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践研究
——以农村医学专业中专学历教育为例

2012-01-27 17:42简亚平李祖祥易国里刘美红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1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卫生我院

简亚平 杨 铭 李祖祥 易国里 刘美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100

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践研究
——以农村医学专业中专学历教育为例

简亚平 杨 铭 李祖祥 易国里 刘美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100

农村医学专业中专学历教育是湖南省加快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所采取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形式,针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在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改革,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医学专业;中专学历;临床;教学质量

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现普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卫生执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较低,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现状[1],为加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湖南省从2009年开始举办农村医学中专学历教育,招生对象为凡在乡镇卫生院、血防站从事临床医疗卫生服务工作2年以上,初中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医学教育经历、未取得全日制医药卫生类专业学历和执业资格,身体健康、在编在岗的临床专业人员。学习专业为农村医学,学制两年。目的是提高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解决农村卫生人才“本土化”问题,我院作为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职院校承担了三届共1100多人的教学,针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上进行了初步探索。

1 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践措施

1.1 培养对象及培养方案

农村医学中专学历教育培养对象为在编在岗的临床专业人员,作为基层一线卫生技术人员,部分为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部分为因各种原因不具备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原各县卫校的中专学生,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基层临床工作经验,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针对培养对象的特点,我们依据湖南省卫生厅制定的《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院内专业教师、一线临床医生、乡镇社区医疗管理人员反复论证、制订了教学计划,依据临床医学专业的行业“金”标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我院在课程的设置上一是侧重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指挥棒,增加了临床专业课程的课时,在专业课的课时比上增加了实践操作的课时;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贴近基层卫生工作的实际,突出了全科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如开设了《社区卫生与服务管理》《社区基本护理技术》等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生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防治多发病、常见病、地方病的实践技能,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更好地开展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

1.2 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学院考虑到培养对象——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在专业教师的选择上要求教师对于基层卫生工作要有理念上的认同,同时要充分掌握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各岗位的要求,这样的一支师资队伍必须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同时又了解基层卫生在职人员的特点。我们为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了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对于学院专业教师,分批安排教师到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调查,走访各村卫生室的从业人员,从而让教师了解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并听取各位临床一线人员对教学的要求,如教师在皮肤性病学的讲解中就利用有限的课时选讲了基层的常见多发病种,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对于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带教老师,学院举办了教学技能及医学专业知识培训班,安排学院资深教师进行示范课、公开课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临床带教老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1.3 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是影响医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学院加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建设精品课程。临床医学专业属于院级精品专业,也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近年来建设了《诊断学》《妇产科学》两门院级精品课程,通过这两门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带动了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正准备申报《内科学》《中医学》院级精品课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近年加强了专业课教材的开发力度。我院以基层临床医生岗位需求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来确定教学内容,组织由本院及兄弟院校资深教师、行业领域内知名专家、临床一线的医师组成的编写队伍,相继完成了多本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如我院教师担任主编的《内科学》、《中医学》、《儿科学》、《皮肤性病学》,担任副主编的《诊断学》、《预防医学》等教材已经正式出版发行,这些教材紧贴临床实际,又具有较好的理论性,在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使用中得到了学员的好评。

1.4 加强实践教学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院在临床医学专业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2],“四位”是指校内实验实训中心、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社区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医院四大实训场所,学生在以上场所达到“一体”-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其具体途径有模拟仿真实训、社区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从而有效促进了学员临床综合技能的提高。针对农村医学专业学员毕业一年后参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由我院教师主编了《临床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评价》实验教材,在临床技能上教材不仅包含了各种注射技术、给氧、吸痰等社区常用操作技术,还介绍了执业助理医师操作考试的各项临床操作技能,在考核评价上按实践操作考试评分标准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增加考核评价的可操作性。农村医学专业学员可在四大实训场所采取灵活多样的途径和形式进行训练,在毕业之前还模拟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实行多站考核,有效地保证了实践技能的教学质量。

1.5 加强教学管理

农村医学专业的学员作为在编在岗临床专业人员,在学习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部分村卫生室仅有一名临床人员,部分乡镇卫生院本身缺员比较突出,学院考虑到这部分学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一是实施以教学医院为基地的教学改革,在本地条件较好、学员比较集中的四家县级医院(东安、祁阳、新田、双牌)建立教学医院,实行“送教下乡”。我院资深教师下到医院承担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由医院安排高职称临床医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二是建立了农村医学专业中专学历教育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辅助教学提高学员自我学习的效果,并增加了互动性,加强教师的教学指导,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 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的评价与效果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保障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通过以下途径实行教学质量评价:⑴学生评教: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通过座谈会、发放评教表等形式进行学生评教。⑵同行评教:各教研室严格履行集体备课制度,并要求定期交叉听课。⑶督导室、教务处、系部教学管理人员评教:各教学管理人员通过随机抽查听课、走访学生代表等形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所有的评价结果均由系部分析汇总后进行信息反馈。我院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多方面的信息反馈,表明农村医学中专学历教育逐步得到学员的认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我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院农村医学专业在校生2010级为20人,2011级为700多人,2012级为400多人,其中还有部分学员完成中专学历教育后还积极报名攻读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大专学历,进一步说明我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可。

农村医学中专学历教育政策是湖南省加快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所采取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形式,我院作为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职院校针对培养对象的特点,在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改革,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本地区及周围地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1].杨建平,秦建设.农村基层乡村卫生人员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重庆两翼地区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45一147

[2].简亚平,陈晓育,阳晓等.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253一254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1.112

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号:XJK011CZJ087)

简亚平(1974-),女,汉族,籍贯湖南东安,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及心血管病的中医防治。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卫生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卫生歌
讲卫生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