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

2012-01-29 03:20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价值职业高职

论点

关于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几对关系

无论是示范高职建设还是精品课程建设,都要处理好以下五对重要关系:(1)职业取向与高等取向。高职教育课程的高等性应当是建立在职业性基础之上的,不应当把高职教育课程的职业取向与高等取向看成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必须把它们看成是统一的两个方面,否则,高职教育课程的高等性将成为空中楼阁。(2)结构取向与内容取向。在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课程结构改革在课程建设中的关键意义,另一方面,更要深刻认识到课程内容改革的核心价值及其艰巨性,深入到课程内部,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与水准的课程内容体系。(3)任务取向与技术取向。任务取向的课程理论有利于克服传统课程中学生懂技术但不懂工作的状况,使技术学习实践化,而技术是高职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否描述出了关键技术是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4)开发取向与研究取向。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任何一个环节均需要研究,研究取向的课程建设比开发取向的课程建设要困难、复杂得多,但也要有价值得多,是高职教育真正需要的课程建设。(5)政策取向与制度取向。高职教育应当跳出政策导向的课程建设行为范式,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自觉行为,融入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摘自《江苏高教》2012年第二期 徐国庆《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几对重要关系》

关于高职教育的整合发展

整合是职业教育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因而有必要从多学科理论研究入手,全面透析整合的理论机理和逻辑依据。(1)系统论是高职教育整合的哲学依据。高职教育是由职业教育系统中的各种事物、要素、关系等组合而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系统科学的原则主要体现在联系性、整体性、有序性、目的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2)学科论是高职教育整合的教育学依据。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科学综合是国际化、信息化时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因而学科从原先的分化趋向新的整合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3)创新论是高职教育整合的目的论依据。整合的本质就是创新,表面上看,整合只是创新的手段,创新是整合的目的,而事实上整合本身就内在地含凝创新,整合与创新异其态而同其质,殊途同归。(4)整体教育论是高职教育整合的方法论依据。整体教育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整体教育论者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文、科学、创造的和谐统一,认为未来的教育必然是整体教育。(5)知识论是高职教育整合的课程论依据。从“多而博”的知识海洋中选择“少而精”的核心关键知识重构具有教育学性的课程内容,是人类必须面对并解决的知识无限与课程内容有限性的矛盾,而解决的方法就是整合。

摘自《职教通讯》2012年第一期 张健《整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视界与创新路径》

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历史发展轨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传世学和学徒制教育;第二阶段是职业学校教育;第三阶段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1)家传世学和学徒制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价值主体上由族群指向家庭和个人,个人价值不断凸显;在价值内容上围绕职业实现技术传承。这种家庭的、职业的价值取向是主动的、功利的。(2)职业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近代以学校教育形式为主的职业教育价值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不再囿于个人的生存;其次,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被纳入统治阶级的视野,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再次,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职业学校教育被赋予培养职业人的历史使命,其职业道德价值凸显。(3)现代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此阶段的职业教育重点由知识传授、技艺传承转向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由固化社会分层和维护社会稳定转向促进社会流动,由为扩大生产服务转向为建立创新型组织服务,由追求职业发展转向促进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由追求功利转向促进实现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理想,呈现出明显的发展取向、人文取向,并不断实现着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统一。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一期王军红,周志刚《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演进的历程及特征》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二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三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是:(1)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为目标,以中、高职衔接为重点,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融通政策。(2)以普职规模大体相当为目标,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为抓手,实施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3)以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升政策。(4)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建立稳定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关键,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八期徐健 《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

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和建议的认识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主张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新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服务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目标;其次,不断强调以终身学习的原则设计职业教育的结构和范围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使之成为终身学习制度的一部分;再次,认为职业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服务,特别是应为处境不利群体提供充分的技能培训机会,在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后,教科文组织采用大职业教育理念,整合和改革职业教育与培训。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1)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2)主张政府应当对职业教育负有最主要的责任。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规划主要考虑四个要素,一是通用性;二是需要创建“非现代化”行业;三是需要高效的职业技术学校系统;四是需要良好的成本效益。(3)关注职业教育教师的分类、标准与教育。(4)主张将共同价值观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中心。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六期 和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关于精英教育

“精英”的概念源自意大利的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帕累托,产生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与传统“精英”相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代“精英”具备三大特性:一是多元性;二是专业性;三是共通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代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精英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性质不同;价值观不同;功能观不同;质量观不同;选拔方式不同。

摘自《江苏高教》2012年第二期 陈晔,徐晨《精英教育概念与模式有关问题再探讨》

(逸 公辑)

猜你喜欢
价值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