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光伏人才建设的危机与对策

2011-12-08 08:10罗如意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杭州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杭州市杭州太阳能

罗如意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杭州光伏人才建设的危机与对策

罗如意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对于处于高尖端技术的光伏企业更加如此。一个好的人才,可能会在企业发展初期发挥突出的作用,甚至会决定企业的成败。如何寻找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光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杭州市光伏企业人才建设存在危机

⒈国际国内形势对光伏企业人才发展有很大影响

2010年德国、西班牙先后减少对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2011年意大利决定实施新的补贴政策,每4个月递减6%,逐步减少对太阳能光伏项目的补贴。新修订的《能源鼓励基金》(第三版)对安装大型光伏系统补助标准的削减幅度会较为明显。

2011年欧洲光伏产业技术调整和补贴政策的减少与取消对光伏产业链影响很大,尤其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这一环节。随着2011年光伏企业的不断投产,造成中国市场的产能过剩。光伏人才在企业发展中极不稳定。

⒉光伏企业运作风险大对人才发展极其不利

杭州市光伏企业投资大,由于市场信贷及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等一系列经营风险,光伏企业运作的风险、融资等成本要高于一般企业。这使得大部分光伏企业无法提供优厚的薪资、福利来吸引人才,更难留住人才。

⒊光伏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阶段,缺乏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

杭州市光伏企业大都处于初创阶段,且科研与管理团队大部分来自海外,包括国际知名科学家、技术开发工程师、知名企业资深管理者等组建的精英技术研发和管理团队等,本土优秀光伏人才未必受到重用,且企业权利垄断也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发展,使得员工缺乏共同价值观念,对企业认同感差,不利于留住和培养人才。

⒋高端人才缺乏,缺乏相关培养机制

光伏电专业人才紧缺,是杭州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目前杭州光伏电企业全凭个人的单打独斗,许多企业除了一名主要创业者(总经理)外,连招聘一个同类专业的帮手都相当困难。另外,在杭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光伏电专业。

由于高端人才的缺乏,加上杭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时间不长,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在纳入统计的杭州42家太阳能光伏企业中,20家企业专利公开量为0,即近50%的企业无自主知识产权;有29家企业发明专利公开量为0,即约69%的企业无发明专利。

人才受限制,将直接造成其他两个后果:一是主要生产设备依赖进口。如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从日本、德国等国家引进,高纯度硅料和生产设备的供应商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二是关键技术还比较缺乏和薄弱。光伏产业最核心的技术之一——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受到生产设备和核心技术的限制,杭州市部分太阳能光伏企业发展前景堪忧。

⒌光伏人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杭州太阳能光伏企业的人才问题首先为光伏人才聚集不足、分布不均匀、人才总量偏少;其次为光伏人才层次偏低,专业高技术人才占比少,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处于“学徒期”技工阶段;再次光伏人才结构欠合理,拔尖人才缺,骨干人才少,研发力量弱,一般操作性技工比例偏大,目前企业领军人才主要来自海外,一些企业全凭少数骨干支撑,除了一名主要创业者外,团队力量薄弱,人才“青黄不接”;最后,杭州光伏人才需求量大,但人才引进困难重重。

杭州市光伏企业人才建设的建议

⒈政策支持光伏高端人才发展

对光伏电企业,能不能尽快列入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领军人能不能申报列入“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千人计划”,都需要政府予以适当政策倾斜。同时,既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环境,也要解决一般人才实际困难,实现人才服务全覆盖。

⒉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要充分挖掘国内外光伏人才资源,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国际顶尖光伏人才,巩固技术带头人和高级管理人才队伍,稳定技术骨干与管理人员以及关键岗位工人。

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培养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加强对企业现有存量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实现人才“提质”、“升级”。

⒊保护光伏高端人才的人身安全

现在对领军人才的人身安全考虑不多。部分企业骨干提出,由于研发技术在世界领先,潜在效益十分明显,希望政府能采取适当措施,对他们予以保护。

⒋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倍增工程”

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倍增工程,围绕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实际制定该类人才的引进培养优惠政策。从海外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抢占人才“制高点”;从国内引进一批研发和技术型人才,充实人才总量。

⒌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光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鼓励在杭高校开设光伏电专业,鼓励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光伏等新能源高级人才,支持企业建立光伏等新能源教学实习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光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光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杭州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光伏人才。

猜你喜欢
杭州市杭州太阳能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杭州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