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营养与施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2-01-23 06:12,,,,,
作物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苎麻配方高产

,,,,,

(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8)

苎麻营养与施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丁莎莎,崔国贤,马渊博,白玉超,陈兵兵,郭婷

(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8)

对苎麻营养与施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在研究苎麻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的基础上,力求寻找适合苎麻的新型施肥技术和方法,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苎麻,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苎麻;营养平衡;配方施肥

苎麻俗称“中国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纤维作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保水保肥效果好[1]。我国苎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是重要的优质纺织原料和出口创汇畅销产品[2]。苎麻一年收获三季,有发达的地下根茎系统,可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有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因此,种植苎麻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国内外曾经有过关于苎麻养分含量和施肥作用的报道,对苎麻生育期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也进行过一些探讨[3]。但近些年针对苎麻的新型施肥技术鲜有研究,专门为苎麻生长发育提供的施肥技术和特点也未形成一定的体系。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报道进行综合整理,以为探索适合苎麻的养分含量及动态,测土配方施肥或精准施肥等技术提供一些依据。

1 苎麻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

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造成苎麻所吸收的养分量也不同,因此在植株养分含量、原麻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会出现差异。要使苎麻优质高产,其植株体内的各种养分含量应常处在一个适宜的范围之内[4]。

1.1 大量营养元素

各种营养元素中,氮对苎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施用氮肥以求高产是麻农常用的方法之一。周兆德等[5]认为: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苎麻的株高、茎粗、皮厚等都相应增长。若盲目施用氮肥,土壤供氮水平过高,会导致苎麻纤维支数明显下降。由于苎麻以营养生长为主,磷对苎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并不明显,麻农也较少施用磷肥。但万强等[4]的研究测定结果却表明:土壤有效磷、苎麻叶片含磷量仍与原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原麻纤维支数呈显著负相关。苎麻是嗜钾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土壤速效钾、钾肥施用量均与苎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大量施用钾肥是苎麻获得高产的另一技术措施。在相同品种和相似的气候条件下,苎麻叶片的含钾量和根系含钾量都与原麻纤维支数呈显著正相关。苎麻是一种吸收钙较多的作物,在氮、磷、钾肥供应充足时,对酸性红壤中生长的苎麻施用石灰,可以提高苎麻产量。镁对苎麻产量和品质均有良好作用,特别是在施钾水平较高时,配合施用镁肥,可以显著地提高钾肥的利用率,极显著地提高苎麻产量。因此,苎麻要获得优质高产,除了适宜的土壤条件外,还要进行合理施肥,具体如下: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镁肥和石灰。

1.2 微量元素

人们偏重于研究氮磷钾元素对苎麻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的影响,对微量元素的研究报道不多。皮美美等[6]研究认为,硼对原麻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施硼有提高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降低半纤维素、果胶物质和蜡质含量的趋势。任小松等[7]认为,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配施镁肥75 kg/hm2左右,可显著促进苎麻生长,增加苎麻产量7%以上。施用微肥时,穴施用量较大,而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法,在苗期封行前喷施0.1%的硼砂水溶液900 kg/hm2,旺长期喷施硫酸锌、硫酸锰等0.1%水溶液900 kg/hm2,可使原麻产量提高5%以上。由此而知,在施用氮、磷、钾化肥基础上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可显著提高苎麻品质和产量。

1.3 苎麻的营养平衡

在确保苎麻养分平衡的基础上,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对苎麻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能有效促进苎麻的营养生长。据严文淦等[8]研究,每产100 kg原麻需吸收N15.6 kg,P2O53.9 kg,K2O21.5 kg,其三要素的吸收比例为4.1∶1∶5.6。毛旭焰等[9]认为,高产苎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用比例以6.3∶1∶7.4较好,其原因是由于苎麻本身需钾、氮量就较大。但在苎麻生产中,应结合当地的耕地质量、生产水平、土壤测试值的养分丰缺指标等,合理确定氮、磷、钾肥用量,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罗代雄等[10]认为,按照养分总量平衡的概念与方法确定施肥量,不仅符合施肥既营养作物又营养土壤的双重作用原理,而且可大大简化施肥量的估算方法,简便实用。

