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货币合作:人民币能够成为主导货币吗?——基于Finger-Kreinin指数的新证据

2012-01-01 10:39苏治赵然
关键词:依存度东亚货币

苏治,赵然

(1.中央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北京 100081;2.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与财政学院,北京 100872)

2007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上的两大货币区“美元区”和“欧元区”风起云涌危机重重,美联储为了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连续启动两轮量化宽松政策,释放出了大量美元,美元货币供给的激增加快了美元贬值的速度,很多与美元挂钩货币的国家央行为了稳定汇率,不得不大量收进美元,投放本币,最终导致本国经济承受输入型通货膨胀。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已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稳定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必将是从“区域化”到“国际化”,东亚及东盟国家是人民币走出国门的第一站,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其终将会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导货币。

一、文献综述

针对东亚地区是否应该实行货币一体化的问题是当前金融界争论的主要焦点之一①出于行文简化的考虑,本文将东亚和东盟地区统称为“东亚地区”。。一些学者认为东亚地区不具备实行货币一体化的前提条件,货币一体化前景并不乐观(Sung,2004)。王立军和陈增灵(2004)认为:现阶段东亚既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经济条件,又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政治条件,因为东亚各国和地区面临的最佳汇率制度是不同的,故不存在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的动力基础,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不具备可行性[1]。针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理论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类:一是倡导区域内各国货币由非正式盯住美元转变为制度化盯住美元,即美元本位制(East Asian Dollar Standard)或者是区域内货币共同盯住篮子货币;二是东亚地区建立新的单一货币——“亚元”或者建立由东盟10+3货币构成的亚洲货币单位(ACU或AMU);三是在市场自发的情况下,人民币会逐渐取代美元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导货币。

东亚美元本位的倡导者是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他在1999年至2004年间发表了几篇重要的学术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在东亚地区名义锚的盯住汇率制优于浮动汇率制度,并指出应将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进行制度化。麦金农(2004)认为:“美元能够提供相对完善的避险机制使经济主体可以更加有效地规避外汇风险。同时,为了重塑东亚金融稳定,美国必须要严格发挥两个方面的职能:首先,美国应维持其国内价格的稳定发展,将利率水平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以增加美元的吸引力;其次,美国必须要承担起维持美元汇率稳定的责任。”[2]此外,以 Kawai和 Akiyama(2000)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东亚应该盯住由美元、日元和欧元所组成的货币篮子[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亚洲国家进行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提出东亚国家目前应当盯住共同货币篮制度,并向终极目标——创立亚洲统一货币“亚元”的方向努力。朱德忠和董新辉(2010)基于Cournot模型的实证研究,求得在非合作与合作条件下的纳什均衡解,并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过程;渐进性地盯住共同货币篮制度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只是一种“次优”选择,东亚货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单一“亚元区”[4]。另一个方案则是建立由东亚13国货币构成的亚洲货币单位,亚洲开发银行(ADB)和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单位(ACU或AMU)。货币单位实质上也是一个货币篮子,但它对区域合作的水平要求更高,Rey(2001)[5]、Eichengreen(2006)[6]也都倾向于通过建立亚洲货币单位来促进东亚金融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经济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人民币应该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货币。孙立和崔蕊(2008)认为未来东亚货币合作是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人民币逐渐替代它国货币成为东亚的主要流通货币,即东亚人民币化[7]。Shirono(2009)认为,“日本将丧失其在构建东亚货币联盟中的主导地位,这一趋势很可能因为中国的崛起而继续下去”。他还发现无论是从双边还是从多边的角度看,与中国结成货币联盟都比与日本结成货币联盟的收益更大[8]。尹亚红(2010)突破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从货币替代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可行性以及共同货币的选择,并结合人民币流通网络的现实基础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币最优货币区构建的可行性,并得出结论认为在内地和香港构建人民币最优货币区即实现人民币—港元一体化是一种良好的选择[9]。

