖,陈小彪:《论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自由及其边界》,《国际新闻界》,2007(11)。

③[美]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④成 美,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上海大学)

猜你喜欢
新闻自由默多克新闻线索
默多克和杰莉·霍尔
新闻自由之路的艰辛与曲折——近代英国的新闻自由之路
新书披露默多克被邓文迪“情伤”近崩溃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解读
浅议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新闻自由与侵权问题探究
新闻线索的筛选与运用
做发现和甄别新闻线索的“有心人”
默多克口无遮拦惹火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