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 更准 更精细——写在全国首届移动测量技术高峰论坛上

2012-02-27 06:40
卫星与网络 2012年4期
关键词:测绘数字测量

+ 本刊记者

更快 更准 更精细
——写在全国首届移动测量技术高峰论坛上

+ 本刊记者

2012年4月12日上午,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首届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高峰论坛暨高级研讨班”在武汉市洪山宾馆隆重召开。

移动测量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测绘科学技术之一,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海量实景三维数据采集手段,己在我国100多个数字城市信息化项目中成功应用,它代表着未来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项支撑技术,受到了政府、产业等各层面的高度关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李朋德副局长、湖北省人民政府郭生练副省长、解放军总参测绘导航局范艺华副局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清泉、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震中、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丛远东、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测绘机构、地理信息与测绘勘测部门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全国城市信息化管理部门以及公安、应急、城管、交通、旅游等数字城市主要应用领域的领导、专家;解放军二炮部队、军事测绘机构,以及华为、ESRI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参加大会,参会代表超过500人。

为什么要在移动中测量?——专家和领导谈背景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李朋德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的城市化率正在不断提高,城市怎么管理,城市怎么规划,城市怎么发展,城市怎么对每一位市民提供美好的服务,需要地理城市的支持。地理变化每天在发生,怎么能检测这些变化需要最新的测绘技术,尤其需要移动测量技术。卫星在天上飞,但是看不清楚,要靠地面,人工效率太低,所以移动测量技术最适合城市的测绘,城市的地理信息变化的发现和城市管理方面的监督。

总参测绘导航局范艺华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总参测绘导航局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对移动测量技术十分关心关注。从李德仁院士提出移动测量思想,到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得空间公司)技术实践成果,从思想到理论到技术,到产品,到测绘导航的装备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立得空间公司在这个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成功得到了应用,测绘导航局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移动测量技术特点就是快速、机动、准确、信息灵活丰富,也是高度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意义。他希望移动测量与导航、测绘、GIS地理信息能实现高度一体化。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

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清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移动测量技术是当前测绘科技前沿技术之一,它作为高精度高效率及海量三维数据的采集手段,已经在我国许多数字城市信息化项目中成功得到应用,它既代表了未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武汉大学是我国移动测量技术的发源地,在李德仁院士的带领下,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而立得空间公司作为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是我国移动测量系统的领先企业,该公司创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移动测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震中在致辞中指出,移动测量技术,集成了惯性导航、卫星定位、摄影测量、远程通信等技术手段,具有高效、便捷、信息丰富、实时动态的优点,已经成为地面采集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正方兴未艾,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对地面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实态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需要高效的数据采集手段。移动测量技术正顺应了这种需求,可以快捷高效地制作城市三维数字地图,获取清晰、实时、鲜活的实景影像,为构建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的数字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空间数据,满足数字城市建设对于数据的大量需求,大大增强了测绘为政府决策、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规划、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能力,在这方面,李院士和他亲自指导的立得空间公司做了很好的表率。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 李朋德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郭晟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丛远东在致辞中指出,地理测绘事业广泛运用、大量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们社会的各个方面,进入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近几年每

年以50%的速率增长,2009年达到700亿产值,2010年达到1000亿,2011年达到1500亿,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化根本的一个突破性标志。移动测量技术集3S技术之大成,融空天地为一体,是当今地理信息产业最前卫、最深入的科技杰作,高产的,经济效益性的三维数据的采集手段,100多个城市,城市信息化项目都得到了非常成功的运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正在成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及其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宠儿,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运用这项技术推出的我国第一家地图网站——我秀中国,就是这个成功运用的典范,受到了温家宝总理,李长春常委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值得大家引以为骄傲和自豪。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博士在致辞中指出,数字城市领域,迅猛的发展态势,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业界看见了前景,看见了朝阳,看见了方向。而移动测量旺盛的发展需求,高端的发展定位,和自主的创新能力,让我们发现了机遇,发现了旗帜,发现了优势。更重要的是数字城市建设快速的跨越推动,全面的服务集约和强实的应用本领,更让业界洞察了挑战,洞察了冲击,洞察了契合。从看见到发现,从发现到洞察,面向数字城市运用移动测量技术既要明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硬道理,也要树立扬善公庭、规过私室的原理念。既要张扬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核心竞争力,也要开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战略新天地。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郭生练

