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2-01-27 17:42王丽芳王丽梅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1期
关键词:需求者财务报告会计信息

王丽芳 王丽梅

1.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青海西宁 810008

探析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王丽芳1王丽梅2

1.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青海西宁 810008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普及,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不再完全取决于资源和资本以及硬件技术的数量和规模,更多的可能是要依赖于知识、信息、人力资源、高科技等软资产。而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在满足会计信息需求方面存在很多缺陷,未来我们需要多元化,更具前瞻性、时效性的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报表附注;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使知识转化为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再加上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在线财务报告的积极推广,财务报告披露方式的创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都使得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要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快,金融手段的不断创新促使各种新的交易和业务应运而生。此时,会计信息决策作用日益重要,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要求,而且需要及时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此外,会计信息的处理技术与方式也得到了改进,信息技术革命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和传递和使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使得会计信息超越同界,在全球范围内及时传递和共享成为现实,也使财务报告变革势在必行。

1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

1.1 无法满足不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不同需求

财务会计报告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向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作为债权人,其最想了解的是企业偿债和支付能力方面的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更想了解的是企业保值增值的能力;企业的供应商,则更想了解企业的长期经营能力,信用和生产状况等;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则需要了解企业拥有的资源,承担的义务以及投入资本的构成等各方面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偿债、盈利、营运、成长等。而目前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四表一注”,无论其构成体系还是排列顺序,基本都是基于债权人的角度设计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债权人和所有者,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需求。

1.2 无法提供更具时效性的会计信息

由于经济环境和财务环境的变化,会计信息需求者对同样的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如需要更具时效性的会计信息。信息最本质的特征是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能给商家带来滚滚财源,也能为投资者尽快做出决策,应对风险,避免损失提供参考。按照惯例,我国的财务报告是按年披露,会计信息带有明显的滞后性。随着企业生产周期动缩短,竞争加剧,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会计信息需求者希望随时能得到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按照《公司法》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最晚要求在次年的4月30日以前对外公开披露,基金公司披露其基金持仓情况也往往是在季后一个月或年度后的两三个月之后。在现代社会,两三个月的时间,足以使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是破产倒闭。

1.3 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预测性

关于会计的目标,曾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决策有用观逐渐取代了受托责任观,即会计的目标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服务。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竞争激烈,价格瞬息万变,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需求者更希望得到关于企业未来前景的预测信息。现行的财务报告都是对企业历史的经营状况的总结,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滞后于企业现在的发展状况,更不能对未来的前景做出恰当的预测。虽然2006年以后我国在很多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表的列报也开始注重资产负债的预期性特征,但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依然是对历史的总结,这对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前瞻性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1.4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够完整

1)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现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按照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的现有分类进行资产负债的列报,而衍生金融工具往往不符合传统理论关于资产负债的定义,所以无法再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报。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有关金融衍生工具的业务会越来越多,不能披露或不能充分披露有关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就无法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

2)缺乏社会责任方面的会计信息。目前,财务会计报告是否披露关于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尚无强制性要求,属企业自愿行为。因此目前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只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对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完成的社会责任不披露或很少披露。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要兼顾社会效益,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关资源消耗、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碳排放等进行核算与计量,对社区建设,人力资源培训,产品质量,社会保障,环境绿化等信息予以披露。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对于此几乎是空白。

2 财务会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提供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财务报告

现行的财务报告是一种通用报告模式,提供给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相同的财务报告,这满足了可比性的要求,却忽略了相关性。

1) 针对不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不同需求,输出不同的简式财务报告。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其对财务报告的关注点不同,而现行的标准财务报告无法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并且随着现代经济交易的复杂化,企业规模的扩大化,财务报告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多,而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关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在提供标准化的详细财务报告的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财务软件,针对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在线生成不同的简式财务报告。如针对债权人,可以提供重点披露偿债能力的简式财务报告;这对投资者,可以是更标准的关于企业增值保值的简式报告;甚至可以针对缺乏财会专业知识的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最简单,最直接的财务报告。

2) 针对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不同需求,输出不同计量属性的财务报告。过去的财务报告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一统天下,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的财务报告更具可靠性,但缺乏相关性。随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目标认识的转变,我们认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更需要具有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输出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和钱前瞻性。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与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业务阅历越多,金融资产其天生的计量属性就是公允价值。因此,在未来企业必须提供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并重的财务报告,或利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同时输出不同计量属性的财务报告,既满足可靠性原则,有满足相关性原则。虽然我国在2006年的会计准则中已谨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但这可能还远远不够,未来的趋势是普遍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2.2 提供更具时效性的财务报告

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在线实时财务报告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而在线实时财务报告模式是解决会计信息滞后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措施。考虑到信息成本,绝对的实时报告时不现实的,但是利用现代科技,尽可能缩短财务报告的周期,根据需要输出财务报告还是可能的。

2.3 报表附注在未来会成为财务报告的主体

根据永安国际会计公司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报告信息量自1972年以来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附注内容的增长速度则高达7.5%。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来看,表外信息也是有增无减,甚至有加速度趋势。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由于附注在披露方式上的灵活性和披露内容上的多样性,附注将取代报表,成为财务报告的主体。因此,现阶段必须细化报表附注的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对附注披露的内容要进行分类管理。

2.3.1 强制披露的主要内容

(1)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由于管理部门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其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分析的内容应包括:有关企业财务、经营和业绩变化的原因;财务状况的重大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等。

(2)企业有关未来经营前瞻性信息。主要指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事前评估。包括: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管理部门的经营计划;实际经营业绩与之前已披露的机遇与风险以及与当前计划的比较等。

(3)物价变动与社会责任信息。现代社会,物价上涨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为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在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物价变动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盈利的影响。

社会责任信息应披露:碳排放指标;环境保护及治理污染方面的开支情况;纳税情况;人员培训的开支;社会捐赠情况等。

(4)银行、工商和税务部门对企业的评价。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债权人,也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提供者。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银行需要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估,并要求企业提供资信报告,贷款发放后,银行会定期进行回访,并记录贷款使用情况以及还贷情况。这些信息可以要求企业在附注中加以披露。工商部门每年要对企业进行年检并出具年检报告。对于年检报告也可要求企业在附注中予以披露。税务部门行使国家赋予的税收职权,在报表附注中应将企业纳税情况加以说明,除纳税种类和金额外,对没有及时纳税以及偷税、逃税情况予以披露。

2.3.2 自愿披露部分

自愿披露的内容企业可根据需要自行掌握,使披露的信息既能达到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决策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保护企业自身,宣传企业的目的。掌握以下原则:保证表外信息符合一般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可理解性与相关性原则;资料来源真实可靠;信息表述恰当。

[1]杨政,董必荣,施平.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困境评析[J].会计研究,2007,(1).

[2]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3]周淑芬.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会计报告的冲击[J].经济师,2009年,(9).

[4]喻小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规范的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07,(1).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1.088

王丽芳(1969—)女,汉族,河南辉县市人。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需求者财务报告会计信息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基于信号博弈的我国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研究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体育保险市场化发展研究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