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照片中的李安喜: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李安喜系列报道之五

2012-01-13 03:11
中国石化 2012年10期
关键词:齐鲁石化李总炼油厂

□ 又回齐鲁了。摄于2012年7月

要想了解李安喜在齐鲁石化两年来呕心沥血的工作历程,这里的三张照片可以管中窥豹。

在电脑屏幕琳琅满目的照片里,很容易就捕捉到它们——三张李安喜不同时期的半身照。它们是那样的醒目,同样一个李安喜,在这里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神态。

乍一看,会让人惊讶,这都是李安喜吗?为什么头发由浓黑变成花白再到华发满头?为什么体态从腰板笔直变得略显疲惫,再变得瘦削虚弱?可分明又是他,看那眼神,一样的坚定从容;看那神情,始终是信心满怀。

这两年,齐鲁石化12万职工和家属,见证了李安喜个人的点滴变化,更见证了齐鲁石化让人振奋的巨大变化。

炼油厂职工李杰说:“李总的腰累弯了,我们齐鲁石化的腰挺起来了。”

还是从这三张照片说起吧。

第一张:回齐鲁了

在这张拍摄于2010年7月的照片上,李安喜满头黑发神采奕奕,目光炯炯。

当时的他,正在炼油厂调研布置工作。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李安喜发火:“你们不使劲干,我有的是办法让你们干!”“没想到,领导刚来没什么客气话,直接指出毛病所在。”炼油厂宣传部部长盖波说。

在此之前,2010年7月17日,李安喜受集团公司党组委派,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身份兼任齐鲁石化总经理。消息传开,在齐鲁石化的每个角落都产生巨大反响。“听说是带着尚方宝剑回来的,回来就能涨工资。”“都57岁了,会不会是叶落归根,回来养老啊?”还有聪明的,直接跑到热电厂——李安喜曾经在这工作了10多年,打听李安喜这人怎么样。

干部大会上,离开齐鲁10多年的李安喜亮相了。“那天话语并不多,但感觉这人很有气势,精神头很足。”参加会议的一位公司办公室人员回忆。

旋即,李安喜开始了在齐鲁石化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走一个地方批评一个地方,让他满意的事儿不多。”公司电视台的一位记者说。确实是这样,好多单位自己觉得是“成绩”,但在李安喜看来“标准太低了”。

一个月以后的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会上,李安喜“找着了效益不好的原因所在”,把相关单位挨个狠批。“连分管的公司领导都批,更别说厂长了。从来没见过,李总真可以,为了工作,什么情面都不讲。”看过公司会议视频的烯烃厂职工邵光鹏说。

那段时间,公司电视台收视率猛升,刊载“李安喜批评干部”的齐鲁石化报被疯抢。

“李总像是带着一股旋风,把齐鲁石化那些烦人的枝枝叶叶一扫而光。看电视新闻,他好像一天都闲不住,他频率太快、工作节奏太快。”第二化肥厂职工朱文静说。

2010年9月,在塑料厂调研的李安喜为了观察齐鲁的生产预留地,一个箭步踏上一块高近一米的大石头,抬头西望。正在现场的厂宣传干事刘健大出意料:“快60岁的人了,身手这么矫健。”

在齐鲁石化人的印象里,刚回齐鲁的李安喜,信心满怀,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胸有成竹举重若轻。“就一个感觉,跟着他干,没错。”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车间党支部书记庞玉刚说。

第二张:齐鲁变了

第二张照片拍摄于2011年7月,李安喜回到齐鲁整一年。

那一天他默默站在操作台后面,看职工调节生产。画面中的他,目光坚毅沉着,表情凝重,头发、眉毛疏疏落落的,泛着白光。一年了,齐鲁石化一切渐渐地好起来了,效益稳步攀升,各种群体利益诉求一一解决,心齐风正气顺劲足局面显现雏形。

最早从这张照片上发现“李总头发白了”的,是电视台的一位编辑,一次偶然的定格,让她突然感到“李总老了”。她把这一发现跟同事们说:“怎么就一年的时间,李总老了这么多?”

