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麦养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症临床研究

2012-01-22 21:03杨振伟毛进云赵顺来郭振宇刘智慧柴艳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神经症养心心电图

杨振伟 毛进云 赵顺来 吴 强 郭振宇 刘智慧 柴艳丽 王 艳

1.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2.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使心脏神经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本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治疗有一定难度。许多患者有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上受到的痛苦折磨,往往比器质性心脏病还严重。西医治疗一般以小量镇静剂、植物神经调节剂、β受体阻滞剂为主,近期效果尚可,远期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本病日渐凸显其优势。本研究通过应用芪麦养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症患者临床研究,旨在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脏神经症患者2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芪麦养心颗粒治疗,每日3次,每次20 g,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排除患者过多疑虑。鼓励患者调畅情志,解除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诱因,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劳、紧张、精神刺激。鼓励患者适当加强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片(广州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601,10 mg/片),20 mg/次,3次/d;维生素B1片(上海辛帕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401,10 mg/片)10mg/次,3次 /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5037,25 mg/片),12.5 mg/次,2次/d。每晚睡前给予0.5 mg劳拉西泮片口服。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2 诊断标准

由于本病诊断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故参照《实用心脏病学》并参考《内科学》拟定观察病例纳入标准:有明显的精神刺激或过度紧张史;自觉心脏搏动增强或感到心慌,可有心动过速,心悸感觉非突发、突止,精神紧张使之加重;呼吸困难或胸闷憋气感、疲乏无力、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和加重常与体力活动无密切关系,而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心电图可有ST-T改变或早搏、心脏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不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1.3 疗效评定

有效:症状有改善,偶然心电图仍有非特异性ST-T改变或偶发期前收缩,但尚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治愈:治疗后1个月内心悸、呼吸困难或憋气感、疲乏无力、胸痛等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能坚持正常工作。显效: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有所改善,能坚持正常工作且回复到日常生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或有加重,心电图无任何改善。

1.4 选方依据

1.4.1 芪麦养心颗粒方药组成 黄芪20 g,淮小麦30 g,茯神15 g,红花 10 g,川芎 10 g,酸枣仁 30 g,远志 15 g,百合 30 g,夜交藤15 g,大枣10 g,柴胡10 g,甘草10 g。上药为1日量,由驻马店市中医院制剂室制作成浓缩颗粒剂,每包20 g。用法:每日3次,每次1包(20 g)。

1.4.2 方药释义 本方为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其构思精练,组方巧妙。有养心安神、补脾益气之功,主要用于脏躁证。归脾汤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至明·薛己补当归、远志二味,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是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其特点是心脾同治、气血并补;佐以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综观全方具有益气养心、安神定志之功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有效22例,治愈26例,显效45例,无效7例;对照组有效27例,治愈31例,显效24例,无效18例。可见,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脏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简称心脏神经症;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1]。

心脏神经症虽然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但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患者多到心血管内科就医。心脏神经症通常合并焦虑等心理方面的障碍,其主要症状有心悸、心前区不典型疼痛、胸闷、气短等典型的心血管症状,并有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的表现,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心电图的非特异性ST-T改变,偶发期前收缩等,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常因过劳、精神创伤或情绪激动而加重,迁延不愈。由于其没有严格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常与器质性心脏病相混淆,所以诊断有一定困难,心内科医师主要靠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胸片、平板实验、甚至是冠状动脉造影等排他性诊断,造成诊断和治疗率较低。患者常因反复发作造成巨大心理阴影,诸多无意义的昂贵检查也给不少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精神神经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而目前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还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以致本病易误诊误治。因此,要求临床医生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加强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代医学对于神经功能的了解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它引起循环系统调节障碍的确切环节和机制还不清楚,部分的调节紊乱可能是通过植物神经造成的[2]。所以,西医治疗本病一般以小剂量镇静剂、植物神经调节剂、β受体阻滞剂为主[3],近期效果尚可,远期疗效欠佳。

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日渐凸显其优势。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心脏神经症可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郁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乃情志不畅,郁而化火,耗伤心血,阴损及阳,致阳气浮越,神不内守,故出现心慌、易惊善恐、少寐多梦等[4]。

本研究通过严格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芪麦养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症治愈后不易复发,耐受性和远期疗效较好。应用芪麦养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症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为心内科医生对心脏神经症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丰富了中医药防治心脏神经症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好地服务临床,解除广大患者病痛。

[1]刘俊峰,简怀平.心脏神经症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4(5):1117.

[2]周铁生.心脏神经症患者个性特点及情绪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7(4):68-69.

[3]董承琅,陶寿淇,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张汉洪.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心神经官能症7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75-76.

猜你喜欢
神经症养心心电图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夏至养心喝“三茶”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夏季穴位养心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精神科医院门诊患者SCL—90测验结果的性别差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