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以现实困境与路径机制为中心的探讨

2012-01-05 08:32黄小云黄海蓉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教学资源优质

黄小云,黄海蓉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平阳分校,浙江 平阳 325400)

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以现实困境与路径机制为中心的探讨

黄小云,黄海蓉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平阳分校,浙江 平阳 325400)

“开放与共享”是开放教育的本质,“开放与共享”的关键在于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成为开放教育发展中的障碍,也成为开放教育的现实困境。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突破现有困境,找出开放教育共建共享的合理路径机制,是开放教育切实可行的发展之道。

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路径机制

“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涵,开放教育不仅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开放,更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开放。由于开放教育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状态,它突破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教学课堂。在这种虚拟的教学课堂上,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符合其自身的特点,须具备两个条件: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供学生时时、处处地学习。目前,电大开放教育网点众多,学生数量庞大,网上资源共享结点多,各地方电大之间资源开放程度不够,容易形成单个的“信息孤岛”,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开放教育的本质在于“开放共享,合作创新”,因此,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日益迫切。

一、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缘由

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开放项目首倡使用的开放课件发展而来,它通过信息与网络技术向受教育者或学习者提供,基于非盈利性,可以自由免费查阅各种教育类资源。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充分、资源获取途径的畅通和资源需求的旺盛。事实上,“开放”与“共享”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两个基本特性,开放共享、合作双赢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关注的热点。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还可以大大降低开放教育的成本,这也是电大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电大在推动教育资源的“开放”及“共享”过程中,面临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等矛盾问题。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并推动开放教育迅速发展,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的院校都积极应对这一趋势。开放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历了整整12年,开放教育的学生数量从1999年的30 957人到2011年的279.6万人。一方面是学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强烈;另一方面是中央电大与44所省级电大,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开放教育统设课程教学资源由中央电大牵头建设并提供给学习者使用,但开放程度仍不高,共建共享的平台与标准仍未形成。加上在理念、信息技术、既得利益、区域习惯等方面的不一致,导致一些机制性矛盾难以克服,省级电大非统设课程资源自成体系,各省级电大之间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的情况大量存在。如何使得教学资源在系统内开放、建设共建、共享的课堂平台,提高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二、开放教育共建共享的困境

1.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开放教育教学效果难保证

电大系统性强,网点众多,其弱点也非常明显,师资的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开放教育279万多的学员,仅依靠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够。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量可想而知。开放教育以自学为主,学员主要是通过网络课件来获取知识,网络课程质量的高低决定学员学习效果的好坏。加上开放教育教学计划是指定教材,学员自行选择的几率低。就网络所供应的课件来说,基本上90%以上的课程提供网络课件,但学员的点击率却很低,学员对课件的质量评价都不高,学员学习的意愿较低。由于优质课件的供给很少,导致学习的效果不理想。

2.理念与制度的不配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难搭建

开放教育理念的落脚点在“开放”,开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开放,二是“地”的开放,三是“物”的开放。“人”的开放是指开放教育向全社会愿意接受教育的人员完全开放;“地”的开放是指开放教育的开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就是常说的突破时空限制;“物”的开放是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资源可供学员共享、选择。当前,“人”、“地”的开放理念已基本实现,“物”的开放理念深入人心,在开放教育办学机构当中也基本形成共识。但真正满足开放教育学员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理念虽有,制度尚无,制度是行动的保障。只有规范、统一的规则标准才能使各电大机构之间或网络高校之间共享成为可能。由于缺少共建共享的制度或机制,各电大之间教学资源无法相互开放,即使开放,没有互相认证的学分机制,学员也缺乏选择的权利。在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享平台之前,资源本来就不丰富的电大系统更加难以形成合力,更别说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

3.合作与利益的不协调,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难建立

开放教育共建共享逐步成为共识,各省级电大之间合作意愿也较为强烈。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已召开了四次理事会,都是探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华东、华北、西南、西北、中南地区教学资源协作会已成立,而且积极开展区域共建共享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以西部电大教学资源协作情况为例:2008年7月,召开“西南、西北片区资源协作会”,西部15所电大参加会议,制定了资源共建共享的程序和机制。2009年10月,召开“西部地区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进一步推进共建共享的进程。通过合作,西部电大共建共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四川电大和陕西电大,在文字教材编写、精品课程建设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这体现出合作的成果。由于平台的缺失,合作停留在低层次的开发与共享层面,有合作的意向,但缺乏合作平台,真正开发起来共享,利益协调却成了难题。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彻底有效解决。

