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疗效分析

2012-01-22 21:03程春来艾立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毒副干扰素

程春来 艾立清

武汉长航总医院肿瘤科,湖北武汉430012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又难治的的恶性肿瘤,以起病隐袭、生长速度快、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为特点。8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时已存在远处转移、肝内播散或伴有严重的肝硬化,需采取内科治疗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但自 20世纪 50 年代以来,大多数化疗药用于肝癌治疗的有效率较低、可重复性差、毒副反应明显、易复发。所以寻找疾病缓解期长、有效率高、毒副反应低的治疗方案成为目前肝癌治疗的研究热点。笔者对2009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扰素联合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25~75岁,平均(49.5±5.3)岁。肝细胞癌经影像学、术后病理证实。对照组20例,采取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其中男 15例,女 5例,年龄 26~75岁,平均(51.5±4.6)岁;TNM 分期:2例Ⅰ期,12例Ⅱ期,2例Ⅲ期,4 例Ⅳ期;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5 例;肝功能 Child 分级:10例A 级,7例B 级,3 例C级;HBsAg 阳性16 例,阴性4例。实验组30例,采取干扰素+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 25~74 岁,平均(47.2±5.1) 岁;TNM 分期:4 例Ⅰ期,12 例Ⅱ期,8例Ⅲ 期,6 例Ⅳ期;根治性切除24 例,姑息性切除6例;肝功能 Child 分级:12例A 级,12 例 B 级,6例C 级;HBsAg阳性23例,阴性7例。所有患者一般状况计分 0~2分;患者平均术后 13 d开始化疗,中位循环次数3 ~6 个循环,平均4 次。

1.2 方法

对照组20例,第 1 天静脉推注阿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3021980)40~50 mg/m2;第1~5天静脉推注顺铂(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H20043889)20 mg/m2;第1~5天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11020237)500 mg/m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600万U干扰素(丽珠集团丽珠生物工程制药厂, S10980045),隔日1次,皮下注射,连用4~6周。

1.3 疗效评价

参照 RECIST 和 WHO 制定的标准改良如下:进展(PD):原有病变估计增大≥25%,有新病变出现,AFP 持续升高;稳定(SD):估计肿瘤减少<50%,病情无明显变化≥4 周,无新病变的出现,AFP 无明显变化;部分缓解(PR):肿瘤大小减少≥50%,并维持>4 周,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完全缓解(CR):未发现肿瘤或肿瘤消失,AFP下降至正常范围1倍之内,所有症状、体症消失,维持时间≥4 周。总有效率=(CR + PR)/总例数,临床获益率=(CR+ PR+SD)/总例数。毒副反应按照抗癌药物毒副反应 WHO 标准和美国 NCICTC进行评价 ,分为0~Ⅳ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分析数据,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对照组:CR为10%(2/20),PR为15%(3/20),SD为30%(6/20),PD 为 45%(9/20),总有效率为 25%,临床获益率为55%。实验组:CR为20%(6/30),PR为23.3%(7/30),SD为30% (9/30),PD为26.7% (8/30),总有效率为43.3%,临床获益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毒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无心电图改变,两组消化道反应、疼痛、脱发、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两项基本原则:(1)提高长期生存率的最有效手段是根治性手术切除; (2)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原发性肝癌因为就诊时多已属中晚期,失去了积极治疗机会,大于80%的原发性肝癌不能手术治疗,需采取包括全身化疗、血管介入治疗等在内的内科治疗。

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积极、有效方法,铂类、氟脲嘧啶类、喜树碱类和抗代谢药是近年来肝癌化疗主要药物。一般认为,单药全身化疗疗效差,有效率<10%,联合化疗的客观疗效应优于单药化疗。干扰素的敏感性对肝癌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干扰素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反应、促进细胞分化、抗病毒感染、抗肿瘤血管生成、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免疫调节及阻断原癌基因等多种功能[1-2]。干扰素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可调节许多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3-5],发挥抗肿瘤的效应。干扰素还可使细胞周期蛋白 D1的表达下调,从而使其相关激酶(如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2)活性降低,阻断肿瘤细胞的分裂[6]。

传统化疗药物顺铂的抗肿瘤谱广、抗肿瘤活性强、抗肿瘤作用显著。顺铂主要靶位点为DNA,可形成DNA-蛋白质交联、DNA链间交联、链内交联,使DNA的复制破坏及肿瘤细胞的分裂被抑制。氟尿嘧啶类药物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本药物,它在体内分别代谢为 5-氟脱氧尿苷酸和氟尿苷酸三磷酸,前者通过抑制胸腺核苷酸合成酶,使胸腺核苷酸的合成受到阻滞,最终导致DNA 合成障碍和胸腺核苷酸缺失;后者通过参与RNA 合成的过程使RNA 功能发生障碍[7]。

总之,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与目前常规治疗相比,疗效相当,但临床获益率较高,毒副反应较低,患者容易耐受,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新的选择。

[1] Calvisi DF,Simile MM,Ladu S,et al.Altered methionine metabolism and global DNA methylation in liver cancer:relationship with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prognosis[J].Int J Cancer,2007,121 (11):2410-2420.

[2] Chen TM,Huang PT,Tsai MH,et al.Predictors of alpha-fetoprotein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C,but no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d its normalization after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 2a-ribavirin combination therapy[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5):669-675.

[3] Chawla-Sarkar M,Lindner DJ,Liu YF,et al.Apoptosis and interferons:role of 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 as mediators of apoptosis[J].Apoptosis,2003,8(3):237.

[4] Rashmi R,Kumar S,Karunagaran D.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lacking Bax resist curcumin-induced apoptosis and Bax requirement is dispensable wit h ectopic expression of Smac or downregulation of Bcl-xL[J]. Carcinogenesis,2005,26(4):713.

[5] Yin H,Lee GI,Sedey KA,et al.Terphenyl-Based Bak BH3 alpha - helical proteomimetics as low-molecular -weight antagonists of Bcl-xL[J].J Am Chem Soc,2005,127(29):10191.

[6] Tomimaru Y,Eguchi H,Nagano H,et al.MicroRNA-21 induces resistance to the anti-tumour effect of interferon-α/5-fluorouracil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J].2010,103(10):1617-1626.

[7] Hu X,Chen W,Xu J.Downregulation of human 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 1 by RNAi enhances 5-fluorouracil response in pancreatic cancer[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0,57(104):1567-1572.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毒副干扰素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5-氟尿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