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医疗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2012-01-27 05:38何彩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9期
关键词:标准化医疗制度

何彩平

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管理是围绕医疗设备而开展的一系列组织与计划的总称,是为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恰当的医疗设备,包括对设备从选择、谈判、使用、维护、修理直至报废处理工作过程的总称。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中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新型的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理论。管理要高效率,必须加强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严密,各项技术、质量标准形成体系。

现代医疗设备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精度高、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及更新周期短,医疗设备的安装和工作环境要求高,在医疗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进行标准化管理能使各项技术质量标准形成体系[1]。因此,正确选择医疗设备、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是保证高效率、低成本和节约资金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进行标准化管理。

1 规章制度标准化

要适应高科技医学发展,离不开高、精、尖的医疗仪器,只有一流的管理和技术,一流的设备和服务才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手段。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严格按标准、程序办事,把医院医疗设备作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从规章制度标准化入手,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系统,宣传医院技术设备优势,扩大医院声誉和知名度。使医疗设备管理从不计成本转变为重视经济效益的经营型,从单纯院内技术活动转变为院内外结合的注重社会效益的开放型[2]。实践表明,建立、健全和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并使其标准化,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些制度主要包括设备科工作议事制度;医疗设备规范管理制度;医疗设备档案建设制度;设备维修工作制度;设备科库房物品请领制度;设备巡回检修制度;大型、贵重仪器的验收制度;医疗仪器的报废制度;医疗设备的赔偿制度;库房安全防火制度;医院医用高压电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计量设备周期性鉴定制度;压力容器、大型、精密和贵重仪器培训上岗考核制度;设备科各类人员职责和设备科采购制度等。

2 技术标准体系化

医院医疗设备、装备管理应根据学科形成新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形成系统。

2.1 学科优势建设系统

主要包括医院的主干学科所涉及的医疗设备系统,如γ刀治疗、显微外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肝胆、消化道疾病治疗、临床免疫治疗等。

2.2 辅助检查治疗系统

主要包括医院辅助科室及门、急诊涉及的医疗设备系统,如肾病透析、放射介人导管治疗、门诊观察治疗、康复治疗、ICU重病监护治疗、CCU心血管疾病监护等。

2.3 功能检查诊断系统

主要包括疾病检查诊断相关的医疗设备系统,如MRI图像扫描诊断、CT的X射线断层扫描、彩色超声诊断、双向血管造影诊断、内窥镜检查诊断等。

2.4 其他保障系统

主要包括声像摄影、科研教学、信息建设及医疗保障所涉及的设备器材,如标本摄影、临床病例摄影、内窥检查摄影、病理切片摄影、资料反拍、显示图像摄影、录音、录像、幻灯制作、科研试验、动物实验、微机联网管理、呼叫信号、病案管理、管道供氧及负压吸引、精密电子设备维修,医学计量监测、无菌抢救器材供应等[3]。根据不同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和达标标准,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建立体系化资料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分别建档、编制目标,各系统资料以表格或图示等形式记录,严格落实收集、整理、检查反馈等标准化管理措施。通过技术标准体系化,可使管理者和使用者认识到资料的收集与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者随时掌握各系统医疗设备的动态及各项数据,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更好的发挥指导、协调等管理职能[4]。

3 设备管理规范化

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门融科学性、技术性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到机械、电子、医学、计算机、光学、核医学及商贸、统计等各个学科[5]。医疗设备管理规范化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实行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设备管理各项工作都应有适应于现代化要求的工作规范,才能保证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医疗设备管理的规范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在从事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观察到,除个体特殊仪器设备需要做特殊处理外,大多数仪器设备尤其是临床通用和常用的设备管理和使用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规范性的科学方法,如合理购置、合理调拔、专管专用和专管共用等。科室使用设备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行专人保管使用制度和使用记录制度,不能专人保管的设备要有使用交接班记录。加强设备的使用技术培训,操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保养要求,有些设备要求使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持有上岗证方能使用机器[6-7]。按照科学方法去执行就可避免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而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管理,需要医院工作质量管理各系统之间的协调一致,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没有医院医疗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就不可能产生稳定和优良的医疗质量,更不可能保证其不断提高。

[1]孙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1):57-59.

[2]张超群,吴向阳,杭建金.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84-86.

[3]许鸣,张亮.医疗设备管理的矛盾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2):112,153.

[4]肖平.医疗设备管理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A):138-139.

[5]张玉林,宋娟,相玉香.医疗设备管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1(9):58-59.

[6]曹阳.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0):131,135.

[7]李向东,崔骊.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工作安全[J].中国医学装备,2011.8(4):48.

猜你喜欢
标准化医疗制度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标准化简述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