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北极狐皮肤癣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

2011-11-23 06:16史振国金艺鹏孙艳争郭宇萌林德贵
中国兽医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北极狐皮肤癣豚鼠

史振国,金艺鹏,孙艳争,蒋 进,郭宇萌,林德贵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100193)

狐狸的皮肤癣病是影响狐狸养殖效益的一种重要疾病,主要表现为瘙痒、脱毛或者断毛,患部出现大量皮屑,部分出现红肿或者继发感染,具有病程长、治愈难、易复发的特点,在皮毛动物的规模化养殖中,已经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狐狸的皮肤癣病在导致皮毛动物产品淘汰、降级的同时,还引起其他动物,包括人的皮肤病,对其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鉴定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试验对山东养殖场53例患皮肤癣病的北极狐进行采样,通过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回归易感动物、测序等,其中33例(阳性率为62.3%)须毛癣菌的培养为阳性,为北极狐皮肤癣病的主要致病性真菌。

1 病例选取与标本收集

病例来自山东各养殖场中患皮肤癣病的北极狐,用消毒好的镊子夹取患部及患部边缘的毛发,置于无菌试管中。

2 病原的鉴定与观察

2.1 直接镜检 将断毛与皮屑置于载玻片上,滴入1滴10%KOH,置酒精灯上略微加热,2~3min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2.2 病原菌的培养、观察与生化试验 将断毛和皮屑置于加有氯霉素和放线菌酮的沙氏培养基(SDA)中,26℃培养1周,观察菌落特点;挑取培养好的菌落,用乳酸酚棉蓝染色,镜检;并且制作小培养,观察菌丝及孢子的生长规律;挑取原代菌落,置于尿素酶培养基中培养1周,观察颜色变化。

2.3 回归易感动物 挑取原代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使浓度为105CFU/mL,选用清洁级豚鼠10只,雌雄各半,剃掉背部两侧被毛,用砂纸摩擦豚鼠皮肤至即将出血,然后用无菌拭子,蘸取菌悬液,涂于背部两侧,每天观察结果。

2.4 ITS区序列分析 按照文献报道方法,常规提取菌株DNA,选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ITS区序列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为10倍缓冲液5 μL,dNTPs 4μL,Taq酶0.25μL,模板 DNA 0.3 μL,引物各1μL,ddH2O 38.4μL。循环条件:96℃预变性1min,95℃40s,52℃1min,72℃2min,扩增30个循环;最后1个循环后于72℃延伸7min。取5μL产物于1.5%琼脂糖凝胶电泳。将产物送北京华大基因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登录的序列比对。

3 试验结果

3.1 直接镜检显示,北极狐被毛已经被破坏,失去其完整结构,毛体内可见有毛内小分生孢子。

3.2 培养结果显示,在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呈白色、粉末状菌落;菌落中心部有结节状小隆起,有的有较粗大的放射状沟纹,背面呈淡黄色。乳酸酚棉蓝染色,可见大量的小分生孢子,并且可见到有螺旋样菌丝,小培养可见小分生孢子呈簇状生长,尿素酶试验阳性。

3.3 动物试验显示,从接种之日算起,由第4天开始,豚鼠背部两侧皮损处边缘被毛镜检阳性,一周之后,豚鼠背部两侧均出现大量皮屑,红斑,皮肤增厚,10只豚鼠全部感染成功(成功率100%)。

3.4 ITS区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T.mentarophtes var.metarophytes rDNA序列ITS区序列同源性达99%,其中一例序列见下页所示。

4 讨论

根据临床症状、直接镜检、实验室培养、回归易感动物、ITS区测序等结果显示,山东地区引起北极狐皮肤癣病的主要致病菌是须毛癣菌。

须毛癣菌是一种重要的嗜角质性真菌,通过分泌多种角蛋白酶来分解动物的被毛、皮肤和指甲等。体外试验证明,须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等可以在不含有任何碳源和氮源,只含有动物被毛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1]。

须毛癣菌是引起人的脓癣的主要致病性真菌,主要感染人的毛发、指甲和皮肤,表现为肿块,脓疱和脱发[2],少数情况下可以引起人的全身深部感染,表现为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结节、小脓疱等症状[3]。而在宠物身上,须毛癣菌却不是引起宠物皮肤癣病的主要致病性真菌,引起宠物皮肤癣病的主要致病性真菌是犬小孢子菌。据统计,大约45%的猫遭受过犬小孢子菌感染,被侵害的猫身上带菌,成为传染源,但其中90%的猫不表现临床症状[4]。据吴金节等的报道,健康猫的被毛菌群中,其中犬小孢子菌的检出率为14.29%,为主要的皮肤癣菌,而须毛癣菌的检出率仅为5.14%[5]。据丁明星的报道,对11例发生皮肤癣病病猫的检查发现,其中检出犬小孢子菌4株,而须毛癣菌仅检出1株[6];而在本次试验中,53例患皮肤癣病的北极狐,其中须毛癣菌的检出阳性为33例,检出率为62.3%,未检出其他致病性皮肤癣菌,由此可见,引起北极狐皮肤癣病的致病性真菌和引起宠物皮肤癣病的致病性真菌的种类有显著的差异。

[1]Wawrzkiewicz K,Zitikowska G,Wawrzkiewicz J.In vitro biodegradation of hair from different animal species by Microsporum canis[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1997,39:15-25.

[2]刘艳,冉玉平.须毛癣菌所致脓癣病发的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及菌体外酶活性分析2例报告[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4(3):173-176.

[3]陈颖,刘茁.须毛癣菌引起全身多处皮肤深部感染1例报告[J].中国皮肤病学杂志,2008,22(2):108-109.

[4]高得仪.犬猫疾病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67-71.

[5]吴金节,刘亚.健康猫被毛真菌菌相[J].中国兽医学报,1999,19(3):251-253.

[6]丁明星,林德贵.北京地区犬猫被毛真菌菌群的调查[J].畜牧兽医学报,2006,37(5):504-509.

猜你喜欢
北极狐皮肤癣豚鼠
牛皮肤癣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赤狐VS北极狐,谁会赢
1031例皮肤癣菌病及致病菌分析
Our Trip to the North Pole—Kaka's Diary
改良CLSI M38-A2应用于皮肤癣菌对甾体皂苷敏感性的测定
给信加冕——北极狐“国王之路”110公里北极圈徒步纪行
保护才是最好的告白
肺豚鼠耳炎诺卡菌病1例
做瑜伽的小豚鼠
治皮肤癣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