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2-01-25 00:49罗姝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3期
关键词:传染科护患传染病

罗姝芳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032200)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只有把握传染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才能有效地运用和实施沟通,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的目的。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1.不能适应传染病人这样的角色:病人一旦被确诊为传染病,往往感到震惊,疑虑,羞愧,甚至否认,产生回避心理。尤其是感染性疾病患者,很害怕明确诊断后被人嫌弃而自我封闭,不和亲人朋友联系,对周围人的言行变得异常敏感,有时还会发生曲解和猜疑,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更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无法救治,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有研究表示,传染病人的心理问题随着其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2.长时间的隔离导致病人自卑、自闭、孤独:传染病人一旦被确诊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立即在心理和行为上与周围人划上了一条鸿沟,自我价值感突然降低,感到自己成了人们望而却步的人,成了惹人讨厌的人,而自卑,因隔离治疗而孤独。重症病人更是自卑自怜,有时无缘无故大发脾气,有时麻木不仁,好似大难来临,甚至自我封闭,不和任何人说话或接触。他们心理承受力减弱,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出现孤独、自卑、抑郁、易激惹等症状。

3.社交障碍:传染性疾病有隔离的要求,普通人群对传染病存在理论上的误解,认为与患者面对面说说话、吃个饭、握个手就会被传染,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焦虑升学、就业、恋爱、婚姻和家庭因之受到影响甚至被遗弃而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波动,常表现出紧张、担心、焦虑、偏激、恐惧、易怒等。

4.对预后缺乏信心:慢性传染病病人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经久难愈,加之高额的医疗费用,都会给患者带来许多影响。患者常表现出质疑、愤怒,甚至谩骂等心理问题。

传染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1.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这是建立良好护患沟通的重要基础。患者入院初期医护人员通过主动、热情的招呼接待,自我介绍,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如病人家属迫切想知道主管大夫与责任护士的技术实力,想知道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及就餐、用水、如厕等生活饮食情况。我们要利用这个时机,让患者及家属最大限度地了解我们的一切,及时告知医生职称水平,隔离治疗的必要性,病室的消毒设施使用等。

2.相关知识的沟通:初次发病的病人,对该病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以为经过积极治疗就会很快康复。住院后我们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告知其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护知识、平日的饮食起居、如何与他人常规隔离下正常相处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但一般触摸、握手、拥抱等是不会被传染的,不要过于紧张。告知他们除非是某些特殊专业或岗位,处于稳定期的慢性传染病人完全是可以正常上学和工作的,也可以恋爱结婚。教育病人要尊重和保护他人利益的预防措施,如结核病人外出要带好口罩,不能随地吐痰等。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与别人共用餐具、牙具、剃须刀等日常生活用品,也必须学会理解别人对传染病人存在的恐惧心理。

3.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护患认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为以后的交往沟通打下基础。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我们在加强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充分理解尊重病人,平等地对待病人,通过诚恳的话语,微笑的表情,点头、注目、握手、触摸等,拉近我们与患者及家属间的距离,让他们倍感亲切、温暖,能够敞开心扉,及时反映自己的病情及想法。如:某女,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患肺结核入住感染性疾病科隔离治疗。一度性格外向、温顺的她突然脾气暴躁,少言寡语,家属很是着急。了解情况后,我们及时做了如下沟通工作:①引导其倾诉,让患者说出其心理顾虑及感受。②专注倾听,让其说出对疾病的看法,尽量不打断,不反驳,要严肃点头、握手,深表理解和感同身受。③提供支持鼓励和肯定。表达我们的同情,赞美患者的好人缘,传达父母及同学、老师的殷切期望,承诺我们会用最好的服务、最优秀的技术、最强的责任心、最大的爱心,帮她渡过难关。通过以上的沟通,患者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很快病情得到控制。

4.在护患沟通中触摸的灵活应用:能够让患者产生不嫌弃的感觉。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触摸对传染病人尤为重要,能够拉近心理距离,消除恐惧,是无声的安慰和重要的心理支持。如:一位重型肝炎患者,男,41岁。初次发病,极度乏力,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眼神中流露着恐惧和无奈。责任护士热情接待,主动与其握手,协助病人取好体位,盖好被子,测量生命体征。护士的热情和不嫌弃让其感到温暖,激动地说:“我以为你们大家会嫌弃我,讨厌我”。

5.出院时的沟通:针对患者及家属担心的出院后一系列问题,通过住院期间对患者的全面了解进行评估,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①康复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服药时间、种类、剂量、方法 。②活动问题:适当活动,动静结合,适宜散步、体操、太极,活动量以不引起不适为宜。③合理膳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禁酒。④定时作息,情绪稳定:指导其自我调节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⑤定时复诊:告知其复诊的时间、地点、联系电话。⑥教会其常规家庭用药、防护、保健知识,指导如何监测病情。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际关系领域的沟通艺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要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就应当努力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以表现出护士良好的修养并体现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感染性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及时有效满意的沟通,会对患者起到积极作用;充分的倾听能拉近护患间的距离。沟通技巧的灵活应用会让我们的工作轻松、高效,更为患者营造和谐的康复氛围,消除影响疾病康复的不良情绪,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护患关系和谐。

猜你喜欢
传染科护患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传染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
优质护理服务在传染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
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