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新方式创建论

2012-01-29 21:00叶小莺叶小艳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督导员零距离任课教师

叶小莺 叶小艳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佛山 528225)

教学督导新方式创建论

叶小莺 叶小艳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佛山 528225)

提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教学督导方式,并以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实践证明创新教学督导方式对规范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建设和谐校园产生的显著效果。

教学督导;教学质量;“零距离”督导;督导导师制度

为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各高校普遍建立了教学督导制。但目前大多数院校教学督导模式单一,基本采用听课制。这种督导方式只体现在“督”,督而少导,甚至督而不导。现代教学督导的功能不仅要“督”,更重要的是“导”,在“察看、督促”的基础上鼓励并引导教师自我成长,提供教学服务,以协助教师改善课程及教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培养导航。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督,察也,从目,叔声,本义为“察看、督促”。导,引也,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为以手牵引,引导之意,有指引、带领、开导、教导的含义。诚然,“督导”的意义关键在于督促、指导,而不是监督、领导,侧重点应该在“导”,“督”是基础,目的是“引导”,指出新的方向传授合适的方法并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这样的督导才能起到监督检查、反馈信息、提出建议并对有关教学及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和指导的作用。

那么,如何创建有效的督导方式,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完善教学督导的机制,下面以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新教学督导方式,实施督导导师制、“零距离”督导为例进行探讨。

创新教学督导方式的理论研究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优质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的民办高校 (包括独立学院)在短期内无法与公办高校争夺优质资源的情况下,如何在自身条件下,从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举措入手,通过创造性与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关键。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素养提升了,教学质量才有了保障。怎样监督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堂效果,怎样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怎样才能使教学质量有保障,这些都需要督导员监督指导。因此,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认真研究了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关键,抓住教学督导主导性问题,深入探索,为全校实施督导方式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实施“零距离”督导,实行督导导师制度,这对于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对于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所谓督导导师制,就是督导员充当导师角色,负责3~5名青年教师,实行帮扶制度,采用累积评价,注重过程督导的制度。督导员在首次听课之后将任课教师的优缺点与该教师进行交流。当然,与任课教师交流应注重沟通技巧,提意见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疏导,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在接下来的听课中监督该教师是否改正了缺点。每个督导员一般会对每位任课教师听四次课,同时也接受任课教师的咨询与请教。最后,督导员将就第一次听课到最后一次听课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形成线性评价。这样,督导员对任课教师是否进步的评价就有了客观依据。

这样的督导方式与传统督导形式相比较,好处有三:其一,督导员通过与青年教师“零距离”接触,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督导,在教学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调研、评价和指导,改变了以往督导工作中存在的督而不实、督而不导的状况。传统的教学督导方式,注重任课教师当节课的教学效果,属于静态结果。而一节课的听课效果反映出来的情况并不客观,毕竟局部不能代表整体。而实施 “零距离”督导,实行督导导师制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督导的弊端。其二,教学督导组直接深入课堂实施“零距离”督导。在督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当场提出意见,然后敦促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这种注重过程的督导方式,对于循序渐进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作用很大。其三,这不但有效提高了督导评估的质量,树立了督导机构的新形象,而且探索了一条在实践中培养青年教师的新路子。这种教学督导方式对于民办学校作用更明显。因为民办学校师资力量是有限的,普遍存在“两头大、中间小”,即“退休老教师多、青年教师多、中年骨干教师少”的现象。督导导师制度在民办学校的运行,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教学督导方式的实践

第一,理清督导员履行职责的界限,科学定位督导职能。目前,一些高校教学督导功能比较宽泛,督导员有着全方位的职能,既管领导,又管教师和学生,不仅管学术问题,还要管教学秩序,可谓管得宽,追得细。这种督导实质上扮演了管理者的角色。学院改变了宽泛的督导工作职能,督导导师职能比较专一,紧紧围绕为教学服务的职能,坚持督与导相结合,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工作方针,开展教学监督与评价,指导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提升,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为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构建合理的督导队伍结构。仅靠聘请校外年龄大、资格老、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督导导师,督导组织就不会稳定。于是学院建立健全院系两级督导体系,成立系(部)督导队伍,调整和充实了院级督导队伍。结合督导本人的业务专长,按学科将督导导师划分为文科组、理科组、艺术组等多个小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作为该组的联络人和组织者。作为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督导导师,监督和指导自己负责的几个青年教师,因为,学科知识相关或相似、业务知识比较熟悉,所以在督导过程中能够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找问题”、“查漏洞”非常内行,甚至一针见血。这就避免了随机抽查听课,因专业知识不对口,“找问题”找不到点子上,“查漏洞”查不到死穴,因此被督导者不服气,督导的意见和建议不被接受,最终形成了督导与督导对象对立的现象。

第三,合理运用督导结果,增强督导结果执行力。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监测点和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依据,督导结果是教师课堂效果评价和人事考核的最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发现教学改革典型、总结教育教学成果、及时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的重要来源。实施“零距离”督导,实行督导导师制度有两大优点:其一,督导摒弃了感性评价,根据教育教学认知规律进行系统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比较理性;其二,在听课过程中,防止被督导对象讲课变成表演。由于督导导师的评价更具学术性,信息反馈、提出的建议更能使被督导者认同和接受。在接下来的引导和指导过程中,有效激发被督导者内因的变化,变“要我变”为“我要变”,全面提高教学督导效益。

实践证明,“零距离”督导让督导员紧贴课堂、走近教师,不仅加强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通过了解教学问题、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措施并跟踪验证,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加强了对教学规范化建设的监督与指导,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对学院办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建设和谐校园产生了显著效果。

[1]顾明远.外国教育督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7-28.

[2]诺兰,胡佛.教师督导与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M].兰英,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36.

[3]郭学东.建立科学的高校内部教学督导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08-10.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G717

A

1672-5727(2012)07-0171-02

叶小莺(1982—),女,湖南长沙人,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督导员零距离任课教师
零距离与远距离
感染防控督导员长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社区督导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与英国媒体零距离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南宁市基层结核病督导员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及耐多药结核病管理态度调查
山东肥城:建立机关党建联络督导员制度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