三、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路径机制

由于开放教育学员主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学习,学员之间千差万别,因此,教学资源要针对其特点,尤其需要整合教学资源。目前,开展网络高校各行其是,相对封闭,课程和学分之间都无法互认,学员缺乏课程的选择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以图1为例,各网络高校学员可以依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平台上的课程,这取决于网络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及课程学分互认的程度。电大的开放教育则有此优势,由中央电大牵头组成资源平台,和省级电大开设的课程学分则可供学员自由选择,学分可以互认。这样有利于各省级电大之间资源共享,避免单个学校资源建设不足或质量不高的困境。但在运行过程中,还必须在规则、平台、利益等方面有所突破。

1.建立规则,完善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机制

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人员保障等。其中,组织保障是前提,电大系统可以成立由中央电大牵头的网络平台管理队伍,负责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为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指引方向,使各省级电大在同一标准下共建共享;另外,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型事业,需要大量经费支持,加大共建共享专项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可以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如果是国家经费支持开发的课程,就可以全社会共享,如果是由某一机构开发的,可以根据点击率或根据课件的应用范围获取资金补偿。只有在各电大分校之间或电大与其他网络高校之间建立一种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共建共享才能落到实处。

2.打破束缚,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目标

开放教育是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将优质资源无限共享,从有形的课堂转变成无形的课堂,目的是要任何想获得知识的求知者于任何时间都可获得想要的知识,本质是提供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环境,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目前,各远程教育办学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互相合作程度不够,远程院校之间、远程高校与其他教育机构之间处于自我封闭、相互孤立的状态,优质资源未能实现共通与共享。图1可以使共建共享更方便、快捷,需要求各个办学主体锐意改革、积极创新、不断加强与其他远程院校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紧密的资源互享互通关系,通过教育设施、教学信息、教学资源及人才等方面的相互利用,形成一个机构间优势互补的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资源,达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当前,优质资源本来就稀缺,加上优质资源的分散性,更加导致优质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打破固有限制,让网络高校之间的课程互认互通,共建共享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统一标准,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需要一个功能完善的集成平台,实现后台建设与前台服务的统一。44所省级电大都有自己的学习平台,而非统设课由省级电大自行设计,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由于标准、规范的不统一,各电大的资源内容和网站设计可谓千姿百态,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建立集成网络学习平台,由中央电大负责资源库的运行,各省级电大设立各节点,扩大学员课程选择的自主权。课程通过中央电大的审核后,优质资源通过后台收录到网络教学资源库中,学员可以根据各省级电大的教学大纲,选择相关课程点播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避免资源重复,保证资源质量。与此同时,电大还需加大与其他网络高校的合作。

4.转变思路,构建教学资源共建责任和利益分享路径

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思路应有一个转变,从过去教学资源的相对封闭转向开放,开放的尺度应当大一点,共建不一定都要参加到网络课程的开发,可以实行相互认证的制度,教学计划可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哪所院校的网络课程质量高,更适合开放教育学员,那就用哪的课程,突破传统的利益局限。由于目前开放教育很多都使用系统内编写的教材,但有一部分质量不高。这可以在统一建立的平台上建立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质量不过关的课程可以撤销。电大开放教育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选择一批其他高校相关的课程资源,这样既满足了开放教育学员的需求,同时也让课程开发者受益,达到双赢。但在利益分配上,可以根据课程的点击时长,而不是点击量来计算支付的费用。如果课程质量越高,点击时间越长,课程开发者越受益,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高课程开发者的积极性。

[1]田季生,孔令军.远程教学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现实形态与精神重构[J].中国远程教育,2010,(2).

[2]严冰.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办学与资源共享[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

[3]王峰,涂宝军,张仲谋.共建、共享与共盈: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4]中央电大发展规划办公室.2010年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J].中国远程教育,2011,(2).

Co-building and Sharing of Open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Realistic Predicament and Path Mechanism

HUANG Xiaoyun,HUANG Hairong
(Pingyang Branch,Zhejiang Radio &TV University,Pingyang,Zhejiang 325400,China)

“Opening and sharing”is the essence of open education,the key point for opening and sharing is providing high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has become obstac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ducation,which is also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in open education.Cobuilding and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ducation.It is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path for open education to break through the existing dilemma to find out the reasonable path mechanism for co-building and sharing.

open education;teaching resources;co-building and sharing;path mechanism

G728

A

1008-469X(2012)04-0012-03

2012-05-31

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困境及路径选择》(DES-10Z05)

黄小云(1979-),男,江西吉水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教学资源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