解放军总参测绘导航局副局长 范艺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健雅

什么是移动测量?——院士、专家解读移动测量与现代地理信息系统

1、“领导和群众最喜欢的直观的街景”——李德仁院士谈移动测量的价值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丛远东

在大会主旨报告阶段,李德仁院士亲自解读了移动测量的背景、空基和陆基移动测量技术,以及移动测量技术的应用。

他说,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测绘的统一监督管理和基础测绘工作,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加快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全面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当今的社会需要地理信息获取走向实时化,处理要走向自动化,服务依靠网络化,应用社会化。

移动测量的价值首先是直观,站起来就可以看到,不需要投影,是领导和群众最喜欢的直观的街景,更新也很快。它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和记忆器官感知,很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能提供一个城市所有道路街景的自动测量,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城管部门、规划部门都可以参与,依托基础平台、增加测量的工具和开发环境,可以做到人人都是传感器,人人都是测量员。目前在数字城市共享平台中有这样一种模式,航空测量形成整座城市的粗糙三维模型,街景影像把沿街最重要的地理信息采集下来,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用低空或地面移动摄影测量,集成在一起,就是数字城市的规模。实景规划还可以绿化标志性建筑、汽车、各种房屋规划进去,还可以解决智能交通问题。汶川地震期间,立得空间公司免费为17个城市进行用移动测量,以真三维形态支持民政部门对民众财产损失的补偿。

李德仁院士最后说,空中服务、地面和空间测量系统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的重要补充。通过这些补充,就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自主机动快速的空间信息和可量测影像采集、更新体系,从而奠定中国在地理空间领域独有的前瞻优势,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提供更加完整的可视化、智慧化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和解决方案。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苗前军

2、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应用系统——龚健雅院士谈如何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 李清泉

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彭震中

龚健雅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应用系统。

他说,天地图是公共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际上公共服务平台还包括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以在线的系统为各个部门和老百姓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为此要解决计算机集群服务问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总体思想就是纵向多极,分级管理,建设一个系统把国家、省、市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起来,保持原来分级管理和维护的职能,各自进行更新,但要有一个集成的方案。横向来说,能建立多部门分建分管的机制,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各省的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各市的信息中心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教育部门、国土资源部门、规划部门等建立自己的系统。上述系统能一起实现在线集成,兼容补充的软硬件环境,建成以后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件,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但上述系统要有统一的标准、协同的服务。这是整个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体系架构分公共服务体系和专业应用体系,这需要把原来的基础地理信息重新进行整理、重新组织,把地理数据栅格化,然后切成网片,影像数据一般要进行2~30倍压缩,之后建立起金字塔。再加上地理质量和各种分析服务。

在关键技术上,首先是要解决分布式数据库,要解决注册以及管理,要把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目录和国家、省、市各个地方的目录能够集成起来,能够在一个目录下反映当前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的数据状况,要解决多级或者是平级多个的目录共享问题。

3、“这种感觉非常好”——李朋德副局长谈资源三号

李朋德副局长说,资源三号卫星由六大部分组成,有卫星,火箭,发射场,监控体系,接收体系和应用体系。2012年1月9日卫星在太原发射了。发射本身是非常震撼的,尤其是测绘人看到自己的第一颗卫星上天,这种感觉非常好。至3月19日,资源三号的图像基本上覆盖全国,以及中亚地区和其他各个大洲的部分地区。卫星携带4台相机,有三台黑白相机,分别是前视、正视和透视,正视分辨率为2.1m,前后视为3.5m,还有一台相机为5.8m分辨率。卫星回归周期55天,重2.6吨,在南北纬度24度以内地方都可以进行拍摄,其506km的轨道高度非常适合空间测绘。地面系统主要靠中国科学院的地面站,接受数据以后传给信息中心,经过预处理之后再传给国家数据中心。目前该星有三个接收站,分布在北京密云、新疆喀什和海南三亚,下一步还要建一个移动接收站。

