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临床护士乙肝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分析

2012-01-22 21:03刘丽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刘丽芳 何 华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湖北赤壁 437300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简称乙肝,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和密切接触而传播的乙类传染病,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乙肝疫苗的普及,乙肝病毒感染率有所下降[1]。卫生部于2008年4月21日公布的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7.18%,但仍有96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由于,我国对乙肝末实行隔离措施,因此,潜在感染的风险较大,尤其是临床一线护理人员[2]。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日常工作中经常进行注射、穿刺、插管、采血、输血操作,并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存在感染的高危环境,如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尤其是被针刺伤后处理不得力,极易被感染,发生职业暴露原因与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规程时不规范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有关[3]。因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对临床护士感染乙肝病毒及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为全面预防乙肝职业暴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0月15个临床科室的2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年龄18~54岁,平均(35.0±6.3)岁,均为女性,工作年限1~37年,平均(15.0±5.4)年。

1.2 方法[4]

采用自行设计的乙肝感染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工作年限;职业暴露的原因、次数及处理情况;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乙肝感染情况。本次共发放调查表260份,回收243份,回收率为93.5%。

2 结果

2.1 职业暴露的原因、次数及处理情况

针刺伤为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发生,243人中有226人有针刺伤史,占93%,发生率1~2次/年。主要原因是拔针、回套针头、处理回收的输液管、注射器。针刺伤后88%以上的护士能正确处理伤口,进行血液监测的不到0.5%。

2.2 接受防护知识培训情况

只有12名护士表示接受过相关培训,培训率为5%。

2.3 疫苗接种情况

47名护士接种乙肝疫苗,只占19%。其中进行乙肝疫苗加强的占4.5%。

2.4 乙肝感染情况

有24名护士感染乙肝病毒,为健康携带者,占10%,主要为中年护士。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临床护士乙肝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原因有:(1)我国正常人群乙肝的感染率较高,而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的感染率则高于普通人群。全年作乙肝病毒检测约为9 100人次,占门诊人次7%,阳性率为19%。护士与隐性感染者密切接触,易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2)工作中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后没有按规范处理伤口。(3)乙肝疫苗接种率低。因此,应当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的管理工作:(1)招聘护士时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大三阳者不得招聘。一方面易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另一方面由于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对身体影响较大。(2)定期检查,提高护士乙肝免疫接种率。应加强护理人员乙肝疫苗的接种,采血人员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经血传播的乙肝[2],(3)加强培训,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考核,所有护士必须掌握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在护理操作和处理污物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已被公认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5]。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懂得采血、输液等操作中随时都存在着意外刺伤及与血液接触。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经伤口感染操作人员,仅0.004 mL带有乙肝病毒(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6]。采血、输液等操作时应戴手套、帽子、口罩,夏季穿裤子和不露足趾、背的工作鞋。工作前应自我检查,发现手及前臂有破损时,尽量避免采血(尤其是动脉血)等与血液接触机会大的操作[7]。(4)规范操作,严禁回套针头,防止针刺伤。(5)针刺伤后要正确处理伤口,被针刺伤后,将刺伤部位即刻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使其排出血液,然后用流动的净水或肥皂水冲洗,最后用碘酒或碘伏、酒精等消毒刺伤部位,以尽可能减少污染或感染的程度;同时应在24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 U,并接种乙肝疫苗3针,每针 20 μg,接种程序为 0、1、6 个月[8];(6)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对暴露后人群及时上报,进行血液监测。

[1]魏雪芳,杨琍琦,邵宜波,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情况的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09,6(4):59.

[2]闫皓,沙凝,张剑.血站采血护士皮肤感染的防护[J].山东医药,2005,45(35):30.

[3]李月清.护士职业暴露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123-123.

[4]李清华,韩杰,史爱玲,等.临床护士职业防护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82.

[5]Warren BJ,Donaldson R,Whaley M .Service leaming: Anadjunct to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and critcal thinking skius for bacr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J Nurs Eauc,2005,44(3):147.

[6]马小芳.采血人员意外刺伤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25-27.

[7]赵文斌.手术室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2-93.

[8]陈燕玲.预防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9):1120-1121.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