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

2012-01-27 17:42张久臻郭艾东李向阳丁建石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1期
关键词:朔州产学技能型

陈 鹏 张久臻 郭艾东 李向阳 王 秀 丁建石

1.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朔州 036002

2. 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朔州 036002

3.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浅析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

陈 鹏1张久臻1郭艾东2李向阳1王 秀1丁建石3

1.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朔州 036002

2. 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朔州 036002

3.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通过产学合作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价值,提出四种产学合作的模式,进而得出高职院校需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院校或本专业长效稳定的产学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

开展产学合作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产学合作方面进行了探讨、尝试和创新,但是由于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因此,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产学合作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产学合作的价值

产学合作是学校与行业或企业等产业部门在教学、生产过程中共同培育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产学合作是促进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学结合对于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具体体现在:

(1)产学合作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高职院校的教育不同于理论性较强的高等学府的教育,它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产学合作使学生有了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同时还可以使理论更好地和实践相结合,达到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此外,通过产学合作还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2)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产学合作使教师有了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去顶岗锻炼,了解实际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水平,有利于教师成长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此外通过实践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3)产学合作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于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参加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等一系列活动,所以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标准,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

(4)产学合作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产学合作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输送都各个企业,由于他们适应快、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能快速满足企业的需求,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因此可以为企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 产学合作的模式

2.1 校中厂、厂中校

“校中厂”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园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给教师和学生创建一个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教学场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厂中校”是指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把企业生产线作为实习实训设备,校企双方共同管理、考核学生,学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传授,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边学边做,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这种近似于预就业的实习既满足了企业对员工的零距离对接,也解决了学校教学设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2.2 “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可以满足企业对员工的知识结构需求,同时员工零过渡直接上岗也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成本;而学校也可以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以及提高就业率等问题。

2.3 产学互动

行业或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供教师和学生实习,同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课程体系的开发工作,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学校则可以派出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提供技术服务。这种产学互动的模式,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行业或企业的要求,行业或企业的员工则可以不断更新知识,得到技术援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2.4 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指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同时又穿插着企业实践。这种模式的本质是将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接受职业岗位的实践训练结合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然后将实践中的问题再带回到课堂上解决的一种产学合作模式。这种产学合作模式有利于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 因地制宜,制定产学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校或本专业的产学合作模式,而不应该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没有重点。因此,在制定适合本院校产学合作发展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或空间内成功完成所制定的计划或设计。就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来说,制定的产学合作模式、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一定要切合实际,也就是要具有可行性,切不可盲目制定,文不符实。因为再好的产学合作模式也必须能够付诸实践,否则都是空谈,都是自欺欺人,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3.2 “合作共赢”原则

“合作共赢”是产学合作的根本出发点。所谓合作共赢是指共事双方或多方在完成一项活动或共担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能够实现双方或多方的共同收益。高职院校和行业或企业进行产学合作时就必须发挥各自的优势,一方面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发展现代科技,促进企业的生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校期间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学生的职业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等。双方达到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在制定产学合作模式的时候,既要符合社会、市场、企业以及地区经济的需要,又必须能满足学生学到知识、学到技能的需要。

3.3 长效性原则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合作应该是健康的、稳定的、长久的,而不是混乱的、一时的。这要求在合作之前,双方都要对对方做一个评价,只有达到一定的资质,符合一定的标准,才能进行合作。合作关系建立以后,为了使双方的合作关系不因主观或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破裂,双方需要制定合作制度、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从而达到合作的稳定性、长效性。

4 结语

高职院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是社会进步、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办学质量,就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大力开展产学合作。在当前形势下,产学合作的稳定、健康开展不仅仅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社会大众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院要不断创新产学合作模式,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校或本专业的产学合作模式,为企业、社会培养出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曹志平.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2]吕健伟,韩宝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特征与实践建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01)

[3]赵晓莉.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07)

[4]周姝敏.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创业,2009(03)

[5]董义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问题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Brief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

Chen peng1Zhang Jiuzhen1Guo Aidong2Li Xiangyang1Wang Xiu1Ding Jianshi3
1. Shuo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Shuozhou,036002;2. Shanxi Huameiao Energy Group Company Limited,Shuozhou,036002;3.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Tianjin,300410

Through the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to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t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value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put forwards four kinds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pattern,then obtai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formulating long-term stable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mode suitable for the college or professional.

G718.5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1.12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及支持政策研究》(FJB110092)子课题——《紧密型产学合作模式和运行方式研究》

陈鹏(1981-),男(汉),山东临沂人,采矿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矿业系统工程,现任教于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朔州产学技能型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朔州平鲁区: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朔州接地气的畜牧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头货”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探究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模式探讨
愿朔州现象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