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美好丰收——创作《秋硕提梁》壶有感

2012-03-11 14:16范颖
中国陶瓷工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壶盖松鼠紫砂壶

范颖

(宜兴陶瓷公司,江苏宜兴214221)

秋日,乃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依附着自然造化的紫砂壶艺术,在引入秋的设计元素之后,便有了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壶艺也呈现出高雅的视觉艺术和精神美感。

紫砂壶的艺术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但往往一件堪称艺术品的紫砂壶不是单一造型的单独呈现,而是在一把精彩的壶体上可以看到几个造型的相互揉合、互为借鉴的完美结合。

笔者设计制作的这款紫砂“秋硕提梁壶”(见图1),造型上一般归为花器,但壶身的基本形状其实是光器的底子,所以形体造型只是紫砂壶艺术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透过壶艺表现出内在的意味。秋硕壶,取意秋天丰硕之美,寓意生活的美好与富足。带着这个大的主题思想,笔者引入了代表秋天季节的元素——松鼠、葡萄。壶身取自瓜形,又似垂挂的葡萄,都是秋日丰收的产物,贴合主题,同时也贴合壶身的饱满度与实用性;壶盖设计成一体切割式,除了壶盖与壶身交界的分割线外,壶盖下沿自然地过渡到壶颈部位的曲弧度,同时也保证了视觉上的顺畅感;硕大的壶身下摆首先满足了壶的容量,再者让壶型透着张力,为提梁壶把的出现奠定了设计基础。在硕大壶身的底部加入三足,这样使得壶身不至于臃肿下坠,在三足的支撑下,底部透空,显现出壶艺的空灵之美;迎合三足的托起,在壶身一侧设计了大跨度的提梁,更好的延伸了这种空灵感,同时让整壶形制似悬挂枝头的果实显得那样的诱人。

在造型装饰手法上,光滑的壶身之外,其他各部件造型皆呈现了葡萄藤的元素,底部三足似三个小枝节的枝头突起;壶嘴取形于枝头造型,对应于提梁壶把安于对侧,嘴尖端收拢更贴合实用状态;以横跨的藤枝塑造成大跨度的提梁,取形自然,在靠近壶嘴的位置,分枝而开,成人字形各贴合一侧壶身,这样提梁在整体壶形中便有了变化,也破除了单根藤枝的单调感。顺着提梁的藤枝,筋叶成曲线状装饰在壶身中间位置,舒展的葡萄叶,颗粒饱满的葡萄串,似唐朝的卷草纹装饰别致,尤显典雅大气。在藤枝近壶嘴的一端,一只造型活泼的捏塑小松鼠的精致美感提领了整个壶体的灵气,带有秋天浓郁的生活气息;壶盖上,藤枝折弯成壶钮,呼应于提梁,也更贴合手感的拿捏,另一只小松鼠葡伏在几枝葡萄藤蔓上,与壶身上的小松鼠似乎在捉着迷藏。两个俏皮的捏塑小件一上一下,生动有趣,秋硕之美更涵盖了生命的韵律。

图1 秋硕提梁壶Fig.1 Harvest teapotw ith a loop handle

在色彩装饰手法上,采用了色泥粉染的技法,提梁、藤蔓、葡萄叶、三足、小松鼠等造型沿用紫砂壶身本体的自然紫泥色泽,自然不做作。壶身则用绿泥粉染而成,粉染技法对壶身的干湿度很有讲究,同时泥浆的厚薄也要充分掌握好,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开裂和不均匀造成的花泥感。因此,粉染技术确实是对艺人技能的一个考验。大面积的绿色在紫泥的分割下,视觉上自然融合。在紫泥、绿泥的色泽对比之下,生动灵秀的“秋硕提梁壶”亦便跃然而出了。

细细端详,由于有了提梁这一特定的造型构件,整壶于是显现出更为大气提拔的质感,而壶身别致的松鼠葡萄点缀造型更提升了整壶的典雅韵味。但也由于壶型硕大,稍有失误便会失圆,而且很容易看出毛病,所以制作成型难度比较大,对基本功的要求很高,各部件的相互衔接上尤其要注意泥性的干湿度和收缩比例,也正因为体型大,面积大,所以在装饰上需要细致度,否则会形成小部件干裂断折和色浆粉饰时的不均匀和花泥,所以壶型大,加上泥综合许多不同因素,大件花货只有保证其成品率才可以欣赏到壶体的艺术美感。

文学作品歌颂秋赞美秋,而紫砂艺术对秋的感悟浸润在壶艺之中。借用紫砂壶这个载体,运用秋天里的硕果和活泼的小生命,让秋天热闹的场景一览无余,同时更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一把壶,一个心境,把玩品茗之中,放下劳顿,捡拾起童心,跟随跳跃的小家伙们尽情的享受这阳光下的美好,制壶当如此心境,生活亦当如此。

猜你喜欢
壶盖松鼠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制怒