本文系统回顾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历程,按照侧重点不同将最优货币区理论分为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分别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贸易一体化程度”是判断人民币是否能够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关键因素,从“经济一体化”和“内生性需求”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基于核心标准,按照联合国HS2000分类中97个子项,分别计算出了东亚各国的FK(Finger-Kreinin)出口相似度指数和各个国家分别对中国和日本的贸易依存度指数,比较了中国和日本对东亚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渗透水平,为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导货币提供了实证依据,这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最优货币区理论与区域主导货币判定准则

最优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OCA)理论是对货币一体化认识过程和实践发展进程的反映与总结,主要研究具有什么样特征的国家相互之间可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货币区。到目前为止,OCA理论主要划分为两类:强调潜在成本的传统观点以及强调收益的现代观点。传统观点流行的时期是20世纪60到70年代,随后对OCA的研究热情逐渐降低,但90年代随着欧元区的成立,OCA理论又开始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现代观点随之而形成。传统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蒙代尔、麦金农和Kenen。蒙代尔于1961年首先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因为需求转移是外部失衡的主要原因[10];麦金农(1963)又提出了应以经济开放程度做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11];随后,Kenen(1969)提出了产品多样性标准,认为越是产品多样化程度高的国家越不需要汇率机制来应对需求冲击,从而越适合成为单一货币同盟成员国[12]。Ingram(1973)指出应该以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做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因为金融市场一体化降低了汇率波动做为平衡机制的需要。随后一些学者对OCA理论进行了扩展和补充,但总的来说都集中在对潜在成本的研究[13]。

伴随着欧元区的成立,OCA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扩展,研究的问题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加入货币联盟的收益分析,包括减少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规模经济收益、促进区域贸易的发展、形成了信誉分享机制等(Tavlas,1993;De Grauwe,1997;蒙代尔,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出现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问题的研究(Frankel和 Rose,1997等)。Krugman(1990)以挪威加入欧元区为例,分析了挪威加入欧元区的成本——收益曲线,得出了著名的GG -LL 曲线[14]。Frankel和Rose(1997)首次提出的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内生性”概念,认为最优货币区各主要标准间有内生性,即这些标准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所以,一个国家更可能在加入货币区后满足有关标准而不是在加入前。标准内生性的假说是OCA理论研究的拓展,它从理论上丰富了最优货币区成本收益分析的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将贸易因素放在判断最优货币区标准的首位(李晓和丁一冰,2006;Shirono,2009)。Frankel和Rose(1997)对21个工业化国家1959—1993年期间贸易联系和产出相关度的综合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证实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能够促进国家间产出对称性的增加。Ogawa和Ito(2000)认为,以双边贸易规模为标志的经济开放度标准具有内生性,并发现货币统一对贸易的促进效应很大,有利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Shirono(2009)认为随着中国在东南亚的贸易地位继续上升,中国能够在东南亚区域货币安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上述OCA理论的演进说明,将贸易因素提炼出来做为判断人民币是否能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的关键判定准则,既具有理论依据也是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

三、指标选择及数据选取

由于东亚货币合作的观点主要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才提出的,所以本文对危机发生前的数据不作分析,最终选取的数据为2000年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出于统计口径一致性的考虑,数据均取自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所采用的贸易产品分类标准为HS2000。本文主要将分析两个指标:FK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依存度指数,选取的国家或地区为:中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文莱及缅甸①因为在联合国的统计网站中没有老挝的相关贸易数据,本文没有包括东盟十国中的老挝。。此外,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数据取自于香港金融管理局。

(一)FK出口相似性指数

FK(Finger-Kreinin)出口相似性指数是由J.M.Finger和M.E.Kreinin在 1979 年提出的[15],他们将第t年的FK指数定义为:

公式(1)用于检验国家a和国家b出口到市场c的产品相似度。Xi(ac)或Xi(bc)是a国或b国出口到市场c的产品i的贸易量占a国或b国出口到市场c贸易总量的比重。如果a国和b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完全相同,即对于任何产品i都有Xi(ac)=Xi(bc),公式(1)的FK指数为100;如果a国和b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完全不同,即对于任何产品 i都有 Xi(ac)>0,Xi(bc)=0或 Xi(ac)=0,Xi(bc)>0,则公式(1)的 FK 指数为0。FK指数越接近100说明两个国家对市场c的出口相似度程度越高,反之越低。