能不老吗?一年来,李安喜没有休过一个双休日,每天工作时间十几个小时。一年来,他走遍齐鲁石化每一个角落,光到炼油厂就超过18次。一年来,他用“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强化紧螺丝式管理,换回效益超过24亿元。

能不老吗?11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天天挂在心头,职工改善待遇的呼声时时响在耳边,全体齐鲁石化人多创效益、重新找回尊严的期盼分分秒秒压在心间。

李安喜带着齐鲁石化干部职工埋头苦干,“光吃不干活怎么行?你们跟着我干,我跳到水里,还不能把你们带到泥里吗?”李安喜在大会上大声说。

从那以后,办公楼里加班加点的灯光多起来了;周六周日,厂里的技术攻关会也都排得满满的;在车间,为了优化生产,几天不回家的技术骨干比比皆是。

齐鲁石化变了,装置生产稳住了,经济指标进步了,企业效益提高了,职工干劲高涨了。“这都是李总带出来的,他带头干,谁好意思不干?他是一个工作狂,谁还好意思边上看?”炼油厂重油加氢车间主任齐立志说。

离退休干部职工看他这么玩命,担心他的身体。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干部拉着他的手说:“李总啊,你的身体不光是你自己的,也不光是你家人的,还是齐鲁石化、中国石化的。春节别加班了,休息两天吧。”李安喜动容:“我答应您,多休息一天……”实际上,他只给自己初二多放了半天假。

李安喜终于累倒了,就在齐鲁石化职工拿到刚刚提高的收入兴奋异常时,他在北京被静静地推进了手术室。公司论坛里炸开了锅:“李总是累倒的!”“李总你要保重身体,早点回齐鲁……”

第三张:又回齐鲁了

第三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7月,李安喜提前结束病休回到齐鲁已经100多天了。这100天,齐鲁石化在他的带领下,挖潜增效超过10亿元,与集团公司先进企业的差距明显缩小,生产经营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

照片里,身着白衬衣的李安喜笑意朗朗,站在夏日的暖风里淡定惬意。不过齐鲁石化人都看到,“李总的头发怎么都白了?怎么瘦了这么多?”有细心人打听到,李安喜两年整整瘦了34斤。

2012年7月,齐鲁石化季度岗检开始,李安喜带队检查橡胶厂。一如既往,在听完汇报后,他坚持要到车间看看职工,看看装置。

走在烈日下,李安喜一只手撑在腰间,汗水湿透了工装。正在齐鲁石化采访的中国能源报记者吴丽不解:“你们李总咋出这么多汗啊?”旁边好多人跟她说:“李总身体还没好,累的。”

走到丁二烯车间,要上一个塔梯。李安喜用手抓住护栏,一咬牙迈出了第一步。旁边的公司副总政工师、厂党委书记丁圣光一步跨过去,架起了他的胳膊,慢慢往上走去。好多岗检人员停住了脚步,默默地看着步履艰难的李安喜。“一年前,李总能一步跳上一块大石头。”有人说,但没人应声。

“李总来了!”操作室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李安喜让大家坐下,没人听,大家都围上来问好。吴丽又有不解:“你们干部好像都挺怕李总的,职工咋跟他这么亲近?”

“这不算啥,我们跟李总都能开玩笑。”职工燕玉珍说。她转向李安喜:“李总,那天在生活区我喊您,您没认出我来是吧?我那天打扮得比今天漂亮是吧?”大家都笑,李安喜也笑:“漂不漂亮,不用别人评价,自己觉得漂亮就行了。”

“齐鲁石化人现在确实漂亮了,收入提高,我们在生活上就有了更多的想法。上班好好干活,下班好好享受生活。这都得感谢李总。”橡胶厂顺丁车间党支部书记董效成说。

2012年9月,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齐鲁,采访报道李安喜事迹。在装置区里,有记者提出来,能不能推荐几个职工谈一下他们眼中的李安喜。丁圣光哈哈一笑,指着装置里来回巡检的职工说:“你们随便找,采访谁都行,那都是齐鲁石化职工对李总最真实的感受。”

(本栏目图片由齐鲁石化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齐鲁石化李总炼油厂
美国环保署下令关闭加勒比炼油厂
德克萨斯州一些大型炼油厂可能需要数周时间重新启动
订杂志
齐鲁石化的“共享经济”
掴自己耳光
朋 友
心理辅导凝爱心——记齐鲁石化公司关以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高英芳
传递“金钥匙” 引领新一代——齐鲁石化关工委以『传帮带』助力青工成长成才
盛情 . 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