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2012-02-15 14:50金文朋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导向技能中职

金文朋

(天津市西青中等专业学校,天津市 300380)

21世纪以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相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发展,如通过建示范校和实训基地、发放补助金等方式扶植中职校,鼓励学生报考中职校。中职校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那么“进口”问题解决了如何做好“出口”——就业问题就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这引发了如何办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办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一、就业的内涵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就业的内涵,这是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对就业虽很难做出准确的定义,但有几点是可以取得共识的:第一,就业不应仅仅是政府的行为,它涉及每个人的发展,要成为面向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主题;第二,就业不应仅仅停留在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岗位所进行的技能培养上,而要着眼于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第三,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层面的互动。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建设一支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的教师队伍。要打破常规的学历限制,坚持能者为师,大胆引进有高新技术的产业工人为师。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配合人事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能人才,开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学校的绿色通道。对本校教师鼓励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学习一些技能知识;对比较优秀的老师可以进行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等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从而为教好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培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人才

近几年来各企业纷纷招聘一些模具专业、汽车专业等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这时我们就要及时的更换专业设置,培养当今需要的一些技术人才。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工人我们就培养他们需要的这种人才。依靠企业办好职业教育对于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及专业技能的提高

(一)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我们中职学生在就业时,年龄一般都在18-20之间。他们在家都受父母、长辈们的宠爱,自己从来没干过什么重活。一旦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好多学生就会受不了。如果他们没有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就会干不了几天就想换单位、想找个轻松的职业。这样不会给企业留下什么好印象,同时对学校的声誉也不太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平时下功夫注重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来做报告,激励他们克服困难。二是组织学生军训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在疲劳时咬紧牙坚持、困难时也要坚持到底。三是利用假期时间去社会上干一些兼职工作,要求定时、定岗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吃苦精神,为将来做准备。

(二)提高专业技能

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知识同样也很重要。将来到了企业重要的还是看动手能力。如果动手能力不强就等于纸上谈兵,是不能胜任实践工作岗位的。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可见技能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就要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

1.增设更多的实践课

同样的课程在设置时可以将理论课安排的少一些,但也要合理。这样让同学们上机课、实训课多一些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开设二课堂活动

二课堂活动是学校根据学生各种兴趣、爱好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一般是在周二和周四的下午3:30——5:00进行课外活动。例如计算机开设这几种课程(视频后期处理、动漫制作、投影片制作、网络)。学生们可以自愿报名参加,从而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3.讲解高级技工的成功事例

通过讲解一些成功事例来激发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如当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曾说过:“一个人可以没有大学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你可能进不了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咱成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做个能工巧匠。”就凭他这股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同样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这不仅是职业学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

在进行就业前让学生全面的认清自我的位置、现状是很必要也很关键的。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对自身的价值估量过高,在找工作时往往会提出这些条件:要求工作稳定;要求专业对口;要求办公条件优越;要求较高的工资待遇等等。从这些学生的就业意向分析,他们只一味的选择办公条件优越、工作轻松、工资高的职业而却忽视自身的条件是否能达到这些岗位对员工的学历和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是具有较高要求的。所以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认清自我,不要过高的估量自身的价值导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最终求职失败。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往往出现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中职生,自己就瞧不起自己。他们觉得对未来没什么指望、前途渺茫、自暴自弃、干什么都行有工作就可以,这种消极想法也不对。我们可以看看一些名人牛顿、瓦特也没上过大学却成为大发明家;齐白石、侯宝林也没有大学文凭却成为艺术大师。因此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一技之长、克服自卑心理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对自己充满信心,成功一定会属于我们。

六、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具备团结协作精神

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个中职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就要学会宽容大度、不计得失。在产生矛盾时要学会用沟通来化解矛盾。学会宽容尊重对方,将来工作起来才会开心、愉快。另外,在将来工作时团结协作也是现代化企业所需求的。现代企业具有多工种连续作业强、上下道工序衔接紧、多层次多方面协作要求高、工艺复杂和管理严密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企业各部门之间、工序之间、各岗位之间必须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才能使企业稳定有序的运行。这就要求平时要注重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球类、拔河、歌咏比赛等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这种精神,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二)依照法律就业并学会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进行就业前介绍一些法律知识是必要的。天津某校的中职三年级学生,经家里亲戚朋友介绍去了某私企上班。当时公司给的工资待遇都不错、文秘这个岗位也挺适合自己的,所以未与单位签定任何合同就上班了。在这期间出现了安全事故,腿部被机器砸骨折了。但该单位因未签订任何合同拒绝承担后果,所以只能自掏药费。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班会进行法制教育或参与社会实践来学到相关的法律知识。做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走入社会进入就业期间,一定要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严格执行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通过以上这几方面办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出当前市场、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人才,职业教育的未来道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光明。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导向技能中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偏向”不是好导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