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疗养员晕厥的常见病因及护理对策

2012-01-21 16:56贾静怡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常见病疗养院心源性

贾静怡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125105)

老年疗养员晕厥的常见病因及护理对策

贾静怡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125105)

晕厥;护理;疗养

晕厥(syncope)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血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以迅速、短暂、自限、可完全恢复的意识丧失为主要特点。调查显示,人群中晕厥发生率为6.2‰。年龄≥60岁老年人中为6.97‰,其中男性为3.37‰,女性为3.6‰。在年龄>70岁的老年人中为11‰,而在年龄>80岁的老年人中晕厥的发生率高达19‰[1]。由于晕厥常导致不可预知的创伤与不良事件,因此,了解晕厥的常见病因,加强对有晕厥风险的患者的护理管理十分必要。

1 常见病因

引起晕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其他晕厥等四类[2]。本文主要结合疗养员大多年龄偏高、曾经担任中高级领导干部、享受较好的医疗资源等实际特点,将与疗养员人群关系较密切的病因列举如下。

1.1 心源性晕厥 是因为心脏本身疾患所引起的射血减少,从而导致脑缺血而引起的晕厥。患者往往具有心律失常、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发病的特点是多于活动或用力时发病,与体位无关,一般无先兆。发病往往伴有发绀、呼吸困难、心律及脉搏改变等体征。若即时查心电图常可记录到相关的异常改变。常见的病因主要有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停博、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心腔排出受阻,如瓣膜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肺血流受阻,如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等。因为心源性晕厥前驱症状较少,其发生创伤的概率较其他各种晕厥要高[3],故更应该引起重视。

1.2 脑源性晕厥 是由于脑血管或供应脑部的血管病变引起的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如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等较大动脉的动脉硬化、血栓、栓塞等均可导致发病。脑干本身的病变如影响到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也可导致晕厥的产生。常见原因主要有各种严重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以及脑干病变。

1.3 反射性晕厥 系由于调节血压和心率的反射弧受损引起的晕厥。其分类较多,疗养院常见的主要有以下3种。

1.3.1 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其特点是只在患者直立位时出现晕厥。见于由平卧位或久蹲位突然改变为直立位时。主要机制是体位性低血压。测患者立卧位血压往往有阳性发现。

1.3.2 颈动脉窦晕厥 由于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致。常见的原因有颈动脉窦附近的占位、外伤手术等病变引起。有时衣领过紧、颈部突然转动等也可诱发。发病常伴有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有文献分析,颈动脉窦性晕厥可能在不明原因的晕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4]。

1.3.3 咳嗽性晕厥 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吸烟、支气管哮喘的中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在暴发的剧烈咳嗽之后出现意识丧失,无后遗不适。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剧烈咳嗽引起的胸腔压力增高,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加上咳嗽引起颅内压增高,最终影响脑血流量供应,引起晕厥产生。

1.4 代谢紊乱[5]最常见的是低血糖性晕厥,多发生在本身有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患者。由于来到疗养院后环境的改变,有些疗养员没能坚持好家里的饮食习惯,造成血糖的波动。在调整用药的过程中,若剂量控制不好,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有可能出现低糖血症,进而导致晕厥发生。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筛查 主要做法是加强入院疗养员的护理评估,首先,要熟悉老年晕厥的常见病因,这样才能提前对相关疗养员的晕厥风险做出初步预测。其次,要尽量详细采集疗养员的病史,对患有相关疾病的疗养员,应该引起注意,特别是曾经有过晕厥发作的疗养员,更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并告知医生知晓,评估是否适合继续疗养。

2.2 相关措施 对于有晕厥风险的疗养员,若仍适合疗养,采取如下措施。

2.2.1 充分告知 将患者情况及时告知疗养员本人及家属知晓,特别是要将晕厥后容易造成损伤的不良后果交代清楚,从而引起疗养员与家属的高度重视。

2.2.2 加强陪护 嘱家属应尽量做到24 h陪护,并嘱疗养员坚决杜绝单独行动,尽量减少晕厥发生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2.2.3 心理疏导 对老年人来讲,晕厥的发作更易导致患者对生活丧失信心、抑郁、对摔倒的恐惧,正确的心理疏导可以使疗养员摆脱心理负担,更好地享受疗养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达到休养的目的。

2.2.4 佩戴标志 对有晕厥风险的患者,为了防止其单独行动时发生意外,需要将简要的个人信息佩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及时识别与治疗。比如佩戴腕带、胸牌等。

2.2.5 禁止某些疗养措施与活动 如泡温泉、海水浴以及游泳、驾车等,应坚决禁止。

3 讨论

老年疗养员是疗养主要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主要载体。这些疾病往往正是晕厥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护理与管理,是疗养安全的重要保障。

[1]Rosanio S,Schwarz ER,Ware DL,et al.Syncope in adults:Systematic review and proposal of 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lgorithm[J/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1)doi:10.1016/j.ijcard.2011.11.021.

[2]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73-1474.

[3]Costantino G,Perego F,Dipaola F,et al.Short-and long-term prognosis of syncope,risk factors,and role of hospital admission:results from the STePS(Short-Term Prognosis of Syncope)stu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08,51(3):276-283.

[4]Anpalahan M,Gibson S.The prevalence of 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 in older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unexplained falls[J].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12,23(2):e48-e52.

[5]Hastings JL,Levine BD.Syncope in the Athletic Patient[J].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2,54(5):438-444.

2012-10-27)

猜你喜欢
常见病疗养院心源性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miR-370与老年常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医师可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处方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分数乘、除法常见病号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