2 对苎麻作物施肥技术及方法的探索

2.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其优势

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水平及肥料效应、以有机肥为基础、氮磷钾和微肥优化组配和合理施用的一种作物施肥技术[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示范推广,已有20多年的时间,但在全国覆盖率只有30%左右[12]。曾佐伟[13]在植物营养与肥料发展研究中提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推进科学施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是减少污染、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和油菜等作物中都有过相关的研究。张春燕等[14]曾做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探讨,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水稻配方施肥技术,提出了高产水稻施肥的参考模式。姚爱华[15]研究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后发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后能明显改善油菜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提高油菜产量,增加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若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于苎麻栽培,并进行科学施肥管理,将有望使苎麻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提高。程乐根等[16]在洞庭湖区连续3年在苎麻上进行3415施肥试验,摸索出了苎麻三季高产的三要素施肥数量及配方,氮磷钾含量头麻为1∶0.40∶0.59,二麻为1∶0.55∶0.78,三麻为1∶0.29∶1.18。2005年,沅江市被确定为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后,农业部门将苎麻作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主要作物之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3年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基本解决了苎麻施肥不合理问题,提高了苎麻产量和品质,促进了苎麻生产。

2.2 探索适合苎麻生长发育的新型肥料

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型肥料应运而生,新型肥料主要品种有氨基酸类叶面肥、腐植酸类叶面肥、中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含海藻酸的可溶性肥料、有机可溶性肥料、壳聚糖类叶面肥、土壤改良剂、微生物肥料等[17]。欧美、日本等国早在20世纪50代就已经开始研究缓释肥料并还逐渐形成了以脲甲醛、包硫尿素、树脂包等类型为代表的缓控释肥料产品。多肽肥料在我国已经面世,可提高化肥利用率20%以上,提高农作物产量15%~20%,使施肥成本大大降低。在减少肥料使用20%的情况下,农作物的产量不减,而且新型“多肽”肥料比传统肥料在抗病、改良品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尝试开发适合麻类作物的缓释肥料和多肽肥料[18]。

国际上开发了很多针对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的功能型肥料,其中可溶性大量元素叶面肥、生物肥等在苎麻上曾有过应用。陈悟等[19]针对不同叶面肥对苎麻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做过一定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类叶面肥能够促进苎麻根系生长,从而有效地利用深层土壤的养分与水分,对促进苎麻根系生长、茎叶生长、增加麻纤维产量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显著增加苎麻产量,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农民收入。庄庆丰等[20]在对苎麻施用阿姆斯生物配方肥后,发现施用该配方肥能够提高苎麻产量。郭斌等[21]在研究苎麻施用生物肥的效果中提到,利用固氮菌、根瘤菌、磷细菌、钾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来解决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利用其有益分泌物来刺激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并且通过两年试验示范,证实苎麻施用生物肥后能够增产增收、改良品质,且不污染环境,是一项有推广前途的农业新技术。2008年山东推荐的纳米863肥料在大棚叶面施肥后,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特别适用于需磷、钾较多的作物。它可显著提高作物抗病、抗虫、抗寒、抗热、抗旱、抗涝、抗衰等能力,可广泛用于作物的各个生长阶段,增产效果极其显著。这种新型的肥料是否适用于苎麻有待进一步研究。

3 苎麻营养与施肥存在的问题

苎麻施肥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者通常凭经验施肥,在管理上也较粗放,不够精准和系统。应多尝试使用规范的配方施肥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也能紧随科研前沿的步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苎麻生理生化性质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应借鉴其他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方式,加强麻类作物在这方面的研究,根据苎麻的需肥规律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形成规范和标准。

目前苎麻营养与施肥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未在麻类产业中形成稳定的研究体系,这方面还要更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找到最适合麻类生长的施肥配方;在运用最前沿的科学手段解决麻类缺素症状和营养不均上还有很大的欠缺,需要加以改进;当今一些新型施肥手段和新型肥料在麻类作物中的应用也较少。查阅近几年的文献,与麻类营养施肥相关的不多,也说明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欠缺。要研究各种施肥技术和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寻求适合麻类作物生长发育的平衡施肥方法。

