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胃管固定器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2-01-23 11:54樊玲吴李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12期
关键词:胃管舒适度常规

樊玲 吴李莉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安置胃管并保留行鼻饲或胃肠减压,是常规性的护理操作,但如何简便、稳妥地固定胃管,就成为此类患者的护理难点。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固定胃管的方法 和器械,但仍存在不足。笔者近年应用自锁式胃管固定器固定胃管,临床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150例安置胃管的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5例,对照组75例,除外患者死亡、转院治疗等情况致病例脱落者10例(均为因病情变化未达到各组疗程观察的最低限)。最终纳入统计的为试验组74例,对照组66例,共计140例。试验组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60.38±13.32)岁;意识清楚73例,意识不清楚1例;首次置管65例,再次置管9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32例;年龄(54.62±15.29)岁;意识清楚66例,无意识不清楚者;灼首次置管。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置管。试验组用自锁式胃管固定器(为将胃管穿入橡胶软管孔内,然后根据患者的需求可在脑后或颈下进行固定并调节松紧的一种用具)。对照组常规胶布固定。两组患者均观察疗程均为1~2周,进行常规胃管护理。

1.3 观察内容(1)固定牢固率=试验期间各组未脱落的人数/各组总人数(以留置胃管时标记好的刻度为标准,胃管脱出3~5 cm以上为脱出)。(2)舒适度:设舒适、中度舒适、不舒适3个等级。以患者自觉感受为主,患者打分。(3)不良刺激发生率(各组对皮肤的不良刺激,反应为红、肿、热、痛、痒等/各组总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胃管固定效果情况比较见表1。结果 示7 d内两种胃管固定效果相近(P>0.05)。14 d内两组胃管固定情况比较,试验组胃管脱落频次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胃管固定效果情况比较(n)

2.2 两组的胃管固定舒适度情况比较见表2。结果 示试验组舒适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胃管固定舒适度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见表3。结果 示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近(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安置胃管并保留行鼻饲或胃肠减压术,是常规性护理技术操作,如何牢固地固定胃管,是护理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常见的固定方法 有:(1)胶布固定;(2)线或布器固定,包括细绳固定、白纱器固定、胶布加细线固定。线固定牢固,无明显刺激,但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息息相关,且需要两个人配合。(3)器械包括瓶塞(青霉素类药瓶塞除外,以防止药物过敏),钢丝夹、止血器固定、鼻吸氧管等。常规胶布固定及改良胶布固定,皮肤刺激大,固定不牢。线、带等固定牢固,不良刺激小,但与操作者的技术有相当大的影响,且需要2人合作。其他器具刺激大,须预先准备,影响固定,甚至有继发感染的风险。笔者使用的自锁式胃管固定器,是将胃管穿入一环形橡胶软管孔内,然后根据病情或患者的需求可在脑后或颈下进行固定并调节松紧的一种用具。其优点在于固定效果好,操作简便,固定时间长,既保持了患者面部的整洁,又避免了胶布与面部直接粘贴引起的过敏及易滑脱现象。目前国内尚无自锁式胃管固定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报道。本观察表明,采用自锁式胃管固定器固定胃管,与传统胶布固定胃管的方法 相比,在固定效果、舒适度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猜你喜欢
胃管舒适度常规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常规之外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急诊昏迷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