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模式的发展

2012-01-24 09:50卞超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5期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士

卞超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专门学科,医学的护理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地适应着这一发展。现今护理模式已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注重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服务,全方位对患者进行服务[1],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

1 服务模式的改革

1.1 服务模式的现状 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是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服务都起到对疾病的治疗的作用。现今我国各级医院的护理人员还主要是对医嘱进行执行,成为医生的辅助人员,各项护理模式没有开展起来。对患者的护理理念是从业人员需要的价值观和信念,其会对从业人员起到指导作用,并在各项工作中有所体现。目前护理从业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从业人员需随时牢记这一理念,把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从而为其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

1.2 进行改革的重要性 现今各项技术都在不断发展进化,医疗技术不断更新,人们生活不断改善,故对健康的追求也非常地强烈,现今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提高医疗服务的要求,护理模式需要进行改革[2]。各级医院已经开始关注起此问题,对护理服务质量尤其关注[3]。在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的大好形势下,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使临床中对患者的护理更加有效,让患者得到安全的服务,并应对各种人员的医疗要求给予满足,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对此情况有所认识,并不断转变自身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以适应新的治疗技术应用,此专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所有的从业人员共同努力来完成。

2 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的转变

2.1 功能制护理模式 功能制护理是以工作为中心的护理方式,护士长按照护理工作的内容分配护理人员,每1~2名护士负责其中一个特定任务,各班护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患者所需的全部护理,护士长监督所有工作。传统观念认为“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关注的重点是疾病;功能制护理则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见的基础护理为主,注重发挥护理的职能,缺乏思考和主动性;护理工作任务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于是形成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2.2 责任制护理模式 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转向责任制护理,这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的困惑和难题,阻碍了责任制护理的发展,我国将“Primary Nursing”译为责任制护理,认为它是一种临床护理制度,其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责任护士与经管医生一样,可以称作患者的经管护士。一般情况下,1名护士负责护理3~7名患者,患者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找责任护士帮助解决。因此,责任制护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理念。但是,由于责任制护理需要护士较多,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也较高,使责任护士产生了压力,因为责任护士一上夜班或者休息,护理程序就会中断,与患者的责任关系就不存在,无法保障24 h负责。我国目前由于受条件限制,还未全面实施,正处于试行阶段,多数医院只在部分科室或部分病室开展。

3 责任制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转变

3.1 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美籍华裔护理学家袁剑云博士积累三十年临床、教学、管理的经验为中国护理改革设计的科学方案。它是以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成工作模式。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服务对象的开放性整体为问题思考框架的临床护理方式,它是从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而来。但是开展整体护理,不能仅靠护士来完成,更需要来自医院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只有有效的支持系统的配合,充分利用护士的人力资源,才能更好地将护士留在患者身边,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直接护理。

3.2 个性化的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的护理工作模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整体护理的临床实践,护理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定随着护理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比如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多元文化护理模式等。

美国人华生博士提出对患者进行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中,所谓“人性照顾”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照顾[4]。以疾病为中心还是以患者为中心,是传统疾病护理模式和新型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根本区别。“以人为本,以患者为核心”是整体护理最基本的内涵。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5]。

4 展望

21世纪是一个安全服务质量的世纪,也是医疗安全质量竞争的世纪。随着整体护理的临床实践,护理模式也必定随着护理实践的发展而变化,以上各种护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特点,为了使护理工作更安全、有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多层次的服务以满足各类患者的需求。需要面对此问题,注重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完善医院的各项基础设施,合理安排患者,提高管理水平;适应新的管理理念和医疗模式,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相信通过努力,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着想,一切让患者满意”,医院可通过此项服务增强影响力,增强在地区及全国的竞争能力,建立医院的品牌形象。通过不断完善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模式,可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完善服务体系。

[1]李遵清,李传平,岳淑英,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12-13.

[2]张汉林,乔梁,卢进勇,等.国际化竞争-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367-372.

[3]王云霞,张战地,陆毅.门诊部实施ISO900429004国际标准加强服务质量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1,1(1):282-230.

[4]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5]谢凤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运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5-17.

猜你喜欢
责任制整体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