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还是“拙于交际”好

2011-12-27 06:17□袁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实绩心思精力

□袁 浩

领导干部还是“拙于交际”好

□袁 浩

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的社会性的必然途径。人生活在社会上,总要与他人交往,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其工作岗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交往活动会更多一些。然而,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人际交往在有些领导干部那里却发生了“变异”,这些人大多干事本领不大、工作不太扎实,但很工于心计,很会察言观色、投人所好,热衷于钻研人际关系学、厚黑学、升官术等等。

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之外的事忙多了,用在工作上的心思就会减少。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难,需要我们集中心思,全心全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还是“拙于交际”好!

“拙于交际”的人,多是工作认真求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人。他们憨厚、老实,为人诚恳,干事扎实,不偷懒耍滑,不油嘴滑舌。这种人往往思想单纯,目标单一,只顾把工作干好,把领导交办的任务完成好,却很少顾及其它的事情,在他们心中,整天琢磨的是工作干得好不好,追求的是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常被戏称为“闷葫芦”或只顾“低头拉车”,却不顾“抬头看路”的人。由于“拙于交际”的人不喜欢张扬,不喜欢应酬,不善于与人特别是与“上级”套近乎、拉关系,因此,他们尽管做事很多、实绩不少,有时却未必能受到重视和重用。

“精于交际”的人则不然,虽然他们不一定就是人品不好,但是他们更善于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维系领导和同事关系上,视关系和与领导的“距离”为最重,一门心思琢磨领导高兴不高兴,领导满意不满意,领导答应不答应,在关键时候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不是拿工作业绩和成绩证明自己,而是积极利用“人脉”,发挥“情商”的作用,这种人可能本事不大,实绩不多,但有时却能左右逢源,春风得意,占尽便宜。

鲁迅先生曾热情地赞扬那些埋头苦干的人,称赞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一个社会、一个单位,要发展进步,归根到底还是最需要那些“拙于交际、精于事业”的人。当然,要想使我们身边“拙于交际、精于事业”的人多起来,还得靠机制调动积极性,只有让这样的人更吃香,才能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导向。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多琢磨怎样把工作干好,把事情办得圆满,力求工作取得好成绩。果真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乡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燕翎

猜你喜欢
实绩心思精力
她的小心思
干出实绩才能赢得民心
蜘蛛的一生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善用“小事”谋“实绩”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让实绩主导“上”“下”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