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

2011-12-24 16:52张贝尔
行政与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吉林省人才发展

□ 张贝尔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

□ 张贝尔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吉林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迎来的又一新机遇和新挑战,而人才是生产发展的第一资源。本文在分析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规划目的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便更好地运用人才资源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和发展。

人才资源优势;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才开发与管理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纲要》)。这代表着吉林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目的是将其发展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打开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构建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人才资源是新世纪最重要、最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其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整体进度和水平。因此,如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人才战略规划目的

从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看,地区人才建设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环境是成正比的。一个区域拥有快速、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对于促进本地区人才培养和其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的发展、流动、建设既可以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品牌,也可以体现出区域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构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目的是以长春、吉林两市为依托,实施边境地区与腹地联动开发开放的新型模式,这不仅对长吉图地区建设成为实力强劲的开发开放先导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吉林省,对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也具有推动作用。[1]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认为,“我们将优先从长吉图地区着手,完善省、市、县、乡四级人力资源信息服务联网系统。系统完善后,即便是乡一级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人才服务系统把所需人才的种类和数量在网上进行公布,县、市、省乃至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系统看到这些需求,从而为省内和跨省人才流动搭建信息平台,为长吉图地区建设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因此,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功能,找到人力资源优势,对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的工作和工作的人,通过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投入于人才,作用于人才,注重于人才,实现人力资本的升值,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人力价值,是发挥人才优势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关键。

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人才资源现状

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是创造知识,传导知识,承载知识,运用知识的载体。有了人才,才能吸引来更多的资本和更多的项目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然而在现实中,长吉图发展在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才总量虽多,但缺口太大

根据统计数据,吉林省省虽然人才总量较多,但缺口相当大。2002年全省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2.11%,人才占全国人才总量的2.14%。[2]到2005年,吉林省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20万人的缺口。到2010年则有47万人的缺口,而全社会工程技术人员的缺口大约在55万至100万人左右。[3]经济建设第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突出。吉林省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财会、经济等传统专业领域,比例高达86.9%。而高科技和支柱产业及重点发展行业的人才所占比例不足5%。信息技术、电子、石化、汽车、医药及农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十分匮乏。[4]因此,虽然吉林省人口数量较大,但人才总量不足。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一体化的运作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更离不开专业人才献计献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拓展,通晓国际市场运作体系和国际贸易的谈判人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语言人才等短缺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二)人才流动频繁,呈现严重逆差

人才流动问题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人才流动带动了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由于人才不能合理的流动,造成了人才匮乏、人才流出、人才分布不合理或者人才结构断层的现象。以长吉图地区的延边为例,延边大学流失到南开大学8名高级专业人才,包括博士生导师、中医院的院长,由于对方给予比延边大学更加优惠的待遇而奔走他乡。此外,延边大学有一位非常有名研究高句丽历史的教授被大连民族学院挖走。2001年吉林省内各大专院校延边籍的毕业生有4661人,毕业后回到延边报道的只有2700人,2002年回到延边报到的就更少了,只有1700人,其中本科生290人,占总数17%,而且很多人报到后又到外地去了。[10]一年一度的延边州人才交流大会,求职登记人数近几年都以20%的速度递减,形势不容乐观。延边地区的人才情况仅仅是长吉图地区的一个缩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人才来推进。如果人才流动不合理,势必影响整个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

根据调查,吉林省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近年来吉林省从国外、省外共引进硕士学位以上、副高职称以上优秀人才253人,而同期流失的优秀人才达3000人,流出、流入比例是12:1,呈严重逆差现象。[5]吉林省每年毕业的大学学士生和硕士研究生大多数都被外省录用。此外,我省在科教支持能力上的优势正在失去。流出去的人才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高,其中包括国务院特贴人员、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8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6人。省农科院近5年来流出副研究员以上优秀人才28人,其中博士9人,而引进省外科技人才却一个没有。[6]因此,吉林省优秀人才流出去的多,而留下来的少。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中,我们需要更多流回来的人才支持,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勇于开拓的优秀大学生、硕士生的支持,更需要的是高级专家的贡献。人才频繁流动和严重的人才逆差现象对于创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三)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专业人才、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人才在地区、行业、产业、所有制间分布不合理。虽然吉林省50%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长春、吉林两市,东部和西部地区人才稀少,甚至有些贫困县经济建设一线人才寥寥无几。但在长吉图区域里,绝大多数人才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人才不足30%,高新技术等重点发展产业的人才不足5%。全省74.3%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事业单位,只有25.69%在企业。[7]因此,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人才队伍结构可以概括为:人口多,人才少;党政机关人才多,经济建设第一线蓝领人才少;传统人才多,高级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少。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从统筹全局的角度上,温家宝总理看到了人力资源整体结构性的不足,而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局部来说,这一观点同样具有战略性意义。长吉图地区是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8]在《纲要》的指导下,长吉图的快速发展是打开我国沿边地区的重要通道。因此,对于边境贸易的人才、语言人才、法律人才以及相关的专业和技术人才将供不应求。