国土资源部承担资源三号的业务应用系统,系统本身将形成支撑平台计算机管理,管理分析系统,影像处理分析系统,地面结合影像分析,产品质量评价系统,数据分发系统,国土资源应用系统等。这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总共将形成120台高性能计算机节点服务器,上千个CPU的大型服务器。5年后来卫星的数据量将达到5.3PB。

卫星的产品将分为初级产品,基本产品和高级产品。卫星可以按计划生产,还可以按需生产、应急生产。基本流程是生产任务下达、测控、数据获取、归档、服务。目前准备考虑标准产品统一自动化生产、应急产品自动化生产,深加工产品由地方各个测绘单位和企业生产。

看世界如何呈现——论坛代表参观立得空间公司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分论坛和展览体验活动。三个分论坛主题分别设置为移动测量技术与产品、数字(智慧)城市、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在行业中的应用。展览体验的主题分别为移动测量产品及其应用、移动测量装备、航空摄影测量。

展览体验期间,立得空间公司有关负责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该公司的有关技术成就与产品。

1999年9月立得空间公司正式成立,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努力,2005年,立得空间公司的第一代LD2000移动测量系统(MMS)正式面市。目前,由立得空间公司研制的MMS产品已装备全军测绘部队,同时销售到黑龙江测绘局、四川测绘局等单位,并出口意大利、韩国、台湾等地,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立得空间公司经过数十年艰苦的自主研发,成功开发出完全可替代国外产品的高性能高精度定位定姿产品(POS)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测绘等领域。

立得空间公司还在本次论坛上正式对外发布并展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LD2011陆基移动测量系统、高精度定位定姿系统(LDPOS)和当今最先进的空基移动测量设备——低空实景三维倾斜摄影技术与产品及其应用成果。

本届论坛是我国首次有关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的高规格、高水平的论坛,更是测绘地理信息科研单位、生产单位与应用单位之间的一次高级研讨培训活动,必将有力促进我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更好的为国防军事建设

代表参观立得空间

论坛期间,立得空间公司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立得空间公司的展厅和生产车间。

立得空间公司的移动测量系统技术先后获得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拥有目前国内测绘资质最全的甲级测绘资质等。立得空间公司参与了多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的起草,并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制了《可量测实景影像 》和《公路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两项行业标准和多项国家军用标准规范。

立得空间公司展示了数字城市、影像城市方面的应用。这项技术已经在全国27个省、55个城市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包括江苏泰州、河南郑州、天津河西、广东佛山等。

在展厅中,立得空间展示了数字城管、公安应急、公路交通、网络地图服务方面的应用。另外,立得空间公司还推出了实景虚拟互动,如实景模拟驾驶导航,也增加很多体验性和趣味性。今后逐渐会有更多的体验和交互功能在“IshowChina我秀中国”上推出。

随后,会议代表参观了立得空间公司的生产装备车间,该公司严格执行ISO9001和GJB9901A的质量标准,每年为军方装配多台套各类移动测量设备。

数据工程部负责处理测量车采集的数据。该公司目前拥有完善的数据生产体系,属于世界领先的空间地理数据生产工艺流程。

在地图服务事业部中工作的,就是“IshowChina我秀中国”的研发团队,主要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景影像地图的位置服务,包括查询、浏览、实景化的交通、驾驶导航、兴趣点标注分享等。这种全新的地图服务方式已经有8个城市上线运营,正在和电信黄页、号码百事通、阿里巴巴、旅游网进行合作推广。

+ SATNET

猜你喜欢
测绘数字测量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答数字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数字看G20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