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刺放血疗法治疗脑外伤性头痛

2012-01-25 00:49温志华贾建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3期
关键词:脑外伤真空头痛

温志华 贾建新

(山西省阳泉荫营煤业有限公司医院,045053)

外伤性头痛常见于脑外伤后,头痛的轻重与外伤程度比较一致。但也有外伤轻而头痛异常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者。脑外伤3个月后仍有头痛者,可考虑脑外伤后遗症。

治疗方法

1.材料:放血针、棉签、碘伏、真空罐。

2.取穴:然谷周围。

3.方法:①定位,然谷穴附近皮肤紧绷微凸,皮肤有青筋,压痛(+)。②常规皮肤消毒。③点刺放血后再拔罐。仔细观察局部浅表静脉血管的变化。用锋利的中小号三棱针斜刺手法进针,深度2~5mm。以刺破血管靠近体表的管壁,让血液顺着针孔自然流出(有的血液会急涌而出)。出血停止后再用真空罐拔罐协助出血,留置5~10min后起罐,反复拔罐2~3次。④擦净血迹,针孔再用2%碘伏消毒。

4.注意事项:①皮肤、针具、真空罐要严格消毒。②嘱咐病人施针处不要接触污物,预防感染。③孕妇、产后以及月经期间或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使用。

典型病例

患者,男,36岁。主因:外伤致头痛、头晕、伤口出血1h入院。患者工作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头部及臀部着力,当时昏迷半小时。醒后感头痛,头晕剧烈伴头部伤口出血,呕吐1次。经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神志清,精神恍惚,血压125/90mmHg。后枕部可见约6cm长度头皮裂伤,深达骨膜。臀部触痛(+),余(-)。入院诊断: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②头皮裂伤。③臀部软组织损伤。经清创缝合术,肌注TAT,抗感染治疗,止血,止痛,营养脑细胞,腰椎穿刺治疗。入院4h后,患者头痛剧烈,用止痛针无效。请针灸科会诊。查:患者双侧然谷穴附近皮肤紧绷隆起,局部有青筋,压痛(⧺ )。给予点刺放血,血液急涌而出,血色为暗紫色,血止后用真空罐反复拔罐2~3次,出血20~30ml,血色逐渐变红。1h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体温有所下降。患者头部仍有轻微的紧箍感。5天后再行放血1次,症状完全消失。住院10天,CT复查恢复正常出院。随访至今未再头痛、头晕。

体会

中医学认为,瘀血是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疼痛多由气滞血瘀、闭塞不通引起。“瘀则生痛,痛则不通”。现在看来瘀血应等同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障碍。活血化瘀是中医止痛的有效方法。“菀陈则除之,去血脉也”,是古人早就总结的针刺放血的活血化瘀手段。古人治痛多采用“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取血脉以散恶血”的治疗手段。

现代医学认为,针刺放血疗法的镇痛机制,一方面是通过局部血液的流出,可直接使部分致痛物质随血液排出体外,恢复微环境正常的动态平衡,减少致痛物质的生成和堆积。另一方面刺血疗法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同时,使组织损伤时由组织细胞所产生和释放的各种超微致痛物质及时降解,灵活转运,阻断了痛觉冲动产生的这一环节,也就是直接改变了神经末梢和神经纤维所处微环境中神经递质等生化物质的失衡,使疼痛冲动不再产生、传递和感知。刺血疗法调整了血液的流速、流量,通过神经—血管—体液的调整来阻断疼痛的产生。促使机体恢复对疼痛的自我调控能力,所以镇痛的范围很广泛。

然谷穴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足少阴肾经通向脊柱(长强,属督脉),而督脉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然谷穴为脑外伤、脑震荡的急救要穴。医者要大胆早期应用,越早应用疗效越好。本法简便、易行、经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外伤真空头痛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真空与低温》2022年总目次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头痛怎样保健
EVOLO真空胎专用转换组和真空气密胎垫
HPLC法同时测定六经头痛片中4种成分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罕见病的“政策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