在本文中为了整体把握国家(或地区)和国家(或地区)b的出口相似程度,市场c选为全球,即度量a国(或地区)或者b国(或地区)出口的产品i占a国(或地区)或者b国(或地区)出口总量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的HS2000产品分类,共有21个大项,97个子项,本文按照97个子项具体统计出了每个国家各种产品的占比并得出了更为精确的FK指数。

(二)贸易依存度指数

社会的发展往往导致人们的生活习俗、生活用品发生变化,这也导致了以之为基础构成的谜语行将消亡。近3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大批农民进入了城市。他们往日在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当然会有所改变,仍然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也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许多以旧有生活习俗、用品为基础构成的谜语,就令年轻人费解了。这包括两种情形。第一,是生活习惯改变导致的相关谜语费解,如黄冈县的谜语:

本文将第t年的贸易相互依存度指数定义如下:

其中,Dab代表国家(或地区)a对国家(或地区)b的贸易依存度水平,Iab和Eab分别代表国家(或地区)a对国家(或地区)b的进口及出口总额,Iag和Eag则分别代表国家(或地区)a对全球的进出口总额。根据本文定义得出的贸易相互依存度指数介于0和1之间,指数越接近1则说明a国(或地区)对b国(或地区)的贸易依存度越高,反之越低。

本文主要是对比中国和日本对东亚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渗透程度,故对与公式(1)和公式(2),本文的b国主要为中国和日本,a国(地区)则分别为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老挝、文莱及缅甸。

四、实证分析

(一)FK出口相似性指数实证结果

图1 FK出口相似度指数

表1 FK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二)贸易依存度指数实证结果

从下图表中可以看出,从2001年开始中国和东盟地区的出口相似度水平就超过了日本和东盟地区的相似程度,并且这一指数在2010年为66.5,已经接近欧元区国家(朱德忠和董新辉,2010),这一指标的上升为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另外,从贸易依存度角度来看,虽然中国对亚洲贸易依存度水平逐年下降,从2000年至2010年下降60.5%,但是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水平却显著上升,同期上升18%。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水平从2000年至今也上升了几乎一倍,而对日本的依存度水平却下降显著,已经从2000年的16.1%下降至2010年的10.9%,且东盟从2009年开始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超过了日本,日本对东盟的贸易依赖程度也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本身经济发展放缓所致,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加强了和东盟地区的贸易合作,而贸易合作是货币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

此外,中国与东盟整体之间的出口相似度水平自2001年以来一直超过日本,并且除了泰国以外的其他东亚国家与中国的出口相似程度目前均高于日本;东亚国家中与中国的出口相似程度最高的是菲律宾,相似指数在2010年达到66.7,尽管如此菲律宾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水平却一直低于日本。东盟国家中与日本相似度程度最高的是泰国,在2007年之前泰国与中国的出口相似度水平一直高于日本,但是2007年至2010年日本的该指数超过了中国;从贸易依存度数据也可以看出,泰国对日本的贸易依存度也一直超过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但是从趋势上可以看出,泰国对日本的贸易依存水平是逐年下降的,而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趋势逐年上升,从2000年至2010年上升了157.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数据,韩国与日本无论从文化上还是经济结构方面的相似程度都显著高于中国,但是虽然韩国同日本的出口相似度超过中国,但是从2003年开始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水平一路高于日本,到2010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水平已经超过对日本水平的两倍。

图2 贸易依存度指数

表2 贸易依存度指数(%)

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水平从2009年开始超过日本,这主要是由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这几个东盟大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水平显著上升。虽然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当前对日本的贸易依存度水平仍然高于中国,但是他们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却上升非常迅速,其中印度尼西亚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从2000年至今上升了146%,菲律宾更是上升了385%。而他们对日本的依存水平却下降非常明显,其中印度尼西亚对日本的贸易依存度水平自2000年到现在下降了29.5%,菲律宾的该指数下降了17.4%。由此可以看出东盟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他们对中国市场越依赖,人民币区域主导货币的拓展之路就会更加容易。新加坡是东盟地区的金融中心,在东亚货币合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新加坡与中国的出口相似度水平自2004年开始一直超过日本,且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水平从2006年开始也加速上升且显著高于日本,中国和新加坡贸易密切程度的日益提升,有利于确立人民币在东亚地区或国家的货币主导地位。