据有关调查问卷显示:“专业技术人才认为应该进行知识更新培训的有177人,占(填答问卷290人)总数的61.03%;在另一项调查指标中,认为从事工作和所学专业不对口和不接近的有220人,占75.87%;在第三项调查指标中,认为本单位不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有148人,占51.03%”[9]专业技术人才是直接了解并运用科学技术研究的第一线人员,是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直接作用者。如果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速度慢,从事工作和所学专业不接近或不对口,而且认为不够被重视的话,就会影响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完全发挥其自身的特长,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得过且过”的慵懒习惯,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建设的效率。因此,数字显示的比例足以证实专业技术人才在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不足和缺憾,形成了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四)人才观念尚待更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11]能否促使长吉图地区的人才战略创新走向成功,关键是要认清人才群体的共性规律,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可是,常常有一些领导和负责人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概念没有深刻理解,甚至认为:“人才流失是正常现象,流到哪里也是为中国干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人才观念落后,用人思想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造成了长吉图人才观念落后,理论和实践脱轨的情况。

三、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才资源问题的对策

由于人力资源优势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在了解并掌握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人才资源现状的同时,找出相应的对策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

(一)全面创新和系统改革人才资源管理机制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构筑良性运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已经势在必行。现代化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加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升人才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的前提,更是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保证。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以人的价值观为中心,为处理人与工作、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开发与管理活动。解决人才结构的矛盾问题,让人才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更是保障专业性人才、科技性人才的储备而必不可少的关键。科学地安排、处理、调整和考评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人才资源管理机制的重点。因此,全面创新和系统改革是摒弃陈旧人才资源管理模式的出路,也是为全面发展人才资源管理优势的前提。

全面创新和系统改革是人才资源管理运行机制中会遇到的瓶颈问题。因此,有勇气的科学创新和形成系统化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正是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所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惠山地税局所推行的“深化全员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制度”[12]就是科学创新的一次尝试,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有示范性的作用。对人才牵引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完善,更是深化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量级筹码。

(二)建立科学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不仅可以促进人才的创造性,更能因为激发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而达到完美的人才激励效果。当今时代,尊重人才,理解人才并满足人才需要已经成为留住人才的基本条件。

⒈以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使用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和企业的关系不仅仅是雇佣关系,更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即人才为企业作出多少贡献和企业为人才作出多少相应回报的关系。当然,回报不仅仅指的是经济效益方面的报酬,同样,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也包含在回报范围之内。绩效主义和能力主义一直是衡量、考核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的手段,因此,当人才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获得了收益的时候,用等价交换的方式回报人才,是稳定人才的砝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已经不甘于获得经济报酬,人才更看重的是所从事的事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和增值空间。因此,“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是获得人才,理解人才并且推动人才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过程中,用“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彻底让人才扎根才是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根本。

⒉用双向选择的市场经济用人机制吸引人才。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决定了企业一方面需要主动招募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吸引人才。长吉图的开发开放正是一个吸引人才,笼络人才,汇集人才的良好机会。要用双向选择的市场经济来决定用人机制、公开竞争机制,量化测评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选才标准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提供双向选择的方法和手段。因此,选择人才,并且要被人才选择,才能使人才脚踏实地地将科技转化为成果。“留人先留心”,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发展规划,知人善用,才能够真正保住在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工作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

(三)以政策为导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用人才优势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需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也就是说,需要制定生产,实践,学习,科研一条龙的人才资源管理程序,从源头解决人才资源问题,并逐渐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在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一体化的宏观政策调控下,应加大人才创造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在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架起调控作用的桥梁。目前,国家制定了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政策,也为其开辟了“绿色通道”。因此,以政策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为手段,发挥人才优势才是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终极目标。

总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地区,将会对吉林省的开发开放以及东北三省的振兴产生历史性的影响。而人才是推动一切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运用人力优势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正是开发人才,发掘人才,启用人才,尊重人才的绝好机会。“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摒弃“重物轻人”的旧观念,树立“用才用长”的新观念,才是真正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必经之路。

[1]http: /www.dyxw.com/viewnews-117025.

[2]http: //news.sina.com.cn /c /2003-11-23 /17571172286s.shtml.

[3][4]李亚彪,于力,徐宜军.兴东北缺什么人才[J].半月谈(内部版),2004,(12).

[5]http: //news.sina.com.cn /c/2004-06-02 /15093379874.shtml.

[6][7][9]张力.吉林省人才兴业战略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8]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2009-08-30.

[10]孟凡仲.延边州人才兴业的调查与研究.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课题,2004.

[11]http: /www.hubei.gov.cn /zwgk /rdzt/szbmzt/rdzt2010 /hbrcgy/srcpl/201011 /t20101108_127216.shtml.

[12]http: //wenku.baidu.com/view/5ee0a901a6c30c2259019ef8.html.

(责任编辑:牟春野)

Play Human Resources Advantages,Promote Development and the Leading Development of ChangJiTu

Zhang Beier

Chang-Ji-Tu development area is a new opportunities and a new challenge in Jilin Province after the plan of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On the other side,human resource is the first resource in cheering economic.Based on these elements,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current status,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The purpose is to use human resource advantages to improve the growth and construction of Chang-Ji-Tu development area.

human resources advantages;the leading development of ChangJiTu;talent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962

A

1007-8207(2011)07-0069-03

2011-06-21

张贝尔 (1983—),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旅游管理分院讲师,专业方向为人力资源、国际比较法。

猜你喜欢
吉林省人才发展
人才云
登泰山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带一路”下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