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合理调整参数经济界限的研究

2011-11-16 06:38蔡俊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
石油石化节能 2011年8期
关键词:油矿流压采油厂

蔡俊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

抽油机井合理调整参数经济界限的研究

蔡俊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

通过对比调整参数井的措施前后生产数据,并按照调参原因、调参类别进行分类分析,找出了调整参数对油井产量和含水影响的变化规律。应用经济评价理论对降低吨油成本和影响产量等因素进行定量评价,提出了调整参数的技术经济界限,为抽油机的技术管理和节能增效提供了可行依据。

调整参数井 影响产量 流压 技术经济界限 节能

2006年1—12月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的72口井在进行参数调整后,均出现液量、含水、产量波动的情况。为了确定调参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这部分井进行了分析。

1 调整参数分析

井调小参数包括:检换泵后调整参数、供液不足井调小参数和地面设备原因调小参数。

检换泵后为了协调供排关系,对7口井进行了参数调整。调整后平均单井日增液15.43 t,日增油0.78 t,供排关系趋于合理,效果较好。

对于供液不足的井,为了改善供排关系,对沉没度小于150 m并且泵效小于40%的30口井调小了参数。调整后,平均单井日降液7.1 t,日降油1.1 t。调整井产液量变化不大,产液量下降导致产油量下降,沉没度由原来的平均75 m上升到目前的338 m,平均泵效提高了8.7个百分点,流压由1.9 MPa提高到3.6 MPa。

由于机型老化需减小负荷而调小参数的共有7口井,平均单井日降液15 t,日降油3 t。从理论上讲,这些井调前抽汲参数已比较合理,不宜再调小参数,所以这部分井调小参数后产液量、产油量下降相对较大,效果较差。

2 对调小参数的理论分析

2.1 调小参数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根据达西定律中井底结构为双重不完善井平面径向流的流量公式[1]:

式中:

Q——流量,cm3/s;

K——地层渗透率,μm2;

h——地层厚度,m;

μ——液体的黏度,mPa·s;

PG——油井静压,MPa;

PJ——油井流压,MPa;

RG——泄油半径,cm;

RJ——井底半径,cm。

调小参数后,井底压力回升,全井的生产压差越来越小,必然导致产量下降,理论排量下降越大,产量下降得越多。

2.2 合理生产流压的界定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流压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如果继续放大生产压差,井产量不但不随之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流压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原油脱气严重,影响生产能力。此时的流压应定为临界流压,认为是油井生产的合理流压。

根据三相流流入动态曲线方程推导出最小流压[1]为:

式中:

Pwf,min——最小流动压力,MPa;

Pb——饱和压力,MPa;

Pr——地层压力,MPa。

式中:

α——原油溶解系数;

T——油层温度,℃;

Bb——原油体积系数;

fw——原油含水率,%。

通过这个流压界限,为简化公式的应用,尽可能避免式中参数不确定问题的出现。还可以应用由其演化来的经验公式(4)来确定合理流压。

根据每一开发区块不同的地层压力和饱和压力值计算,得出基础井网的合理流动压力为4.15 MPa;一次调参井网合理流动压力为4.38 MPa;二次调参井网合理流动压力为3.88 MPa。

抽油机参数调整必然导致井底流动压力和泵效变化,为保证抽油机抽汲参数的经济性,流压应尽量保持在合理流压之上。

根据泵效和沉没压力关系式[2]:

式中:

η——泵效,%;

B——泵效系数;

P——沉没压力,MPa;

fw——含水,%;

K——地面油气比;

D、d——抽油泵直径、杆直径,mm;

L——杆长,m;

S——冲程,m;

E——弹性模量。

当抽油机流入动态发生变化时,有[2]

B是冲程、泵径、杆组合相关的变量,而井下管柱设计主要取决于泵径,B值也可以认为是冲程、泵径的函数,可以确定B在不同冲程、泵径下的大小。

通过参数调整,采油一厂三矿调参井的井底流压由调前的平均2.3 MPa上升到目前的4.4 MPa,趋于合理。

3 调整参数井经济界限的确定

3.1 经济评价模型的建立

调整参数后随着产液量的降低,吨液处理等费用也随之降低,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经济评价公式[2]如下:

式中:

NPVC——措施效益,元;

FY——吨液处理费,元(1.69);

FW——少注水节约注水费用,元/t(2.19);

S——日少耗电量,kWh;

PC——原油价格,1 000/t;Q——措施后日降油量,t。

3.2 技术经济界限的确定

根据经济效益评价理论,盈亏平衡点即技术经济界限NPVC=0时的技术参数。按照这一理论,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调整参数井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调整参数经济效益评价

当调前含水在85%~90%时,经济效益基本为0,此为调参的临界点,因此调前含水>90%时,经济效益为正值,也就是技术经济界限。

4 结论

1)调小参数后,井底压力回升,全井的生产压差越来越小,必然导致产量下降,理论排量下降越大,产量下降得越多。

2)针对供液不足、沉没度和泵效都较低的井,通过调小参数来改善供排关系,调后沉没度上升较多,泵效得到提高,供排关系得到改善,但由于调前含水相对较低,调参后含水上升较快而使产油量下降。

3)参数双大或大泵一大一中井为减小负荷而调小的井产液量、产油量下降相对较大,尽量不要对这类井调小参数。

4)参数调小后油井含水随原来数值逐渐增大而上升趋势逐渐减小,从而单井日增油逐渐增大,由负值逐渐转为正值。含水高的,特别是含水大于90%的,井调小参数产量会上升,而含水低的井调小参数产量会降低,因此,对于含水较低的井调小参数要慎重,只要不是为了调整其供排关系,应尽量不安排调参。

5)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调小参数的合理经济界限是90%。

[1]邹艳霞.采油工艺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97-103.

[2]万仁溥.采油工程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7-26.

10.3969/j.issn.2095-1493.2011.08.005

蔡俊铁,199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校,助理工程师,从事采油工作,E-mail:cjt22@163.com,地址: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313队,163451。

2011-06-10)

猜你喜欢
油矿流压采油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聚合物驱生产井流压特征规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M110区长8油藏合理流压研究
夏店区块低恒套压下井底流压控制研究与应用
彭德怀视察玉门油矿
优化“油矿地质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油气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吴起采油厂提前8天完成248.2万吨原油生产任务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及其在甘谷驿采油厂的应用
P246区合理流压研究与实施效果评价
胜利采油厂第一口Ø76.2mm油管内分注工艺井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