此外,香港做为人民币的海外离岸中心,最近几年人民币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次贷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和香港政府加大了对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政策力度.2011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次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且规模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的最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香港人民币业务范围也从2004年一开始的存款业务扩大至目前的债券业务和衍生产品业务,具体业务见表3。

表3 香港人民币业务一览表

中国香港拥有除中国大陆外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至2011年9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达到6222.36,同比增长317%。此外,短短七年内香港人民币存款占香港存款总量的比重由最初的接近零增长到2011年9月的10.4%,快速的增长说明香港市场对人民币的投资热情非常高涨,对人民币未来的稳定发展充满信心。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近几年发展也非常迅速,2011年前7个月的债券总规模就超过了2007年至2009年三年的发债总和,而且发行机构也逐渐由最初的内地金融机构,2009年的财政部及香港银行在内地的附属公司,扩展至2010年的国际金融机构及大型跨国企业。香港在推动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无疑起到了桥头堡作用。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从贸易“相似”和“依存”的视角分析了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首先,FK出口相似度指数表明:中国与东盟整体的出口相似度水平超过日本,且除了泰国和韩国以外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出口相似度指数均超过日本,说明东盟国家、中国香港以及澳门地区的贸易结构与中国日趋收敛,在面对外部冲击时东亚各国与中国所面临的风险结构也逐渐趋同,货币一体化所能给各国或地区带来的收益也逐渐增大。

其次,贸易相互依存度指数显示:除了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对日本的贸易依存度水平略微高于中国外,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水平显著高于日本,甚至包括韩国。这说明东亚整体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水平已经超过日本,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合作中的主导货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内生性需求。

最后,新加坡是东盟的经济金融中心,从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人民币在东盟金融中心市场中的地位已经确立,这为人民币下一步在东盟地区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猛,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从产品多样化程度还是产品总量的角度,香港人民币业务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综上,伴随着中国与东亚贸易的紧密性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的条件日益成熟。中国应该抓住机遇,通过推动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导货币加速其国际化进程,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向纵身发展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大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出口企业的规模;有序发展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职能;在对外援助贷款、对外投资以及政府采购等政府行为中优先使用人民币,即采取人民币优先原则;继续支持和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并加速推进新加坡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进程。

[1]王立军,陈增灵.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不可行性[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4):61 -64.

[2]MCKINNON R and SCHNABL G.The East Asian Dollar Standard,Fear of Floating,and Original Sin[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8):331 -360.

[3]KAWAI M and AKIYAMA S.Implications of the Currency Crisis for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s in Emerging East Asia[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0:2502.

[4]朱德忠,董新辉.基于Cournot模型的货币合作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6):24 -29.

[5]REY H.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urrency Exchange[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1,68:443 -464.

[6]EICHENGREEN B.The Parallel- Currency Approach to Asian Monetary Integr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96:432 -436.

[7]孙立,崔蕊.东亚人民币化化与中国的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2008,(8):16 -23.

[8]SHIRONO K.Yen Bloc or Yuan Bloc:An Analysis of Currency Arrangements in East Asia[R].IMF Working Paper,2009,No.WP/09/3.

[9]尹亚红.人民币港元一体化研究——基于货币替代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0,(9):29 -37.

[10]MUNDELL,ROBERT A.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657-665.

[11]MCKINNON R.Optimum Currency Are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3:717-724.

[12]KENEN,PETER B.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An Eclectic View[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41 -60.

[13]INGRAM,JAMES C.The Case for the European Monetary Integra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67 -72.

[14]KRUGMAN,PAUL.Policy Problems of a Monetary U-nion:The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in the 1990s[M].New York:Longman,1990:48 -64.

[15]FINGER J M and M E KREININ.A Measure of Export Similarity and its Possible Uses[J].The Economic Journal,1979,89:905 -912.

猜你喜欢
依存度东亚货币
江苏省农地依存度的时空变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古代的货币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古代的货币
第7 届东亚焊接技术论坛(7th EAST- WJ)在杭州落幕
学霸“三小只”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度及与经济大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