4 展望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动了肥料结构的优化、肥料生产营销体系的创新,但在麻类作物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应在苎麻上大力推广,进一步深化测土配方施肥中难点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展田间试验、分析测试、数据处理、配方制定等方面的创新和示范,不断提高苎麻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水平。对苎麻营养规律与施肥的深化技术研究、技术的应用水平应引起足够重视。施肥技术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在高产超高产目标下进行苎麻的营养吸收规律研究,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加强苎麻的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前人已对苎麻氮、磷、钾施肥的技术原理做过系统研究,可以结合最新型的微生物肥料、纳米肥料、缓释肥料等,维持苎麻养分平衡,施用适合麻类作物的新型肥料,形成系统规范的施肥体系,提高苎麻的肥料利用效率,改善苎麻生长发育中遭受的病虫害威胁,减缓苎麻败蔸的趋势,最终提高苎麻产量,增强苎麻的经济效益。

[1] 肖红松.苎麻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农艺调控及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2] 欧阳西荣,唐守伟.苎麻高产高效栽培与综合利用技术综述[J].中国麻业科学,2008,30(2):84-88.

[3] 王朝云,严文淦,掲雨成.苎麻养分吸收动态及施肥效果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4,27(2):62-71.

[4] 万 强,肖泽宏,王春桃,等.苎麻优质高产的营养特性与合理施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15:70-75.

[5] 周兆德,李天贵,王春桃,等.苎麻肥料效应的研究[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9,15:76-82.

[6] 皮美美,刘武定,郑 伟.苎麻硼素营养诊断和施硼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3,26(1):36-43.

[7] 任小松,张中华,李亚玲,等.氮磷钾及微肥对苎麻产量、纤维细度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6,(5):37-38,57.

[8] 严文淦,王敏裳,等.高产苎麻吸肥规律与土壤营养条件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83,(5):24-26.

[9] 毛旭焰,丁祥海.高产苎麻施肥水平调查研究[J].中国麻作,1987,(3):9-10.

[10]罗代雄,马玉兰,张学俭.关于施肥技术中养分平衡的概念与方法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09,(4):8-9,67.

[11]皮素琴.实施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策略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57-58.

[12]张 琴.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施用史上的一次革命[J].中国农资,2005,(2):47.

[13]曾佐伟.植物营养与肥料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2009,(3):31-32.

[14]张春燕,赵美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05.

[15]姚爱华.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55-56.

[16]程乐根,李学初,颜克松,等.洞庭湖区苎麻施肥技术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08,30(5):256-260.

[17]白由路,杨俐苹.我国农业中的测土配方施肥[J].土壤肥料,2006,(2):3-7.

[18]金 灵,汤 洁.新型肥料蕴藏无限商机[J].中国农资,2009,(10):35-36.

[19]陈 悟,曾庆福,潘 飞,等.不同叶面肥对苎麻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426-1427.

[20]庄庆丰,谭武雄,刘 念,等.苎麻施用阿姆斯生物配方肥试验示范简报[J].中国麻业科学,2008,30(5):248-251.

[21]郭 斌,李艳红,崔国清,等.苎麻施用生物肥的效果[J].中国麻业,2003,25(1):22-24.

ResearchStatusandProspectonNutritionandFertilizationinRamie

DINGSha-sha,CUIGuo-xian,MAYuan-bo,BAIYu-chao,CHENBing-bing,GUOTing

(Ramie Research Institut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n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in ramie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researching on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ule of fertilization requirement in ramie, we strove to find new fertilization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o produce high yielding and good quality rami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trends on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in ramie was prospected.

Ramie; Nutrient balance; Formula fertilization

丁莎莎(1986),女,汉族,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生,Email:309214519@qq.com。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麻类营养与施肥岗位(nycytx-19-E17);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1B282)。

S563.106

A

1001-5280(2012)01--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1.

猜你喜欢
苎麻配方高产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苎麻光合特性的影响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悬铃叶苎麻基因组DNA的六种提取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