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技校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2-01-29 21:00袁晓丹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技校生技校技工学校

袁晓丹

(揭阳市技工学校 广东 揭阳 515559)

如何调动技校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袁晓丹

(揭阳市技工学校 广东 揭阳 515559)

语文是技工学校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学科。但学生普遍认为来技校读书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对语文不太重视。其实,语文学不好将给其他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调动技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每位技校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思想认识、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方面探讨提高技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

技校生;语文;兴趣;调动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是技工学校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学科不仅仅涉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涉及专业知识能否更好地全面掌握,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可是技校生文化基础较差,普遍对学习文化理论课,尤其是语文课不重视、不感兴趣,这就很难发挥语文课的教育作用。因此,要让学生接受语文学科,得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技校语文教师,如何因势利导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拟浅谈个人所见,以与同仁商榷。

端正思想认识,激发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技校生大都存在重专业、轻理论的思想,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才对学习语文缺乏动力。据有关调查,我校有74%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比语文更有实用价值,78%的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此,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加强对学科本身意义的了解和认识,即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好语文与实现自己的理想结合起来,树立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思想。教师在语文课上可先做好技校语文学习的启蒙与奠基教育,重点分析技校语文与初中语文的不同之处;在日后的实际生活、工作中会运用到哪些语文知识;学习语文与所学专业、与未来就业有何联系等等。要让学生知道,不学好语文就不能学好专业课,今后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帮助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语文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有助于提高人文修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课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学好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只有思想认识端正了,才会产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才会激起一种内在动力,坚定信心,愿意学习语文。

拓宽语文教学资源,挖掘兴趣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由此可见,材料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刺激学生的兴趣需求。技校语文教学素材不能完全局限于教科书,应当树立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大语文教学观,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挖掘兴趣因素,提高语文能力。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造学习氛围 校园是学生的舞台,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条件开展语文活动,如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要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推荐好读物,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投稿。要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如书法、写作、小报展、演讲以及黑板报、校报的比赛等。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写作组、书法组、故事组、阅读讨论组等。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施展语文才华提供很好的平台,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重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社会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广阔天地。家庭成员的文化、职业、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孩子的具体指导、教养方式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资源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从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如利用假期打工或实习,把实习感受或调查结果写下来。通过与社会充分接触,学生能更加了解社会分工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并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可锻炼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教学资源 “90后”的技校生每天都被电视、电脑、mp5、PSP、手机等这些高科技电子产品包围着,但他们大都把它们当成玩具使用,其实这些电子产品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新闻直播、当天世界热点、广告节目的创意、主持人的语言技巧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玩”与学习语文自然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些媒体信息在班上进行相互学习,讨论一下小新闻、名人趣事、广告语、人生哲理、热点体会、行业信息等等,变“玩”为“学”,既可以活跃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够学到知识。

寓教于乐,激活课堂氛围

在寓教于乐中展开教学,要体现出一个“乐”字,使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轻松、有趣。所以,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选择。

把课堂“舞台”让给学生 技校生文化底蕴较差,课堂纪律、行为习惯也较差,教师在教学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多。有的教师担心上课提问讨论和搞活动学生会借此开小差,因组织管理不好学生而影响教学,于是仍采用传统的 “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者很累,学者很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要转变语文教学的主体,把“舞台”还给学生,让他们唱主角,而教师更多的作用应该发挥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如《敲门》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学习如何通过对钱锺书夫妇的语言、行动、表情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因此,在讲授本课时,应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活动,培养其分析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可让学生结合生活与就业现状分析、讨论,各抒己见,认识钱锺书夫妇淡泊名利,对晚辈关心、奖掖提携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为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并能联想到实际就业需要有作者这样谦虚好学、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师只需对学生的活动做简单的评析与适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地将行动导向教学、情境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融入其中,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精讲”,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能力,实现教学最优化。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感官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技校生文化基础较差,加之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要让学生将目光集中到讲台上,可以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各种声音、图像、视频等,对他们进行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官刺激,改变他们对语文教学的固有印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营造情感教学氛围 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教师的教学情感、语言是最有能力创造愉快教学氛围的。干巴巴的语言激不起学生的共鸣,只能让学生晕晕欲睡。因此,教师要用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及情感分析文章内容,描绘场景画面,阐释相关事物,介绍语文知识,解析疑难问题。教师的情感越浓烈,教学便越富艺术魅力,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鼓励质疑,激励教学 技校生的自尊心、荣辱感、表现欲都很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多从正面鼓励和表扬,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千万不要对学生的答问和作业进行讽刺和挖苦,这样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古希腊的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有激励才有劲头,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对于学生微小的进步,教师的及时表扬和鼓励,都将成为激发他们语文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

此外,教师也不能忽视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学生才会喜欢教师,对语文学习才会产生积极的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各种教学途径,使语文学科在技工教育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

[1]蒋小方.浅谈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J].职业,2009(23).

[2]潘定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新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2).

[3]许凤琴,等.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证研究》(立项批号:教机职字[2011]038号)的部分成果

G712

A

1672-5727(2012)07-0166-02

袁晓丹(1973—),女,广东揭阳人,揭阳市技工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猜你喜欢
技校生技校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技校档案管理有关问题分析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19岁技校生拿下副高职称是一种积极导向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技校生怎样学好直流电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