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诊疗流程对急诊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的效果观察

2012-01-31 10:04刘贤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床位急诊科我院

刘贤英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宜宾 644000

急诊科室是一所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其不但是救治病人的场所,也是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急诊科由于患者的病情种类多,患者突发意外多,且群体伤员多,容易出现各种护理纠纷等[1]。因此,如何为急诊科室建立一个快速和高效的救治通道,使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救治,需要进一步研究。我院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急诊诊疗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作为实验阶段,随机抽取期间20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组研究对象,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47.58±10.22)岁。其中34例为群体伤员入院。

选择2010年作为对照阶段,随机抽取期间20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47.97±10.34)岁。其中37例为群体伤员入院。

2组患者均排除有严重心肌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意识不清、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家族史。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阶段我院急诊科护士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0年采用我院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2011年阶段采用优化的急诊诊疗流程,主要对急诊科护理管理改革原有资源、实施床位动态管理,改革对护士的培训与人力资源配置,并对分诊急诊进行优化。具体内容如下。

①资源:重组原有的急诊检验与检查的资源,使各种检查集中到同一个单元,并由护士对患者检查方法、检查顺序、检查室地点等进行告知。与心内科、神经科等建立多条急危重症的绿色快速通道,为患者提供一条路的服务。

②床位动态管理:每个季度的考核根据统计出的床位使用率进行动态的考核,科室床位使用率不能低于90%,并有效缓解床位紧张的问题。在床位住满条件下要及时进行协调。在节假日收入的急诊病人,急诊科分诊抢救后,可以先协调进入有空床的科室,并与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③培训:护士长制定常见疾病的急诊抢救流程图,并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岗前培训的时间,使其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设立群体伤员急诊急救方案,护士能够按照自己的分工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服务,避免了重复工作和漏洞出现[3]。加强护士的业务素质,定期考核。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并建立其团队协作精神。

④护士资源配置:实施弹性排班,在急诊护理工作风险高发期,如节假日、双休日实施合理的排班,以避免护士过于疲劳,缩短其等候的时间。

⑤优化分诊急诊:护士在患者进入到急诊科后,由有丰富经验的护士根据其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不同患者进入不同的诊疗区域进行诊治和抢救。切实落实时间第一和生命第一的急救原则。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阶段我院急诊护理管理的质量,质量评价为我院护理部和护士长进行,满分为10分。调查两阶段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ɑ=0.0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2011年我院急诊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高,与2010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11年患者对我院急诊科室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2010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比较(±s)

表1 两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 满意度[n(%)]实验组对照组20020098.97±0.6891.28±2.33196(98.00)175(87.50)

3 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意识发生变化,以往的管理流程已经不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4],因此,对医院的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十分重要。急诊科室由于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更加迫切地需求进行改革。

我院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了急诊诊疗流程,对原有的急诊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改革和优化。这种流程的重建,主要优点在于:①其能够对急诊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并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避免了由于等待等造成患者不耐烦等;②我们完善了床位动态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床位的利用率,降低了床位紧张的问题;③此流程管理建立其危重患者的绿色通道,可以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④这种流程还能够更好地安排护士的工作量,实现了弹性排班等,满足患者高峰期护理需求。

从本次实验结果也可以看出,使用急诊诊疗流程后,急诊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我院急诊科工作更加满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了采用急诊诊疗流程可以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质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1]黄金姣,梁金清,陶品月,等.优化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70-1171.

[2]甘美连,黄云辉,许士海,等.IS09001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法对优化急诊住院患者交接流程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7):151-152,155.

[3]段小平,赵凤娥.县级医院急诊科病人院内分诊流程模式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75-76.

[4]叶立刚,张茂,周光居,等.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构成和分流的状况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0):933-936.

猜你喜欢
床位急诊科我院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