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2012-02-03 09:59丁彦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0期
关键词:达拉分值神经功能

丁彦博

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丁彦博

目的 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成三组:其中Ⅰ组21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Ⅱ组22例患者给予人尿激肽原酶进行治疗;Ⅲ组22例患者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实施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三组患者经治疗后NHISS分值逐渐降低,在治疗后第7、14天,三组患者的NHIS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Ⅲ组患者的NHISS分值显著低于Ⅰ组与Ⅱ组(P<0.05);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显示明显的临床疗效,但联合用药的Ⅲ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与Ⅱ组。结论 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或人尿激肽原酶,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人尿激肽原酶

近些年来,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之势,而且该病的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1]。为此,我院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人尿激肽原酶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期间共收治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全部患者均满足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均通过头颅CT以及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65例患者分成三组:其中Ⅰ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共21例,包括男性1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72.5±6.5)岁;Ⅱ组(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组)共22例,包括男11例,女11例,平均年龄(72.2±5.7)岁;Ⅲ组(联合治疗组)共22例,包括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71.4±6.1)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三组患者均按病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Ⅰ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情况下给予30 mg/次的依达拉奉注射液溶入0.9%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给药,在0.5 h内滴完,2次/d;Ⅱ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情况下给予0.15 PNAU的人尿激肽原酶溶于0.9% 生理盐水中,1次/d;Ⅲ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情况下给予0.15 PNAU的人尿激肽原酶,1次/d,再给予30 mg/次的依达拉奉注射液,2次/d,三组均连续治疗14 d。

1.3 神经功能评分 三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第的1 d、7 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治疗后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评分标准[2]实施评分,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患者功能缺损分值下降91~100%者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分值下降46~90%者为显著进步;功能缺损分值下降18~45%者为进步;功能缺损分值下降17%者为无变化;功能缺损分值增加大于18%或发生死亡者为恶化。总有效率=进步+显著进步+基本痊愈。

1.4 数据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χ2检验,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对比进行SNK-q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经治疗后NHISS分值逐渐降低,在治疗后第7、14天,三组患者的NHIS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Ⅲ组患者的NHISS分值显著低于Ⅰ组与Ⅱ组(P<0.05),见表1。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显示明显的临床疗效,但联合用药的Ⅲ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与Ⅱ组,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的NHISS评分对比结果(±s,分)

表1 三组患者的NHISS评分对比结果(±s,分)

注:同治疗前相比,*P<0.05;同Ⅲ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第1天 治疗后第7天 治疗后第14天Ⅰ组 21 12.62±4.87 11.54±4.75 9.04±3.54*# 6.17±2.23*#Ⅱ组 22 11.84±5.13 10.93±3.65 8.64±4.23*# 6.36±2.35*#Ⅲ组 22 12.35±4.56 11.01±4.23 6.32±3.18* 3.34±2.07*

表2 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例,%)

3 讨论

近些年来针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对神经保护治疗的应用较为广泛。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显示依达拉奉与人尿激肽原酶在单独使用时均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但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报道较少[3]。本研究治疗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经治疗后NHISS分值逐渐降低,在治疗后第7天与14 d,三组患者的NHIS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Ⅲ组患者的NHISS分值显著低于Ⅰ组与Ⅱ组;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显示明显的临床疗效,但联合用药的Ⅲ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与Ⅱ组,这一结果提示人尿激肽原酶与依达拉奉两药联用时能够将各自的优势互补,协同清除自由基,降低迟发性神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4]。综上所述,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或人尿激肽原酶,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彭静玉,李光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性脑保护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杂志,2009,3(2):722-724.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李少明,郑东.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5):302-303.

[4]顾晔,戚辰,刘振国,等.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影响.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6):733-735.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达拉分值神经功能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